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坛“千面人”丹尼尔.刘易斯
2009-09-27柳芭
柳 芭
他是英国演员,却光耀好莱坞,四次入围奥斯卡,两次受封影帝;他在影坛时隐时现,却仿佛武林高手,只要一现身,就会震惊四座。只要一出手,就会一剑封喉;他风度翩翩,温和而沉静,却常常饰演与本人相距甚远的角色;他是巨星,却喜欢独来独往,远离公众视线。他就是当今世界最好的男演员之一,素有“变色龙”、“千面人”之称的丹尼尔·戴·刘易斯。银幕上多变的形象和鲜为人知的私生活、极低的曝光率使他的存在像一个谜。
天才的演员
时间回到2008年,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当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宣布获得影帝称号后,丹尼尔·戴·刘易斯面带微笑,十分从容地走上舞台。尽管已经51岁了,但高高瘦瘦的刘易斯看上去却玉树临风,他那头黑色卷发只有一点点泛灰,夸张的波西米亚海盗款的圆形耳环,柔和了一张刀刻般的脸庞,挺直的鼻梁和深邃的目光是他脸部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他在上届奥斯卡影后海伦·米勒面前优雅地单膝跪下,领受他的第二尊奥斯卡小金人。他的获奖感言有条不紊,似乎对影帝归属早有心理准备。尽管刘易斯在本届奥斯卡上的对手包括约翰尼·德普、乔治。克鲁尼、汤米·李·琼斯等几位好莱坞最具实力的男影星,但他的优势仍相当明显,凭借在《血色将至》中的精湛演技,他在一系列重要电影奖项中所向披靡,囊括了几乎所有影帝桂冠,其中包括洛杉矶影评人奖、纽约影评人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在家乡英国伦敦,他还获得了素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学院奖。刘易斯最终登顶本届奥斯卡,不过是为他的影帝“大满贯”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世界影坛,来自莎士比亚故乡的英国男演员素来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们有着俊朗庄重的外表、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敢于塑造多样化的人物形象。丹尼尔·戴·刘易斯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表演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成功地演绎过许多性格迥异的角色,是兼具艺术天赋和票房号召力的演技派巨星。
1957年4月29日,刘易斯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文艺世家,父亲是英国皇室册封的爱尔兰桂冠诗人塞西尔·戴·刘易斯,母亲是演员吉尔·巴尔康,外祖父迈克尔·巴尔康爵士则是英国电影业的泰斗、著名的伊琳制片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姐姐莉迪亚·塔玛辛也是一位纪录片制作人,良好的家庭环境注定了刘易斯具有超常的艺术素养和天赋。他的性格里有着父亲十四行诗的优雅和愤世嫉俗的气质,而他的母亲则遗传给他英俊的外表和对舞台的热爱。小时候的刘易斯并非一个好学生,11岁时父母把他送进伦敦东南部的一所寄宿学校,但他和那里的规章制度格格不入,几年读下来,让他变成了半个街头顽童和半个家中的好孩子,而他由此悟到:人的分裂是可能的,他能驾驭多个世界。这为今后他饰演那些和自己本质迥然不同的角色打下了基础。他虽然不喜欢那所学校,却找到了毕生的两大爱好——做木工活和表演。1971年,14岁的他有了银幕处女秀,在影片《血腥星期天》中饰演一个小角色。他称那次经验为“天堂”,他要演的就是把停在教堂外的汽车砸坏,为此人家还付给他两英镑。1975年,他离开学校,那种无拘无束、狂放不羁的态度改变了,他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操心。但刘易斯并未将表演作为第一志愿,而是决定当一个木匠,并为此申请了五年制的学徒训练,因为缺乏经验,该申请未获批准。这就是命中注定吧,他转而申请老维克戏剧学校,随即被录取,在那里他学了3年,毕业后随老维克剧团开始舞台表演。
