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方法
2009-09-29蔡明霞
蔡明霞
幼儿接受美术教育后,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情感体验,发展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美术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园十分注意培养幼儿的美术教育。
一、重视美术教育活动表现内容
如果我们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比较具体,就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自由想象和自主创作空间,他们的作品就会千篇一律,创新便无从谈起。例如,在大班开展身边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树叶拼贴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创意拼贴画”的活动,让孩子们利用树叶的不同形状,通过拼贴再现自己熟悉的事物。孩子们跃跃欲试,积极性非常高,没过多久就创作出了《可爱的小鸟》《房子》《好大一棵树》《美人鱼》等许多内容不同的作品。这一内容的先择既能反映幼儿对生活中不同形式的美的情感体验,又能带给幼儿想象的空间和创造余地,他们操作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反之,如果将这一内容换成“拼贴动物”,幼儿的创造余地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更无法达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变通性的目的。
二、以情境教学法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孩子们在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中,用他们独特的认知方式去感受世界,并通过想像编织出他们所希望的结果,创造出真正属于他们的美术作品。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小兔过桥》中,老师戴着小兔的头饰,蹦蹦跳跳地来到小河边,同时结合图片和语言讲述,告诉孩子们:“我要去上学,可是河上的小桥被大水冲坏了,过不了河,怎么办呢?”这时小朋友踊跃地献计献策,既培养了乐于助人的高尚道德情感,又充分激发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孩子也会通过他们的不同想像,创作出不同的画面。比如,有的小兔乘热气球过河,有的小兔坐在乌龟的背上过河,有的让长颈鹿把脖子伸到对岸,小兔从长颈鹿脖子上走过去,有的叫老鹰嘴里叼个秋千,让小兔坐在秋千由老鹰带着飞过河……画出来的作品多种多样,稚拙可爱。
三、注重美术教育活动表现方法
再以大班《叶子拼贴》为例,活动前,老师和幼儿共同搜集有关树叶的标本、照片,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查找与树叶有关的图书,激发幼儿对叶子的喜爱。在听听、看看、说说中,孩子们了解了树叶的各种形状特征,有尖尖的、长长的、圆圆的、像手形、像五星等,创作的作品形态活泼可爱,富有灵气。
四、强调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方法
1. 启发、诱导幼儿自主创作激情。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较多运用朗诵诗歌、讲故事、猜谜语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例如,在中班粘贴画《爱心礼物》活动中,老师一开始便以语言故事导入:儿童节,妈妈带明明去公园玩,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关心明明。幼儿有这一生活经验,被故事深深吸引,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可以在老师的启发下自由、大胆地进行想象和创作。
2. 开展主题讨论,启发激励创作。例如,《好朋友》这一课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画人,老师并不急于出示范例,而是请幼儿上来表演:“谁会画人?”根据幼儿的演示组织大家讨论:“请大家看看人还缺少什么?”幼儿在讨论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让幼儿演示,更能让幼儿接受,在创造新的图式时便无拘无束。
3. 实施活动体验,自然引入创作。比如,“美丽的秋天”主题,我们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秋天的特征。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树叶变黄了,果子熟了……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充分感受到什么是秋天。当他们带着落叶、照片、图画等材料回到教室后,教师在一旁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粘贴,或用笔画出美丽的秋天。同样,在不同的季节,我们也可以让幼儿收集、交流、画画我们生活的环境。随着不同季节的来临,让教室的墙壁在孩子们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孩子们在动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四季的含义和特点。
五、注意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应用过程评价,时时调控幼儿创作过程,评价激励其表现更为完善,开展自我评价,促进幼儿进行自我反思,改进不足,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幼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评价则主要采用激励性评价,从造型、构图、色彩及创新的角度给予激励性评价,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并鼓励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多看、多想、多动手操作。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