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

2009-09-29曾令平

师道·教研 2009年9期
关键词:画圆橡皮泥生活化

曾令平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与作用,无法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探究过程合力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营造课堂生活,数学知识生活化

只有营造学生喜爱的课堂生活,把课堂教学当作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存款利息、日常生活中打折购物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要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是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这样经常性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和具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基础,弥补了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

如在讲“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富于趣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让学生准备好一块橡皮泥,让学生用力一摔,要求学生去观察并动手摸一摸摔出的面,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然后将摔出的平面再垂直一下,让学生观察:“这块橡皮泥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棱)继续摔(是三个面),让学生再观察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小结: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通过橡皮泥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感受生活数学,探究过程合力化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发现问题,进一步探究,解决重难点,是一节课的关键,可以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合力化的手段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自行探究,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课堂上,给每个4人小组发了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图钉、一条短线绳、一个铅笔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即使合作,在运用图钉、线绳和铅笔头的综合操作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学生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地画出一个圆,它便增加了吸引力,从而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因此,在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时,学生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言,表现出异常的积极,再转入学习用圆规画圆时,才感到发自内心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停手地找规律,急切想掌握它,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与自我生存的关系,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

又如学了简单的统计图表后,分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工厂、农村、商场、银行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协作整理数据,合力编制统计图表等,学生在民主、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合力探究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懂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

三、探究生活问题,生活经验数学化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的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管理生活,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数学问题,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计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总面积;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画圆橡皮泥生活化
圆的启示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