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他主要在剧院和Bt3C演出。1982年,他再次触电,在影片《甘地》中饰演一个街头暴徒。1983年,他的舞台表演有了突破,在《另一个国度》中出演主角。此后,他加入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出演《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和《仲夏夜之梦》中的弗鲁特。此时的刘易斯已成为舞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他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环境中,人们认为,只有戏剧舞台和中产阶级家庭之间机智而引经据典的对话才是文化生活的正统,而好莱坞电影则是大逆不道的。但熟稔莎剧舞台表演风格的他却对美国电影情有独钟。1976年,19岁时,他在伦敦的电影院看了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出租车司机》,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一周之内,他居然看了6遍。他认为伟大的男演员是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他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着迷,常常整夜看他的电影。1984年,刘易斯在剧情片《叛舰喋血记》中第一次出任重要角色,为大明星梅尔-吉布森和安东尼·霍普金斯配戏。
虽然喜爱美国影片,但让他成名的还是来自家乡的英国电影。1985年,他在英国著名导演斯蒂芬·弗雷斯执导的影片《年少轻狂》中饰演自我奋斗而又陷入同性恋情的洗衣店小伙约翰尼。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同性恋电影还没有那么泛滥,这部混合了种族和同性恋问题的英国影片一上映就在国际影坛备受瞩目,刘易斯也因此一举成名。第二年,他又在著名导演詹姆斯·伊沃里的爱情喜剧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饰演刻板守旧、虚伪做作的绅士塞维尔,为影片增色不少。巧的是,这两部英国影片在纽约同一天首映,让观众和评论界见识了他宽广的戏路和卓越的表演才能。这两个角色不仅让刘易斯获得了两个纽约影评人协会和美国国家评论协会的最佳男配角奖,而且也确立了他在好莱坞主流演员的地位。
1988年,刘易斯终于迎来了他在银幕上的第一个男主角——《布拉格之恋》中风流佣傥、愤世嫉俗的外科医生托马斯。这部根据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改编的影片,循着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工程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展现了一幅苏军入侵前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生活和情感的画卷,浪漫而忧郁的感伤情调动人心弦。在刘易斯饰演的众多角色中,似乎只有此片中的托马斯才暴露出他的真性情。他们年龄相当,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英俊潇洒、有女人缘,甚至玩世不恭都如出一辙。因此,刘易斯演起来可谓驾轻就熟,很好地体现了原著的魅力。角色是一部影片的灵魂,人立住了,影片就成功了一半。
1989年,刘易斯在爱尔兰导演吉姆·谢里登执导的处女作、传记片《我的左脚》中,饰演爱尔兰作家克里斯蒂·布朗。克里斯蒂因先天脑瘫导致无法和正常人一样用肢体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上帝虽然没有给克里斯蒂一个健全的身体,却赋予了他智慧和灵巧的左脚。靠左脚,他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家、作家,最终他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还同常人一样,和自己的爱人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刘易斯因成功表现这一角色的独特形象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名声大噪,收获了他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和英国学院奖、伦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
佳男主角的桂冠,确立了实力派巨星的地位。而他独特的“表演方法论”也从此传为佳话。有些演员赋予角色生命,刘易斯则在角色里融化了他自己。为了和克里斯蒂融为一体,他整天坐在轮椅上在片场周围转,当遇到沟沟坎坎,工作人员想帮助他时,都会遭到他的拒绝。一次,轮椅从一个小坡上滑下来,翻了,摔断了他的两根肋骨。他还用8个星期的时间学会像克里斯蒂一样用脚趾穿针引线,在正式拍这场戏时,他一次就完成了这个镜头。
