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别让学生沦为“看客”
2009-09-29崔国明
崔国明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成了一种时尚。评优课如此,公开课如此,甚至很多常态课也是如此。PPT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气象,比如课堂容量的增大、教学气氛的活跃、教学内容的直观、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等等。但是,某些课堂对PPT的过度使用,也带来了新的教学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一名语文特级教师,笔者经常参与各级各类的听评课活动,对此问题感受颇深,现仅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形象的直观抢占了思维的空间
PPT的一个鲜明特征,就在于它的形象直观性。这些直观的形象,固然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把握相关内容,但事实上,很多内容是无法被直观展示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的思维,需要我们的想象,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咀嚼。PPT的大量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直观的形象占据了想象的空间。
例如:有教师在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将诗歌的内容转换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被画成了“蓝天上白云片片,一个旅人左肩搭着西装,右手挥动”的画面;“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则被画成了“河面波光粼粼,河岸上一棵垂柳,沐浴在金色的夕阳里”的画面……说实在话,画面确实很美;但美则美矣,却没有了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所以,当我一见到眼前出现的这些优美的画面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的扼杀!
我始终不相信,就凭那“夕阳下的一棵柳树”的画面展示,学生就能理解“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的意境和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情感;而我又始终坚信,像“夕阳中的新娘”的“康河边的那棵柳树”,应该而且只能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心中,需要动用我们的想象和思维,需要我们反复涵咏,才可以映现于脑海中。
以上一例,绝非个案。像这样的语文课,与其说是诗歌教学,还不如说是“看图说话”。
二、内容的增加削减了思维的容量
课堂教学要有适度的容量。我们通常所说的容量,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学科知识的容量,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应该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科思维的容量,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一个动态的、适度平衡的分布。
但是,不当使用PPT教学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学科知识容量和学科思维容量之间的动态平衡。我们看到,许多语文课堂上的PPT除了呈现一些直观的形象之外,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呈现了太多的文字材料,从作者的介绍、背景的透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的链接,到教师设置的问题及答案、主旨的概括、写作手法的分析等等,事无巨细,一篇文章、一节课中教师所要告知学生的以及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几乎无一例外地通过PPT来完成,甚至有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呈现翻译文章也是用PPT。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粉笔”这一传统的教学工具似乎真的就成了语文课上的“剩余物资”,教师根本就没有用粉笔去板书的机会和必要了。
这种内容的丰富和容量的增大,是以牺牲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代价的。单位时间(一节课)内学生接受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时间是有限的,当学生面对容量如此之大的文字材料时,其用于阅读与接受的时间就会增多,用于思考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而且,一张张幻灯片轻轻而快速地翻落,其本身留给学生的思考机会就不多,有些内容设计者甚至根本就没有打算让学生去思考,学生只要看和记就可以了。
所以,通过PPT手段不当地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实际上是挤占了学生思维的时空,在无形中削减了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容量,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三、结果的呈现替代了思维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比教学的结果更重要。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思维变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边讲解边分析边板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帮助并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功效要远大于直接呈现结果的现代化媒体PPT。
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许多教师通过PPT向学生提出问题,又通过PPT来展示问题的答案,中间几乎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甚至有教师用PPT直接呈现讲起来比较麻烦又浪费时间的问题,如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写作的特色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用说去思考了,就连记笔记都来小及。
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要带眼睛来看、带耳朵来听就可以了,甚至都不用带手,更不用带脑子,因为思维已经被PPT替代了。学科教学重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适度运用PPT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它影响甚至妨碍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沦为一名被动的“看客”,那么我们还不如返璞归真——回归到“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