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调适
2009-09-28马丽贞
马丽贞
摘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误区,不仅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培养健康就业心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39-01
2002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学生管理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不利因素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当代大学生产生了焦虑、压抑等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大学身走出就业心理的误区,提高就业质量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有轻重之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多属于轻度心理障碍,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从心理
经过调查,有将近34%的同学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就业定向不太清楚。在求职过程中盲目的跟从其他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准备考研,自己也消磨时间看书、备战;等到该找工作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参加招聘会,自己也赶忙做简历,找工作;看着别的同学考公务员自己也报考。样样都参加,样样都失败。结果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二)攀比与嫉妒心理
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的认识,在就业时总是和各方面优秀的学生攀比,看着人家找到效益好、工资待遇高的单位就业,心理不平衡,发誓自己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单位。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找的工作心存嫉妒,尤其是看到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的同学最终找到比自己好的单位就业。甚至有的同学没能应聘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其他同学在应聘该工作时在用人单位面前恶意造谣,打小报告。以“我得不到,其他人也不能得到”的心理来处理问题,影响他人的就业前途。
(三)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心理
一些毕业生不能够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及自己与周围的事物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一部分毕业生表现为自卑心理,尤其表现在有生理缺陷、性格内向等身心不健全的大学生和贫困生身上,他们总是自惭形秽、自我封闭,不相信自己,常有悲观绝望、忧郁寡欢、孤独寂寞,甚至心理扭曲等心理现象。这种自卑的心理使得学生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缩手缩脚、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推荐,错失就业良机。
(四)不健康的情绪心理
《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从而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引起焦虑的主要问题有:能否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面对诸多用人单位,应如何抉择;面试屡屡失败等。这种焦虑的心理不能得到调适,最终会导致恐惧、抑郁、冷漠等消极的情绪状态,有的会出现损害公物、嗜酒等问题行为。长时间的情绪不稳,往往还会导致神经衰弱。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据统计,就业问题是整个大学时代学生和家庭最为关注和最为担心的问题,也是今年两会期间大家讨论的焦点问题。作为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学生本人,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一)积极构建“全程化”职业指导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自我调节的自觉性
第一,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工作。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电话咨询、面谈等多渠道、多方式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追踪研究,分层次分类别的建立心理档案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广泛的开设专业的就业教育课程,使得大学生在遇到就业心理问题时,能得到及时、科学和有效的梳理,使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每个学生都想找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客观上很难实现,教会学生要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让毕业生把个人意愿与社会需要结合统一起来;要实事求是,认清自己,让毕业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择业时分清主次,综合考虑,从主要方面出发,不可一味求全,培养毕业生健康完善的职业心理,良好的职业心理需要意识的锻炼、品质的塑造、文化的熏陶逐步培养形成。
(二)毕业生要学会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学家经过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创立了自我静思法、自我转化法、自我重塑法、环境调节法等行之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心态有选择的加以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调适环节。第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心态乐观。在求职过程中,要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和健康的情绪心理,要分析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客观分析自己的竞争力的强弱,要做到自己与自己竞争,而不是与他人攀比;也不要盲从他人,要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要盲从求职,应认真比较,哪些用人单位的哪些职位适合自己,是自己想要做的,也是自己能胜任的,有的放矢的投递简历,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第二,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祛除不良就业心理问题。就业难是一个社会普遍的现象,但是就业市场上存在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这就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的原因,大学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择业时充分认清就业市场残酷的一面,勇敢的面对的接受现实,脚踏实际的寻求解决的好方法。
(三)遇到心理问题要寻求他人帮助
毕业生在自我调适的情况下不能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要积极的向学校老师、社会、家人寻求帮助和参加心理测试、心理问答等活动,尤其是出现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之后,内心波动较大,自我调节难以奏效,这时不要自我压抑,不与他人交流,长期自我封闭,不仅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还会有不正常的举措,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及时的寻求外来的帮助,依靠他人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喜亭.求职心理瑜伽.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
[2]蔡应昌.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3]汤颖.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