1992年,刘易斯出演了迈克尔·曼执导的史诗巨片《最后一个莫希干人》。该片以1757年英法在美洲争夺殖民地为背景,以宏大的史诗般的场景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人类对自由、独立的不屈追求和勇敢抗争的精神。刘易斯饰演的被印第安人收养的自人土著豪克依手执长矛、身背弓箭,为捍卫部落的和平与殖民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从残疾作家到捍卫自由的战士,两个角色刘易斯从外而内塑造到你几乎看不出那是同一个演员、同一个人。
1993年,刘易斯与米切尔·法伊弗、薇诺娜·赖德主演了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古装伦理爱情片《纯真年代》。这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纽约上流社会的爱情故事。刘易斯扮演风度翩翩的年轻律师纽兰·阿彻,在即将与未婚妻结婚的时候,遇到了真爱的女人,但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下他只有回到正常的婚姻轨道。刘易斯将人物表面看似平静如水、内心却波涛汹涌的状态演得细腻而真实,他深情凝望米切尔·法伊弗背影的镜头已成为经典。同年,他再次和爱尔兰导演吉姆·谢里登合作,主演影片《因父之名》。影片根据格里·康伦感人至深的回忆录《证明无罪》改编,以爱尔兰共和军和英国政府当年的暴力对抗为背景,将英国现代史上臭名昭著的真实事件公之于众,重点刻画了男主角格里为求公正所做的斗争以及他和父亲之间深厚的父子情。该片不仅荣获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7项提名,还获得了1994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刘易斯因在该片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第47届英国学院奖、第51届金球奖和第66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又一次证明了一旦有他加盟就能提升影片价值的实力。
1996年,刘易斯与薇诺娜·赖德再次联手,主演改编自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舞台剧的影片《激情年代》,在片中饰演受骗的农夫约翰·普罗克特。刘易斯的表演可谓是信手拈来。i997年,他回到爱尔兰,三度与吉姆·谢里登合作,出演影片《因爱之名》中入狱14年后被释放的前北爱尔兰共和军成员丹尼。他虽身处困境,有着伤心的过往,却又对未来满怀美好的憧憬。尽管同样是以北爱尔兰共和军为背景,同样涉及亲情,影片也有一定水准,但比起《因父之名》还是稍逊一筹。但刘易斯的表演仍然获得肯定,荣获第55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提名。这之后,刘易斯远离影坛达5年之久。
2002年,刘易斯重出江湖,又令影坛风生水起。他与马丁·斯科塞斯再次携手,出演影片《纽约黑帮》中冷血凶残、杀人不眨眼的黑帮头目——“屠夫”比尔。一张阴郁凶残的脸、一只看上去令人恐怖的义眼,两撇向上翘着略带滑稽感的胡子,这次全新的亮相真的很难让人一眼就认出他来。他是全片的灵魂人物,他将这个异常精明、心狠手辣、近乎于疯狂的反面形象刻画得出神入化。与他演对手戏的新生代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演技在他面前就显得有些稚嫩了。刘易斯也因此收获了一份长长的获奖名单: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第56届英国学院奖和第9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男主角以及第60届金球奖和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05年,刘易斯出演由妻子丽贝卡·米勒执导的影片《杰克和露丝之歌》,获得当年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浏览一下刘易斯的作品年表,不难发现,他并不高产,但每次出现都能让评论界和观众倍感惊艳。他塑造的一系列人物,身份、形象、个性迥异,之间毫无半点关联,却都令人印象深刻。现在这个名单又加上了一个名字——丹尼尔·普莱维尔。在长达158分钟的影片《血色将至》里,他是绝对的主角。“我喜欢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作品。我脑海中曾经出现过这种念头,我们要是能合作一部电影,一定会很愉快。当他真的把剧本交给我时,我惊喜万分,当即答应出演这部影片。”普莱维尔和他的故事促使刘易斯放弃了爱尔兰悠闲的生活,远离家人,花几个月的时间待在德克萨斯。这是他演艺生涯中一个不容错过的角色,他用自己特有的表演方法全身心地投入演出,将这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加利福尼亚寻找石油财富的男人刻画得有血有肉,塑造了银幕上又一个经典形象。
