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心怿 我为祖国找石油
2009-09-27吴志菲
吴志菲
顾心怿是胜利油田发现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他用自己50年的发明创造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个真理。
第一次感受到科技的巨大威力
1960年,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外部的经济封锁和国内的自然灾害,考验着年轻的共和国。国人企盼着石油给国民经济“补血”,中国的石油工业就在这一年豪迈地起步了。在东北松辽平原上,一场石油大会战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几乎同时,胜利油田的第一支钻井队也悄悄地开进了黄河口上的东营村。
1961年2月,东营地区第一口探井——“华8井”开钻,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为了保证顺利钻探,当时已是华北石油勘探处济南机修厂技术负责人的顾心怿主动请战,带上几名工人赶到东营。
这年4月16日,在黄河人海口处的一个小村庄,发生了一件足以让全中国人激动的大事。可是,因为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直到13年后,这一消息才公布于众:我国又在山东境内发现一个大油田——胜利油田。
“那个时候那里是山东地区的‘北大荒,上边是青天,下边盐碱一片。啥都没有,光秃秃的,房子是泥的,条件相当苦。”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当时井队的党员们最先喊出了“舍小家顾大家”,“革命加拼命,要油不要命”的口号。工人们在党员的带动下,勒紧裤带,日夜奋战在井场。
当“华8井”取岩芯时,老式的苏制取芯工具内径太小,松散的油砂岩芯怎么也取不出来。井队队长对顾心怿说:“你是搞机械的,能否帮我取岩芯?”顾心怿问队长怎么回事,队长说:“岩芯取不出来。”顾心怿把钻井的工人召集起来,讨论解决方案。有个工人说:“苏联产的岩芯管太细,岩芯跟屎橛子一样。”听了这话,一个灵感突然出现在顾心怿的脑子里:既然太细,那就把细的搞粗。在极其简陋和困难的条件下,顾心怿不几天就设计、制作出了比原先岩芯管断面面积增加了4倍的新岩芯管。工人们用顾心怿设计的岩芯管,成功地取出了东营地区第一筒油砂岩芯,使“华8井”成为华北地区第一口出油井,并作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载入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
“那是工人们第一次见到石油,每个人都用粗糙的手把原油瓶子摸了一遍。”大直径取芯工具是顾心怿取得的第一项科技成果,它使顾心怿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
1961年4月16日,已经成为胜利油田永恒的记忆,也是当时仅仅12岁的共和国引以为傲的日子。1963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世人庄严宣布: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没有较高的学历是我的缺憾。但是依靠‘热爱祖国、建设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我长期坚持在野外、在基层、在生产和科技一线,以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为己任,勤奋工作,努力自学,刻苦钻研,大胆创新,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华8井”出油后,顾心怿就留在这一片当时十分荒凉的盐碱滩上,与大家一起开发出了我国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并建设起了一座美丽的新兴石油城一东营市。
为了突破我国华北平原的出油关,揭开渤海湾地区找油的序幕,顾心怿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但顾心怿却没有丝毫骄傲和自负,他知道,他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1963年起,顾心怿参加了钻井刮刀钻头的研究设计,研制出“千米钻头”,即一次下井能钻凿1000米以上深度的创纪录的钻头。
1964年1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东营地区展开继大庆油田会战之后的又一场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开发会战,顾心怿被任命为工程师,并担任胜利油田采油攻关队队长。为解决游梁式抽油机(俗称“磕头机”)对稠油和深井采油效果不理想的难题,1966年,油田决定研制一种新型抽油机,这个重担又落在了顾心怿肩上。
为了广集益思、另辟蹊径,顾心怿找有经验的同志座谈讨论,试图找出新方案。他们提出许多想法,大大扩展了顾心怿的思路。其中一位老师傅提出自己家乡采用的解放式水车,对顾心怿很有启发。他想:“用这种落后的水车在很深的油井中抽油是不可能的,但是,解放式水车的链节一上一下地作长行程运动,不也是抽油机所需要的吗?”于是他经过刻苦探索,设计出了“链条抽油机”草案。
