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谈恰当运用背景材料提高教学有效性
2009-09-27高玉霞
高玉霞
《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是苏轼的一篇优美的小品文。全文仅84个字,但里面所寄寓的情感却是复杂而又微妙的,可以用8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言简意丰,意味隽永”。
编者把它放在第六单元,目的是想利用这样的文章,让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在反复的诵读中,进入文本体会情景交融的境界,理解作者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从而体会景物描写的意蕴”。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品味本文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
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查找资料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意境优美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复杂而又微妙的情感。
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把握文章的情感时也出现偏差,有学生说,苏轼是一个清闲的人,无事可做很寂寥;有的学生说,苏轼是一个悠闲的人,他淡泊名利,寄情山水……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在问题出在哪?为什么在引领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充分的小组合作之后,学生还是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通过再次研究自己的教学,我认识到问题出在学生对苏轼了解不多,不能通过苏轼的品格性情来把握文章的情感上。那么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想通过呈现背景材料,让学生走近人物,把握文本也许能够解决问题。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运用背景材料才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材料是恰当的?教学过程中哪一个环节运用是最合时机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是恰到好处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整个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此课中我分别在三个环节引用了不同的背景材料。
第一处:朗读后解决苏轼是在何处境游承天寺时,引入作者的文学成就及政治处境。
此环节前,我已经引导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了文章大意。然后我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思考片刻认为写了“苏东坡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赏月”这样一件事。这时我追问:那你知道苏轼游承天寺时的处境吗?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很快就说出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
为了让学生对苏轼的经历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我出示了第一个背景材料: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自请外任,被贬职,任杭州通判,迁知密州、移知徐州。后因“乌台诗案”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史(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有名无实。
此处的背景材料意在将人物事件与文章内容相结合,为后面文章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处:读文解决苏轼与何人同游承天寺时,引入“张怀民”的材料。
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大意之后,我让学生想一想:苏轼为什么要去承天寺找张怀民?在自己家院子里赏月不是很好吗?又为什么单找张怀民而不找别人呢?问题提出后,学生陷入了思考,显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还没有想到这一层。这时,我出示了张怀民的材料。
张怀民:(元丰五年)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 。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品格清高超逸。
读完材料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张怀民与苏轼有同样的经历,也有同样的心情。
接着我让学生来品读“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了苏轼与张怀民之间的默契与相知,也体会到了与友赏月的喜悦感情。
第三处:品读体会苏轼是在何心境时游承天寺,引入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仕途经历等。
在学生体会了“怀民亦未寝”的“亦”之后,我让学生合作交流这样的两个问题:
1.苏轼与张怀民在庭院中看到哪些美景?你能体会文中写景句子的妙处吗?
2.你对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无吾两人者耳!”的“闲人”是怎样理解的?
任务布置之后,学生先在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交流第二道题时,有学生说“闲人”即“清闲的人”,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苏轼真的是因为被贬而无事可做吗?
这时,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有学生不同意,却拿不出相关的材料。于是,我出示了苏轼在黄州生活的材料:
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读完材料,学生茅塞顿开,认为苏轼是一个心闲的人,一个因为“心闲”所以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小宇的发言赢得的所有学生掌声,他说: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夜晚都有月亮,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松柏,只是苏轼有闲情逸致,所以处处是美景。所以,他就是一个有闲情雅致的人。
看到时机已经成熟,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苏轼愿意当这样的闲人吗?
在这里,意见又出现了分歧。有学生说愿意,因为可以欣赏美景;有的说不愿意,没有钱花还要种地怪累的。这时我再次出示了苏轼的背景材料。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治理水患,力挽狂澜。
43岁(元丰二年)任湖州太守 。同年,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44岁(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我和学生一起大声朗读了这个材料。学生马上就理解了,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苏轼不愿当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想当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接着,我让学生用以下句子来表达此时的情感。
一声“闲人”,多少;一声“闲人”,多少 。
这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通过学生所说的句子,我知道学生对苏轼的理解又加深了。紧接着,我让学生把他们理解的那种情感读出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哎!如吾两人者耳。”
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读得非常好,读出了苏轼被贬黄州而产生的几多愁绪。可是,如果到此为止,对“闲人”的理解还是不全面的,对景物的意蕴体会得还是不深,我又让学生思考:本文是写庭中赏月,为何要写竹柏呢?这时我引导学生来回忆孔子的句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学生马上认识到:竹柏是风格高洁的,在严寒中能够傲然挺立。我总结到:被贬后的苏轼眼中依然有空明的月、高洁傲岸的竹柏,真的是:好一空明,好一个竹柏,好一个苏东坡。在我的感染下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对苏轼达观处世心态的理解。我看时机成熟。又提出要求:你还能用上面这样的句子来表达此时苏轼的情感吗?