《血色将至》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发表于1927年的小说《油!》改编,是一个由家庭、忠诚、权力和石油编织起来的史诗性传奇。在影片开头,长达10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一句台词,只有黑暗中传来的铁镐刺耳的挖掘声。昏暗中依稀可以见到一个男人正在奋力地挖掘,主人公普莱维尔就这样幽灵般地出场了。观众将跟随着他的脚步,一起经历他那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生,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体会人性的善恶美丑。
刘易斯扮演的普莱维尔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靠着个人奋斗攫取到了第一桶金,而后又巧妙利用各种手段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他既吃苦耐劳,又奸诈狡猾,对财富的欲望使他不断变本加厉,冷酷到可以杀人,而对养子的感情却又闪现出尚未泯灭的人性。可以说,刘易斯“发明”了这个人物。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去演这个角色,而是直接成为角色本身。因此,当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不是跟着刘易斯去体会普莱维尔的情感和经历,而是仿佛触摸到了普莱维尔本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纽约时报》的影评人甚至称刘易斯在片中令人颤抖的表演是他所见过最精彩、最完美的演出。这个才华横溢的男演员因此片再次获得奥斯卡奖及一系列奖项完全是情理之中的。
一演戏就疯魔
接戏少,入戏深,这是刘易斯最大的特点。他的“表演方法论”需要自己与角色之间有一种完全相互渗透的关系,而不是仅仅用机械的演技来完成。因此几乎拍摄每部影片,他都会传出一些故事来。这些故事之所以显得不同凡响,是因为如今大多数演员的懒惰。如果现在某个演员在拍摄工作开始前几周就排练的话,他就够得上“与众不同”了,而刘易斯的准备工作每次都是尽心竭力,耗时很长,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
1987年,为拍摄《布拉格之恋》他特意学会了捷克语。1989年,为演活《我的左脚》中的残疾作家甚至摔断了两根肋骨。1992年,为演《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他减肥,住在森林里,学会了野营、打猎、捕鱼,亲手制作独木舟,拍摄期间他甚至一直随身携带一把枪。1993年,为演出《纯真年代》,他
接连两个月穿着19世纪的贵族服装,头戴礼帽、手持手杖在纽约街头转悠。为体验《因父之名》中主人公身陷囹圄的感受,他把自己关在牢房里两天两夜,不吃不喝,还坚持让工作人员向他泼冷水,羞辱他。为演《因爱之名》中的拳击手,他准备了整整两年,跟前拳击世界冠军学习并训练。为出演《纽约黑帮》中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比尔一角,他跟一个屠夫学习技艺,还在片场反复听以脏话连篇出名的饶舌歌手痞子阿姆的专辑,好让自己始终处于“侵略”状态。拍摄期间,他得了肺炎,但他拒绝穿上厚衣服和接受治疗,因为他认为那个年代没有这些东西。2005年,他出演由妻子执导的影片《杰克和露丝之歌》,饰演一个隐居的嬉皮士。为进入角色生活的真实情境,在加拿大一处偏远的小岛外景地,他给自己搭了间小屋,住在里面,直到影片杀青,而他的家人则住在附近的酒店里。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被刘易斯自己称之为“哈姆雷特经历”的传闻。1989年,在英国国家大剧院演出最后一场《哈姆雷特》时,他失足从舞台上掉下来,从此以后再没有踏上舞台。当时有报道称,他在台上突然见到逝去父亲的亡灵并与之对话,以至于神志不清。刘易斯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了那段经历,“那是一部高难度的戏,我和角色在一起工作、生活了整整一年,甚至可以说它耗费了我半生的精力。因此最后弄得我筋疲力尽一点儿也不奇怪。”问起阔别舞台的原因,他说:“我无法想象人们在排练时讨论投入多少的问题,对我来说,永远都只有100%。”