就在这时,“文革”开始了,顾心怿顶着压力继续搞设计。十年“文革”,蹉跎岁月,蹉跎人生,他却抓住“靠边站”的机会,阅读了数百本专业书籍,和采油工人进行过数百次交谈,终于在1973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新型链条抽油机。
顾心怿废寝忘食,连走路、上厕所都想着设计。一个星期天的中午,顾心怿的爱人李巧云贴好圆圆的玉米饼子,炒好菜,摆放在简陋的圆桌上,等着他。很晚了,还不见他回家,孩子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她知道顾心怿为了研究新型抽油机费尽心血,常常忘了时间。可好容易等他回来了,他却不坐下吃饭,而是用筷子插起一块黄澄澄的饼子,左看右看,转来转去,比比划划。爱人看着他那出神的样儿,又气又笑,劈手夺过饼子,说:“你这个人中什么邪了?”这时他才如梦初醒,原来他把饼子当做一个链轮了。
提起当年的情景,李巧云说:
“我生孩子见不着他,孩子下了病危通知单,还见不到他,泪水怨恨过后,又惦念着他。”让她欣慰的是,1978年,这项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美国《世界石油》杂志撰文说:“在中国的胜利油田,我们惊奇地看到了中国工程师设计的链条抽油机。”目前,这种抽油机在全国各地油田推广应用近3000台,增产原油数百万吨,创经济效益10多亿元。
“听说搞石油非常艰苦,但一想到能上学,再苦也不在话下”
40多年过去,东营由一个杂草丛生的小村,成长为一座漂亮耀眼的地级城市,跻身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第一方阵”。40多年过去,顾心怿也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学子,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营与顾心怿,谁成就了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同在共和国这片年轻的土地上成长,成熟。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在北京,顾心怿看到的世界,是蔚蓝的大海,兀立的高楼大厦;到五六十年代,在玉门,在东营,顾心怿面对的是戈壁大漠,是空旷荒野。正是如此之大的环境落差,凸显出厩心怿一颗为祖国石油科学技术奋发驿动的心。
一年四季“一张羊皮随身带,白天穿,晚上盖,天阴下雨毛朝外”。这对一个上海青年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工人师傅鼓励顾心怿“苦是有点苦,想想长征两万五。”几十年,他从来没有忘记这句鞭策自己的话。振兴民族石油工业的志气驱使他下定决心,为石油科技事业干一辈子。
1937年1月,顾心怿出生在旧上海南市区一个简陋的里弄里。父亲在南京
路上做店员,母亲是小学教师。“我是老大,有3个弟弟、3个妹妹。那时候的确是穷,全家最值钱的衣物是父亲一件长衫和一双皮鞋,那是一家人的门面啊,其他人都穿得补丁摞补丁。”顾心怿回忆,说。
顾心怿4岁半的时候,父亲把他送进了学校。8岁那年,校园里兴起了一股乒乓球热。看着身边的小朋友都有乒乓球打,顾心怿也想到球台前试试身手。顾心怿拿着几块硬纸板,躲在家中一个角落开始制作乒乓球拍。他先是把硬纸板压硬压薄,将它们一层层地粘好,将它们裁剪成乒乓球拍状,然后再给纸板四周包上布条。
第二天,顾心怿把自己制作的乒乓球拍带到学校。老师拿过顾心怿的球拍看了看,说:“顾心怿的拍子最好,他的拍子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顾心怿回忆起往事,说:“那个老师对我的表扬太重要了,使我第一次懂得了创造的快乐和满足。”
顾心怿自小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随即考取了当时有名的敬业中学。父亲本想让他读完小学就去当徒工挣钱养家,可看他这样专心,不忍心误了他,咬咬牙让他上了中学。
敬业中学是上海最早有地下党组织的学校之一,校风激进,崇尚民主。在地下党组织的带动和影响下,顾心怿积极向往进步。1949年,他12岁就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中学毕业后,他考取了由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正当父亲为交学费发愁的时候,顾心怿得知中华职业学校受当时的燃料工业部委托办了一个石油机械班。到那里学习,不但不收学费,每月还发11元生活补助,条件是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喜出望外的顾心怿和家人一商量,马上报了名。回想那段经历,顾心怿说:“当时也听说搞石油非常艰苦,但一想到能上学,再苦也不在话下。”
1953年中专毕业了,正赶上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顾心怿先被推荐到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专修俄语。由于思想进步,成绩优秀,195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他才18岁。从此他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那就是他在入党志愿书中所说的:“要做党的机体中一颗健康的细胞”,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为人类最美好的未来——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从1953年到1956年,在北京上了整整3年大专,这期间顾心怿没回过一次家。“因为没有钱啊。每到放寒暑假的时候,我就跑到北京火车站去看看。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愿望是有28块5毛钱。因为一个单程是14块2毛钱,来回是28块4毛,剩下一毛钱我买两个馒头就可以回家了。”
