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思想品德课之“温故而知新”

2009-09-29吴俊光

师道·教研 2009年9期
关键词:背书品德课德育

吴俊光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对旧有知识的梳理和重温,往往会有新的理解和发现,并在固有的知识层次上得到提升和发展,长久以来为人们所倡导并运用,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表现为“复习”这样一种专业行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然而不同学科有其内在固有的本质特点,包括教授知识的目标、任务,传授知识的方法和知识接受的方法规律都各不相同。所以,为人师者温故必要深刻把握该学科的本质特点,然后因科、因人、因时而施教。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向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课程,总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必修的思想品德课,同时还是作为升上高一级的学校考核的科目。所以“复习”在该年级的教与学来说负有双重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课题也是长久以来同行们的教研重点。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组织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复习时却存在着某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教学观念依然陈旧,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等基本理论缺乏,“编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意识淡泊,直接导致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狭隘性,教学和复习过程的单一性以及课堂教学价值的短效性;教学主体依然失落,夸大教师的主体作用,过分依赖于教师的单向传递,有时候却相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我修整的恶补式复习;错误理解学科特点,片面地理解思想品德课为一门文科性质的课程,认为文科以记忆为唯一真方,使复习课变成整理背书提纲的总结课。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推行一系列的不科学方法,比如有的老师热衷于“背书”,所到之处皆为重点,点点为重点则没有重点,处处要背就使学生成了背书的机器。有的教师则采用一背书、二题海、三押题。

如何比较科学合理地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复习?本人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各方面来努力。

1. 教师应该明确学科教学的本质、任务和特点,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思想品德课首先是以德育为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不正则业不授,惑上加惑,这样岂能为师?偏离了德育就直接偏离了思想品德课的本质要求。因此,教师作为引领学习的主体者,仍然要坚持德育先行、分数紧跟的原则。

2. 教师应正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规律,正确施行教法。应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去“渔”而不是直接给予“鱼”。《学习的革命》一书曾经说过学习应该坚持五个W法。本人在复习教学中先教会学生三个W法,即是首先明白是什么(What),然后思考为什么(Why),最后是怎样解决问题(How),连起来就是“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如何解决问题”模式,其实这就是解惑的最佳模式。教有定则,教无定式,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才能算真正“授之以渔”。如果学生能真正把握这种学习要求,其实也就能“见招拆招”了,相对于以背诵为万能钥匙来说,这是更科学的,也是更可行的。但是再强的功夫都离不开扎实的“马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某些知识点也是必要的。

3.教师必须处理好复习与教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出于长期思维习惯的影响,导致了主动放弃以挤压时间用于其他科目,盲目寄望于后期的恶补。教师要完整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处理复习与教学的关系,必须在认真而严格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施以复习,将复习融于平时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让后期的总复习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否则只能算是“认新”了,试想一下,一个平时身体条件极差的人,突然希望自己一夜之间拥有施瓦辛格的身材而大练特练,大补恶补,即使十全大补,到头可能也是无法消受的,甚至反受其害。

4. 教师组织复习时必须注意贯彻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复习纯粹是对旧知识的整理、汇总,因而忘却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而这里所指的实践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认识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一味的题海战和车轮战,脱离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联系,这样只能创造出一代精神虚空的考试动物。正如罗杰斯所说:“如果我们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的人,我们就必须愿意让他们直面生活,面对难题。”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背书品德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背书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背书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