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体系构建
2009-09-27赵菲菲
赵菲菲
摘要 阐述进行“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方法。
关键词 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042-02
Course System for Project Teaching about “Mechanical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me”//Zhao Feifei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the course system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me and it can be constructed from curriculum design concepts and ideas, th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ode and so on.
Key words mechanical manufacture process programme; course system; curriculum reform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Zibo Vocational Institute, Zibo, Shandong, 255314, China
目前,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体系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属切削机床”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内容。传统教学只是将4门课程分门别类地加以阐述,缺乏紧密联系,缺少综合分析和应用,因此导致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能力不强[1]。根据“基于能力培养,面向岗位群”的高职教育理念,课题组教师在企业和校内做了大量调研工作,重新进行有关课程体系的开发和优化设计。
1 课程介绍
“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实现机械制造类各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门重要技术应用型课程。根据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际要求,将制造理论知识的传授与零件制造和装配的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以强化学生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能力为主线,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机械加工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从事零件制造和产品装配等机械加工岗位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本着“课程教学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适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课程教学手段服务课程教学方法”的课程设计思路,坚持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以岗位(群)所必备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依据进行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充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1)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以岗位(群)所必备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依据进行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把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推进课程建设的驱动力,把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源泉,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以项目教学和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学方法。
2)通过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根据课程特点与目标,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作为主线,有机融合机床、金属切削理论与刀具选择、夹具设计等内容”的原则,构建本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分解为5个学习任务,每个任务又分解成若干子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3)注重工学结合,设计与实施“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实践教学分为3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本技能训练,在开设该课程前安排2周金工实习,使学生对机械加工有初步认识;第二层面为专项技能训练,即工艺、工装实训;第三层面为综合能力训练,安排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熟悉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
4)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学校先后与山东东星表业有限公司、山东汽车齿轮厂等10余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企业负责安排学生进行认识、生产和毕业实习。同时,这些企业的专家与能工巧匠也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实践课程教学,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
3 课程内容重组
本课程把上述4门课程的知识打散,进行内容体系重构,划分5个典型任务:轴类、轮盘类、箱体类、圆柱齿轮类、叉架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以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理论联系实践,把所有知识点融入到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如“任务一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可选取传动轴为载体,以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为思路,引出外圆面的加工方法、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装备等知识。
4 教学模式改革
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1)项目化教学。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引入企业的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提出各种实际加工工艺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在现场或模拟环境中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让学生在边学边动手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讨论法。在教学中安排讨论课,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相互交流。
4)案例法。本课程主讲教师都为双师型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课程的每个教学项目均设计一个教学案例串联所学知识。
5)注重学生在生产一线环境中的实践锻炼。课程中间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了解工厂的生产管理情况和主要产品的加工工艺,开阔视野,提高感性认识,培养职业素质。
5 现代教学手段应用
1)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加工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地表达典型零件加工过程和部件拆装过程。2)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制作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学习资源,通过提供内容丰富的辅助教学网络资源,供学生在网上进行课程扩展学习、问题咨询、答题自测,扩大课堂教学效果。
6 结束语
本课程以机械加工领域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学生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能力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从而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汪惠群.机械制造技术实践教学的探索[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