3年后,顾心怿可以留在北京工作了,可是,他却对劝他留在北京当俄语翻译的老师说:“我的专业是石油机械,北京虽然条件好,却没有油田,我还是去大西北吧。”
发誓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
那时候的有志青年,只有一个心眼——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干部学校毕业后,行囊一捆,顾心怿就奔向戈壁大漠玉门油田。
“凡有石油处,皆有玉门人”,玉门是石油工业的圣地,也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在祁连山北麓的那个卷着砾石风沙的玉门油田,任俄语翻译的顾心怿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石油井。
旧中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薄弱,1949年,全国原油年产只有12万吨。新中国成立后,石油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石油工业战略东移的重大决策。
仅仅过了3个月,顾心怿就接到上级通知,要他马上离开玉门,去刚成立的华北石油钻探大队工作。顾心怿接到通知后,告别玉门,乘坐一辆老式的卡车消失在了东去的戈壁路上。
从此,他的“根”就扎在华北大地,扎在胜利油田,扎在黄河三角洲这块共和国年轻的土地上。从华北地区第一口探井——“华1井”到胜利油田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建设,从昔日的一片盐碱荒滩到建成我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
数天后,顾心怿来到了华北大平原上的河北省南宫县明化镇。顾心怿的新任务是给“华1井”的苏联石油专家当翻译。可是没几天,顾心怿发觉,光是精通俄语还不行,要想做好翻译,充当好中国员工与苏联专家之间的语言桥梁,必须把苏联专家的技术弄个明明白白才行,自己要是不明白,那是无法把苏联专家的“话”给中国员工交代 清楚的。顾心怿开始抓住一切机会向苏联专家学习。
1957年夏,正在钻探的“华1井”出现严重的井漏,泥浆循环没有了,井打不下去。就在此时,苏联政府突然通知苏联专家立即撤离中国。苏联专家的回国,是顾心怿万万没有想到的。顾心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中国要发展石油工业,必须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专家。也就是从那时起,顾心怿萌生了刻苦学习钻井技术,当一名石油机械专家的愿望。
苏联专家走了,顾心怿这个俄语翻译也就没有了工作的对象,组织上要他回北京安排工作,顾心怿却不想回,他说,我要是想留北京的话早就留了,何必等到现在。他给自己所在的单位——石油工业部专家工作室去信说:自己学过机械专业,一年多来又跟苏联专家学到了不少钻井技术,留在钻井队比较有用。待石油工业部同意顾心怿继续留在钻探大队工作、并任钻井机械技术员的批复电文传到队上,有个副队长说:“小顾呀,你能留下,真是太好了!”吃晚饭时,钻井队的工人们敲着碗盆祝贺顾心怿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工作。这时,顾心怿发誓要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实现自己的愿望,钻井队才是最适合的岗位。
哪里有油井,就到哪里去。为了在广阔的华北平原找到大油田,从“华1井”开始,我国的石油普查勘探队伍先后转战河北、河南、山东,又打了华2井、华3井、华4井……在如此长时间大跨度的勘探施工中,不管是在哪儿,当勘探井出了设备故障或是机械故障时,井场上总能见到顾心怿的身影。
谈起过去的艰辛,顾心怿并不认为自己多么不幸。“吃苦是一种磨炼。贫穷是一块试金石,让我很早就懂得了许多道理。贫穷不可怕,关键是自己要有志气!”
一年冬天,正在施工的钻井队机器出了问题,井场上的工人折腾了一天一夜也发动不着机器。钻井队只好向顾心怿求助。当时,顾心怿身在井场30公里之外。看完电报,他把手中饭碗一扔,就要往井场赶。身边人说,天都黑了,你明天再去也不迟。顾心怿说,这哪行,这事不能耽误。他顾不上吃晚饭,披上一件厚棉袄连夜向井场赶去。等顾心怿步行到钻井队,已是深夜。见到顾心怿,井队工人都觉得有了主心骨。果然,几个小时后,停止运转的机器经顾心怿调整,又发动了……
“胜利”昂首阔步迈向大海
20世纪70年代中期,胜利油田揭开了向渤海湾滩海地区要油的序幕。由于没有浅海石油钻井设备,起初全靠人工挖泥筑堤打井。1975年,顾心怿就目睹了万名民工围海筑堤的情景:成群结队的民工推着
独轮车,在海滩上艰难地行进。他们吃的是窝窝头加咸菜,住的是临时挖成的阴暗潮湿的地窖。寒冬腊月,北风凛冽,有上千人染上了感冒。尽管如此,这些英雄们依然在迎风招展的红旗下,在激昂的歌声中,在此起彼伏的劳动竞赛的呼喊声中,丢掉棉袄和帽子,忘我地工作着。
震撼、嗟叹、自责、揪心……眼前刺骨寒风中万头攒动的情景,深深打动了顾心怿的心。他睡难眠,食无味。靠人海战术围海钻井,每筑一公里的海堤,就得花去数百万元的人民币,劳民伤财啊!应该有一种新的机械或者设备,取代这种陈旧落后的工作方式。用什么呢?
