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2009-09-29赖德祺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圆柱正方形半径

赖德祺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创新能力产生的原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优化方法手段,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机会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生活实践中提供的素材进行探究,主动构建新知识,使学生在亲身感受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如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前后”一课时,我以“上体育课排队”这个问题情境引入,接着结合主题图“森林运动会”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展示了观看运动会前排队买票、动物赛跑、卡丁车比赛、龟兔赛跑等情境.学生在激动人心的比赛情境中,深刻体会了前后的位置关系,然后设计了两个游戏,游戏一:面向黑板和背向黑板,你前面的同学有变化吗?游戏二:三名学生排成一纵队,让学生尝试说一说三个人的位置关系,讨论:为什么第二个学生的位置有时在前,有时又说在后呢?通过这两个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前后的位置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而决定的,整节课采用谈话、讨论、尝试、操作、探究、游戏等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实现了教法学法的优化,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培养创新意识创设了一种氛围,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化的“森林运动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了机会。

二、鼓励质疑问难,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引发创新欲望,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主动质疑的现象并不多见,其个性发展受到扼制,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长此以往,必然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意识,究其原因,问题在于教师不能为学生主动质疑创造条件,忽略了创设质疑的情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由疑而思,追根寻底,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后,我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提出很多疑问,如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不是相等的两个圆?我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去验证,结果学生纷纷地提出了几种不同的验证方法:将两个底面剪下看是否能重叠,量出两个底面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比较;把圆柱形实物放在纸上描出底面,然后用另一个底面和描好的圆重合;还有学生提出了从侧面展开图来验证,这是多么有新意的想法,创新的火花在不经意间点燃,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应经常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

三、激励大胆猜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猜测,人们看见小鸟在高空自由飞翔,想象人也像小鸟一样飞上天空,从而发明了飞机,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想象、猜测、假设,鼓励学生“敢为天下先”,打破墨守成规的习惯,例如刚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时,学生认为要求圆的面积就必须知道半径这个条件,当不知道半径,而是知道边长与圆的半径相等的正方形面积,该怎么办?(很多学生的思维被卡住了)

例:已知正方形面积为10平方分米,求内接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图略)?

这时启发学生,正方形的面积与半径有什么关系?不求出圆的半径能计算圆的面积吗?学生通过画图、交流、讨论,提出大胆的假设,假设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则边长为2分米,圆的半径也就是2分米;假设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则边长是3分米,圆的半径也就是3分米……通过假设得出一个结论: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圆的半径的平方,因此,只要用正方形的面积10乘以3.14就可以求出这个圆的面积了,即以3,14×10=31.4(平方分米)。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从多个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习了“求圆柱的表面积”后,学生就不会按部就班地被圆柱表面积的公式框死,而是想到了把圆柱的两个底面转化成长方形与展开的圆柱侧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从而推导出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方法:S=2πr×(h+r)。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圆柱正方形半径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一些图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