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计划与银行信贷增长
2009-09-27周小知
周小知
经济刺激计划是各国政府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抵御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而制订的临时性、短期的、扩张性的政策措施。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大萧条,使得许多经济学家看出了自由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政府调节经济,利用政府的力量推动经济运转。美国正是在此次危机中运用政府干预挽救市场经济,由此开辟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逐渐蔓延至世界各个角落,形成了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企业不敢投资、居民不敢消费、银行不敢贷款、市场没有交易,导致世界经济出现60年来的首次衰退。尽管世界各国都制订经济刺激计划,防止经济衰退,但由于刺激的内容和方式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内容
美国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也是受危机影响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危机爆发以后,美国政府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总金额超过万亿美元。主要内容:一是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刺激消费。二是购买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挽救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尽量恢复银行机构的活动力和信贷活动。三是加大对学校、环保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四是增加新能源和科研投入,发展绿色产业。
日本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2009年1月日本出口创40年来的最大跌幅,一季度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为-15.2%,为二战以来的最大降幅。从2008年8月到2009年4月,日本共出台了四个经济刺激计划,计划支出规模达75万亿日元,占GDP的5%左右。主要措施包括向全国家庭发放2万亿日元的补贴,通过政府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推行环境保护、儿童和老人护理等社会福利计划。同时,加大推动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业、太阳能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欧盟各国有统一的货币,但没有统一的财政。欧洲一直信奉经济的“自动稳定机制”,因此欧盟各国经济刺激的速度和力度都不及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刺激计划的总额约2000亿欧元,其中德国500亿欧元,英国200亿英镑。
还有一些国家的刺激计划力度也不大,如在东盟,印尼通过税收减免方式投放约70亿美元、新加坡约15亿美元、马来西亚47亿美元、越南10亿美元、菲律宾68亿美元等。
相较而言,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积极而有力的。2008年10月,面对不断升级的金融危机的侵袭,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出台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项目的计划安排,4万亿元的投资规划中绝大多数将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投资约1.5万亿元,占比37.5%;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投资3700亿元,占比9.25%;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投资4000亿元,占比10%;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投资10000亿元,占比25%。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是侧重减税,刺激消费,为什么我国要以扩大投资为主要手段呢?这是由我国的发展模式决定的。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投资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一是投资增长速度要高于消费增长速度。近10年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要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高出10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占GDP的比重明显上升。199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为24.2%,2008年上升为57.3%,投资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走向。
三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比一般国家要高20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1%,而一般国家大约为20%左右。
四是投资的规模和速度可以由政府调控,而消费和出口主要由市场决定。拉动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在投资
上既有财力,又有动员资源的能力,而消费主要由居民收入和习惯决定的。在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居民的行为通常是节省开支,政府鼓励消费的效果有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GDP中的份量一直很小,一般不到10%,大多数年份在1%~2%之间,且出口增长主要决定于国际环境和世界需求,外需下降是我国政府无法解决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投资是政府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银行信贷:经济刺激中的“重头戏”
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占全部金融业资产的90%以上。如2002年我国存款为17万亿元,2008年增长到46.6万亿元,六年年均增长18.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由于社会资金向银行集中,银行就成了国民经济的“资金池”或“储水池”。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资本、劳力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在我国近30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大资金带动大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过去我国新增贷款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在15%~20%之间波动,2009年一季度,我国新增贷款占GDP的比重已高达70%,创历史新高,说明贷款已成为抵御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从企业融资情况看,尽管近年来直接融资有所发展,股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等产品不断创新出来,但金融危机以来,资本市场低迷,直接融资发展缓慢,最近的一次IPO距前次中断了9个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越来越依靠商业银行。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过去六年贷款占企业融资总额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8%~82%之间,2009年一季度贷款占企业融资总额的比重高达94.7%,贷款在满足企业资