一天,顾心怿又去作现场实地调查。他们乘坐的小艇被搁浅,一蹲就是3天。这时,一位船员接到了家中打来的紧急电报,要他马上回家有要事处理,他只得涉水上岸。顾心怿从望远镜看到他踏上海堤,走上陆地的一瞬间,突然想到:在搁浅的情况下,人能一步一步地走上堤岸,那么船呢?为什么不能造一条会走路的钻井船呢?
当顾心怿将这个设想告诉周围的同事,他们都感到惊奇:顾总一向谦虚谨慎,为什么这次却如此异想天开,竟想让几千吨重的钻井船走路,真是天方夜谭!如果这样大的铁家伙抬不起腿,走不动路,可就变成一尊让人永远抬不起头的耻辱纪念碑!
其实,顾心怿思想上也不是没有这种顾虑,可他几经推敲,反复论证,觉得每道工序都是科学的,每一个设计程序也是合理的。他将自己设计的草图交到钻井研究院,院领导研究认为:设想是大胆的,有价值的,又是国家急需的,于是支持了他。
在石油部和胜利油田领导的支持下,顾心怿从海洋环境、海洋气象、海洋地质到船舶原理、船体结构等,凡造船涉及的有关知识什么都学。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1978年lO月,我国第一艘座底式石油钻井船“胜利一号”终于顺利下水,在第一口试验井上,拖航、坐底、钻井、起浮、退场取得一次成功——我国有了第一艘浅海坐底式石油钻井船。
在“胜利一号”的建造过程中,顾心怿患上了阑尾炎。医生让他立即动手术,他却央求医生是否可以推迟几天,让他回造船厂安排一下工作。旁边的同志说:“命都快没了,还想着造船!”没办法,他只好住院做手术。手术后第6天,他说服医生,带着还没有完全愈合的刀口,拿着抗菌素就匆匆赶回了造船工地。
“胜利一号”建造成功,填补了我国浅海钻井装备的空白,开创了我国浅海勘探的新局面。然而,正当“胜利一号”顺利地打出一口又一口探井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渤二事件”——从日本买来的“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了。海上作业平台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少平台都停止了海上作业,报废了。对“胜利一号”究竟还敢不敢用也发生了争论,顾心怿一再用设计数据说明“胜利一号”不会翻沉。争论的结果是当时的石油部做出决定:做一次修理整改并经船检合格出证后继续使用。
修理整改工作完成了,但是船检局却不给出证。于是,顾心怿去船检局问个究竟,验船师说:“进口的‘渤海二号都出事了,你这条船要简陋得多,我怎么给你出证?如果你一定要出海也可以,我不阻挠也不管。”不经检验出海,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全船同志会有一种不祥的危险感,那样出海是不可能的。平素沉稳谦虚的顾心怿与验船师发生了争论,他激动地说:“现在,在海上已经没有一条中国自己造的钻井船在工作了。中国这么大的海域光靠外国行吗?我们的‘胜利一号还想出海找油。我强烈要求你检验。如果确实不合格,你可以给我不合格的证明,我报废它,再造好的;如果能用的话,你应该支持我,为我们国家争口气!”顾心怿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感动了船检局领导,经过请示船检总局,决定支持他,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受理检验,并经进一步整改后出证放行。
为了使平台上的同志出海时放心,顾心怿随船出征,使“胜利一号”成为当时唯一在用的国产钻井船。该船达到了设计使用年限,取得了很大的勘探成果。1987年,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顾心怿去美国考察坐底式钻井船时,有一个美国人说,只有美国能设计制造这种钻井船。但当他们看到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用中国的材料制造的“胜利一号”钻井船的照片时,他们改变了看法,称赞不已。顾心怿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祖国赢得了尊严。
渤海湾极浅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这里涨潮一片水,退潮一片泥。顾心怿研制的“胜利一号”已经解决了2—5米海域的钻井勘探问题,但在两米以内的浅海滩就会陷进泥潭里,寸步难行。扩大这一地区的勘探区域,迫切需要新型的钻井船。顾心怿经常思索这个问题。
1983年秋,按照完善了的方案,首先制成了一艘长10米、宽5米的模型船,在5个地点进行步行试验,得到满意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的方案报到国家有关部门,当即得到批准。
顾心怿的“胜利二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分内体、外体两大部分,内体、外体交替升降移动,完成行走过程。采用油缸向内体、外体分别压油产生动力的工作原理:当主油缸上腔进油,外体坐底,内体升起,牵引油缸左腔进油,内体前行10米;主油缸下腔进油,内体坐底,外体升起,牵引油缸右腔进油,外体前行10米。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钻井平台即可“步行”。
1988年秋,一个会走路的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在青岛北海船厂建造成功。这个“机器人”就是顾心怿设计的第二条钻井船—一极浅海步行式钻井平台。为了祈求中国的浅海钻探上还有后来者,这条会行走的钻井平台取名“胜利二号”。
9月19日那天,随着一阵热烈的鞭炮声,“胜利二号”晃动着两只比篮球场还要大的大脚板,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扭动着4000多吨重的躯体,以lO米一跨的步伐一挪一闪地向着大海走去。太神奇了!在场的人还是头一遭见到大船能够走路。顾心怿身边的一个船厂工人小声说:“顾老师,要是船走不动怎么办?如果走不动,光割掉它就得花几百万呀。”顾心怿说:“不会的,它肯定能走到海里去。”当时,整个造船工地沸腾了。
