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法之我见
2009-09-29夏容根
夏容根
我们必须以时代发展的眼光,以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彻底冲破陈旧的教学观念,勇于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的圈子中解脱出来,积极地投身到教改的洪流中去。在“教”与“学”的实际操作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自己会学。这样才能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那么,怎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一、“导”“练”协调,“读”“写”统一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在“导”与“练”的协调中传授知识,在“读”与“写”的统一中培养能力。而要把这一环节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实际中,首先我们必须认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尽量符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其次,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动脑、动口、动手地从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再次,“导”与“练”、“读”与“写”的目的要明确,运用一学一得的手法,及时使学生得到训练,使学生获取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以十一册语文《将相和》一文为例。我把培养学生如何记事表人的能力作为“导”的目的,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向秦王说理斗争过程作为“练”的内容,从而把“读”和“写”的教学渗透在讲授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之中。主要环节是:先让学生带着目标感知教材,找出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机智勇敢”;接着指导学生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语言和行动中;然后让学生再次从课文中找出具体句子以加深印象,再带着“读”与“写”的目的作小结学习方法;最后以第二个故事“渑池会”和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为训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按课文的写法进行作文。在这些环节中,教师起了主导作用,而学生又能真正地起到主体作用,真正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二、改变训练方式,重视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也可以说是属于一种技能课。引导学生掌握语言交流的工具,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单靠获得知识是不成的,必须让学生扎实地进行语言和思维的活动。
1. 设计能激起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和作业,鼓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课内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作业,不能是书本知识的搬迁,而应该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和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一课题。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十一册《桂林山水》一文时,抓住学生未必去过桂林的特点,引发他们对桂林山水产生兴趣,从而设计从图到文的思考题目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如:
师:同学们,你们到过桂林吗?
生:没有。(也许有的学生已到过)
(这时老师利用媒体手段把桂林的山和水展示在屏幕上)
这样引入彩图,由学生自己从图中想象桂林山水的特征,接着从文中所叙与学生各自所读加以对照,然后从写作特点的角度指导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按这一方法进行写作训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又对写作方法取得较为牢固的掌握,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 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对于小学生,由于受思维水平的限制,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上,起着很大的作用。采用现代的媒体手段、课件、实物等辅助语文教学,不仅有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等许多优点,还可以扩大课堂容量。如十二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讲授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时的幻象中,利用多媒体手段,从声景情等方面激起孩子们的注意,对训练他们视听及想象力,效果是相当好的。如果此后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浮现刚才的一幕幕画面,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课堂教学多样化,开拓学习的广阔天地
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广泛接触大自然是发展学生语言、增强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学生作文时,收到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单凭书本知识和几十平方米的教室,而应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分析,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