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作文教学,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
2009-09-29郑爱喜
郑爱喜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有自己的感受,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那么,应该如何活化作文教学,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呢?
一、以生活为源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生活是最大的作文素材宝库,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写作兴趣,最好的办法是:寓作文教学于生活之中。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就地取材,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及时汲取时代的“活水”,挖掘写作的源泉。
要让作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语文教师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身边的可利用资源,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小到校园的一草一木,大到申奥的成功、抗震救灾的新闻等,无不可以成为我们引入作文教学的活生生事例。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与学生一起了解汶川大地震灾区的灾情以及灾难发生后有关抗震救灾的新闻。我给学生读报,当我读到24岁的苟晓超老师对对他进行救援的人员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时,潸然泪下,学生也泣不成声。我还鼓励学生自己去读报,回家看电视,全方位了解灾情,静心感悟。下面是学生的一些感悟:
生甲:灾难面前,生命是那么的脆弱,此时觉得活着的感觉真好!我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生命,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争分夺秒,迎战中考。
生乙:“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这是废墟底下母亲留给小孩的一条短信。我们的母亲,天底下的母亲,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心中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儿女。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无私,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表白,更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悲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亲近生活、审视生活、感受生活,就能寻找一条真真实实的写作“活”路。
二、活化形式,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需要
传统的作文教学给学生以太多的限制,规定了时间、地点、题目、内容、结构,甚至规定了思想,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学生的作文毫无生气和灵气可言。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的写作成为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让他们的智慧之光闪现。
作文教学生活化另一个层面就是要活化学生写作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通过分析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来写,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绝不能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写作。因此,让学生的写作成为生活需要,就要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写作的形式。我要求学生练笔的形式有:写给自己看的日记,写给班主任和家长看的周记,写给老师或自己的悄悄话或书信,阅读课外书的读书笔记,记录生活中一朵朵小浪花或偶尔闪烁的灵感笔记,就某一问题与老师、家长、同学探讨的笔记,学期初的计划和期末的总结,甚至是平时的通知和请假条等等。通过生活化的训练,努力缩短学生作文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有了需要就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泉思涌动,下笔如有神。
三、回归生活,放飞学生真我个性
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个性。科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确,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征是最明显的。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写文章的角度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注重保护学生的生命尊严,尊重他们的个性,在作文命题时,跳出应试作文的模式,抛开定性思维,多从学生生活的角度考虑,避免命题的专断和机械。如布置《我的爸爸》的题目时要考虑到一些失去父亲孩子的感受,把题目定为《我的_____》,变《快乐的星期天》为《_____的星期天》。这样的题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在作文中流露真性情。
让写作回归学生的生活,不但可以放飞学生真我个性,还可以以此为载体培养生活真人,达到双赢。我们的作文教学的内容要贴近生活,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作文教学的课堂,通过作文教学生活化引导学探究生活,体验生活,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人文素养,以真教育育真人。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