“胜利二号”独具的“步行爬潍”技术,满足了海陆过渡带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该项成果获1991年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和1995年国家发明二等奖。顾心怿是首位发明人。正是以“胜利一号”、“胜利二号”为开端,胜利油田浅海采油从无到有,年探海采油折合产值约70亿元。
不能让能源扼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咽喉
在半个世纪的征程中,顾心怿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和广大默默无闻的石油科研工作者一起在石油装备领域里夺取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世界第一。1995年,他被评为石油工业特等劳模,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重点表彰的优秀科技工
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84年、1989年、1994年先后3次应邀到北京参加了国庆典礼。
在实际工作中,顾心怿深深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要使中国强大,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老是跟在外国人后面爬,爬得再好,也是个老二。”这是顾心怿一生创新不止的座右铭。
“我这个人比较笨,做成的事不多,较大的成果只有5个,平均10年才出一个。”顾心怿十分谦逊,在总结自己的发明成果时说:“思索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思索是加工过程,而原材料却只有来自经验、来自书本、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思索出办法,出灵感。”的确,顾心怿是一个工作刻苦认真而又善于观察思索的人,他的“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重大发明,即是他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实践的产物。“在1964年,我看到大庆人搞创新的劲头,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搞人家没有的东西。为此,我总是拼命地想啊想。”
几代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就接受着祖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教育,在中学教科书里,我国储量居世界前三位的矿产达几十种之多。然而,顾心怿说,我们的资源拥有量不容乐观,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石油石化行业,节能工作大有可为。”顾心怿说。在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并不突出的上世纪90年代,顾心怿就发明了节能效果非常明显的“链条抽油机”。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他,觉得偌大的油田,这一点钱不值得计较。“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两个数据。我国的石油资源量占世界的3.5%,人口却占世界的22%。这两个数字说明,节能工作是有前景的。”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直觉让顾心怿一直坚持在节能研发的一线。
不能让能源扼住中国经济发展咽喉,一方面要“节流”,另一方面要“开源”。为了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必要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去。“开源”有一个含义是充分发掘国内、国外资源潜力,寻找和开辟新的后备矿产地。对此,顾心怿说,从地质调查评价、普查、详查,到勘探提交可供开发的储量,是一个较长的艰苦探索过程。从普查到建矿一般都要8至10年时间,平均成功率只有3%至5%。就是说,地质找矿必须超前先行。
如今,早已步入老年行列的顾心怿仍然一身汗水,一身油泥,离不开实验现场。看他一会儿调试设备,一会儿安装仪器,一会儿排除故障;看他脸上手上,衣服鞋袜上糊满的油污,不认识他的人无不感到迷惑:这把年纪的工人早退休了,这把年纪的民工谁还雇用?人们得知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时,用不着任何赞美为他包装,发自心底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有木名凌霄,偶依一支树,托根附树身,寄身附树梢……”顾心怿说这是一首清代的歌曲,是姥爷教给妈妈,他又听妈妈唱的。“现在只记得这几句了。”“歌曲的旋律是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其中。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习惯这样哼唱。我的很多研究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顾心怿的女儿说爸爸思考问题时就像是在月球上,身边一切其他的事物都不能干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