刘易斯习惯为一个角色花时间做大量研究。通常情况下,当完成一部影片的摄制后,他从不急着投入到下一个工作中去。为此他解释道:“事实是,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要继续工作。这就好像种地。你需要让土地休耕一段时间,我能意识到我的土地什么时候又可以播种了。”2005年演完《杰克和露丝之歌》后,到2007年出演《血色将至》,中间这两年他可一点儿也没闲着,为《血色将至》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学习1900年左右加利福尼亚矿业史的知识,对当年淘金者们使用的工具和技艺了如指掌。拍摄期间,他每天住在德克萨斯一处荒凉油田的帐篷里。与他演对手戏的保罗-丹诺抱怨说,有一场在保龄球场打斗的戏,刘易斯真的用保龄球打他。他说:“保龄球开始飞起来了,我就意识到丹尼尔已经沉浸进去了。我最好躲开点儿。”
不论饰演什么角色,刘易斯都会把它融入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因此在电影拍摄期间,他往往显得古怪和疯癫。曾经跟他有过合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沉浸在一个角色里会变得十分可怕,所以你必须得清楚他的状态。我在片场通常都离他远远的,老实说,我觉得他是个疯子。不过,后来电影结束后在社交场合再遇见他时,他却是个迷人又讨人喜欢的家伙。”
情场浪子的幸福生活
刘易斯那双浅蓝色略带忧伤的眼睛、风度翩翩的举止,对女性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一连串漂亮的女明星都曾与他传出绯闻,包括朱莉娅·罗伯茨、薇诺娜-赖德和朱丽叶·比诺什。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段恋情则要数他与法国女星伊莎贝尔·阿佳妮了。她的从影和成名时间甚至早于刘易斯。他们两个的爱情起初被人们传为金童玉女式的佳话,但两个人都是戏疯子,戏里戏外个性都太强。在相处的6年时间里,他们分分合合,有幸福甜蜜,更有矛盾争执。1995年,刘易斯在《激情年代》的片场与阿瑟·米勒之女丽贝卡一见钟情,很快就闪电式结婚,而已怀上他们的孩子的阿佳妮只好独自一人生下了儿子,无限凄凉只有她自己能体会了。
不过,这位情场浪子却在与丽贝卡的婚姻中安分守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同为大作家的后代,刘易斯与丽贝卡有很多可以共同分享的记忆和话题。现在,他们在纽约和爱尔兰都有住所。但更多时候,他们留在爱尔兰威克娄郡深山一处50英亩的大庄园里,因为这里远离繁华和喧闹。刘易斯喜欢爱尔兰,是因为这里让他想起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那时他们会回到父亲的出生地梅奥。一到那里,他们就奔出汽车,一猛子扎进大西洋里痛快一番,那些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爱尔兰在他眼里是一座秘密花园,充满浪漫和诗意,相比之下,他觉得英国显得毫无生气。这可能也是他1993年加入爱尔兰国籍的原因吧。
不拍戏的时候,刘易斯和妻子、孩子在一起尽情享受家庭生活带来的轻松愉快。他会亲手制作家具和皮鞋,或驾着摩托车奔驰在原野上。一周当中,他会去当地的酒吧几次,只是独自坐在那里,喝一杯Guinness,静静地度过时间,享受不被打扰的清静。他说:“在这里我并非逃避,而是在储备能量。在乡下,你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我需要一种能让我完全沉浸在其中的宁静。因为许多创作是在毫无目的的沉思中获得灵感的。”
与那些生怕被人们遗忘的大小明星相比,刘易斯无疑是个异类。他从不靠小道消息、花边新闻来吸引公众的视线,低调是他一贯的作风,他只用作品来说话,来证明自己。
近期,根据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改编的歌舞片《九*已进入后期制作,这部影片可谓群星灿烂,由妮可·基德曼、佩内洛普·克鲁兹、玛丽昂·歌迪亚、凯特·哈德森、朱迪·丹奇、索菲娅·罗兰、斯黛西·弗格森共同出演,而甘为众女星当绿叶的男演员竟是丹尼尔·戴·刘易斯。他饰演一个周旋于妻子、情人、经纪人、合作女明星,甚至自己母亲等众多女性之间的电影导演,试图在这些关系中寻找平衡,最终却陷入创作和生活的双重危机。这是刘易斯第一次出演歌舞片,表现如何令人期待。而刘易斯与马丁·斯科塞斯将第三次携手,拍摄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远藤周作同名小说的影片《沉默》,相信大导演加上好演员,一定会有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