课堂再次出现高潮,学生纷纷进行表达。这一次又比上次深了一步。这时,我再次要求学生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学生把握得就很好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进而思考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初中阶段,学生会遇到很多因时代久远而造成理解性障碍的文章。他们学会课文不难,但是要想深层次地解读文本,背景材料的引用尤为重要,因此在这类课上我都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多次的反思实践,我得出的体会是:
一、背景材料的引用要抓住时机
1.诵读后整体感知课文时可以引用背景材料。
整体感知课文是学生阅读文章时思维的起始阶段,是对文章有所知的表现,是向文本深处探究的关键。语文学习是学生由迷惑到明晰的思维过程,而对时代久远的文章,初读后的整体感知格外重要,而背景材料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向文本的深处挖掘,将作者的生活时代、作者写作时的人生际遇及心绪状态与整个文本巧妙地结合起来,所以这一处是引用背景材料的有利时机。
在《记承天寺夜游》这节课中,学生了解到“苏东坡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赏月”。这时学生只处于初步的感知状态,这时我设疑:“那你知道苏轼是在何种处境时来游承天寺的吗?”学生马上得知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黄州,这样就为进一步解读苏轼的豁达心态打开一个思维上的天窗。
在学生整体感知之后引用背景材料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向作者的生活时代拓展,又避免了在教学环节中孤立地介绍时代背景,从而让背景材料的引用立足文本,合乎学生的感知规律,与文本紧密相联。
2.解读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可以引用背景材料。
理解文章主旨少不了对文章关键性语句的理解和剖析,那么在解读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引用背景材料,就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
明朝张贷的《湖心亭看雪》一文点明文章中心的语句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对于这一句话,牵动全文的字眼是“痴”字。教学时我围绕着“痴”字发问:张岱的“痴”表现在什么地方?张岱为什么这样“痴”?透过这个“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张岱?学生异常畅快地从文中找出了张岱“痴”的表现,可是对于张岱“痴”的原因却只停留在“山水之痴”却不懂“故国之痴”。此时,我出示张岱的背景材料:
吴战垒先生说:“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或许只有这样冰冻的世界才能镇定自己隐痛的内心,作者之意并不全在山水中,只是将对故国的追思寄托在山水之中。这样再引导学生来品读文章,学生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到:作者的痴既是对天人合一境界的痴迷,又隐含着对故国的“一湖愁绪”。
二、背景材料的选用要恰到好处
1.与作者相关人物的材料可以引用。
凡是作者都是惜墨如金,各种人物场景都为文章主旨而服务,所以对于距离时代久远的文章,了解与作者相关的人物是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关健。《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怀民亦未寝”的“亦”字既流露了怀民的心境也是理解苏轼心情的关键。此处我引用张怀民的背景材料:
(元丰五年)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品格清高超逸。
同样的际遇,同样的月色,同样的心情,与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赏月,好不快哉。
2.与作品相关的作者人生经历的材料可以引用。
《小石潭记》一文上课开始,我并没有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中,乃记之而去”的品读中。
教学时,我质疑道:从“如鸣佩环,心乐之”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说作者的心绪是起伏变化的,那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自然地答出“以其境过清”。接着追问学生,这里的“境”指什么?学生困惑时,引用柳宗元的背景材料: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唐祚难振兴,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
可以说这里的“境”有两种含义:一是环境悄怆幽邃;二是境遇诸多酸楚。这样作者“藉山水以排遣”之情就不言而喻了。
此处背景材料的引用对于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起到了“拔云见日”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能够理解出作者思想倾向的材料可以引用。
在教学《陋室铭》的时候,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解,是能够了解“白丁”的意思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呢?难道刘禹锡是一个对没有学问的人就瞧不起的人吗?有教师这样处理,在此句的疏理时引用以下背景材料:
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
如此引用材料,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高雅的情趣,更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古文化常识进行有效的积累。
总之,资料的引用不可贪多,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在有效的诵读基础上以“边读边用”的形式出现,紧扣文本,立足文本,这样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