金需求、推动企业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当前,在项目融资上,很多地方是“政府搭台,银行唱戏”。在4万亿元的项目规划中虽然有政府财政资金铺路,但只是一个引子,接着滚滚而来的资金流大部分来自银行。按照规划,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中央资金仅占30%,地方及银行贷款占70%。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税收下降,作为第二财政的土地出让金大幅度下滑的形势下,地方财政促襟见肘,审计署对4万亿元投资规划项目跟踪审计表明,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计,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在此情况下,毫无疑问,又把落实项目资金的重任推向了商业银行。前不久,国务院降低了部分行业的项目资本金比例,有的已降到20%,也就说其他80%的资金可以向银行贷款。事实上,有的地方连20%~30%的项目资本金也拿不出来,有专家提出可以搞资本金贷款,管理部门也在研究此事。也就是说,项目资本金也可以让银行贷款,即政府规划项目的全部资金可以都由银行来承担,银行已真正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了。2009年前5个月,我国贷款新增5.84万亿元,而城镇投资额为5.35万亿元,贷款规模超过了投资规模,这在以前是极少有的现象。
2009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由年初的24%提升到了34%,提高了10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大约占20%的比重。如果按人民银行的统计,1~5月中长期贷款新增2.8万亿元,超过了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5月份中长期贷款新增占全部全新增贷款的67.6%,如果加上对各类重点战略性客户的授信,贷款在投资中的比重将会更大。
客观看待贷款“井喷现象”
2009年以来,在“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的大背景下,在适度宽松的贷币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贷款的快速增长有其必然性。一是政策支持,国家放开了的贷款规模控制。二是有实际需求,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还比较落后,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有待改善。三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增加了一大块信贷需求。四是银行在其他业务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发放贷款对改善经营效益有内在冲动。五是发放贷款也是降低不良率的重要手段,而不良率通常是考核中具有否决权的一票。六是有的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份额中相互攀比,放大了贷款扩张速度。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看,在危机中许多商业银行是拧紧了信贷的“龙头”,因为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效益普遍不好,价格下跌,产品滞销,失业率增加,此时的信贷投资风险明显增加。如2008年以来美国的信贷活动减少了50%,从2007年的1.69万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7640亿美元。专家预计,金融危机尚未结束,银行贷款规模还会进一步下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利润也会随之减少,美国2009年以来已有32家银行宣布破产,超过了2008年全年破产25家的数目。
我国的信贷过快增长确实让人“捏一把汗”。一是管理能力是否跟得上。有专家认为,一家银行贷款增长速度达20%,其他管理上可能会出问题。而2009年5月份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30.6%,在信贷人员数量和管理水平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在贷款调查、评估、审批等诸多环节可能是“萝卜快了不洗泥”。
二是经济低迷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如果经济马上得到复苏,银行贷款实际上是抄底资金,风险可能不会很大,如果持续时间很长,很多企业在经济反复震荡中撑不下去,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就很大了。从经济周期规律看,经济增长从波峰到波谷一般下降很快,而从波谷上升到波峰的时间要长一些,美国财长盖特纳最近说“这场危机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仅是美国,全球经济的恢复和调整都会持续很长时间”。经济学家樊纲也认为,这次国内经济下滑,不仅是经济危机的影响,也是中国经济自身做出的调整,宏观扩张性政策要执行2~3年才能把经济托稳。还有专家认为,美国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银行不良贷款就要上升0.4个百分点,这一规律在我国同样存在,如果GDP下降过多,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是一种考验。
三是地方政府资金是否充裕。这轮贷款增长有许多是投放在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如城投、城建、交通等有政府背景的项目贷款。一般认为,政府的信誉较高,也有筹集资金的能力。但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只想扩大规模,而较少考虑还款来源,过去很多政府贷款项目都是以土地作抵押的,但2008年以来,土地出让量减价跌,出让收入大幅度减少,这种抵押的风险在明显增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也会有不确定性。
四是产业选择是否准确。当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从长远看,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环保产业、节能减排产业、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等等是发展方向,一些传统产业、低端产业、“两高一资”产业和一些对外依赖性强的产业可能受到较大冲击,现在各家银行都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施战略转型。如果对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在激烈竞争环境下,有可能接到的都是一些别人成功退出的产业,风险就会随之而生。
五是“增产”是否“增收”。商业银行大幅度发放贷款,目的是增加收入。但是,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在明显收窄,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了三年以来的首次盈利负增长,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同比双双下降,净息差大幅度下降是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从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3月,人民币贷款利率下浮占比为28.39%,比2008年4月20.47%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而贷款利率上浮占比却下降了15.5个百分点。利息收入仍是我国银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净息差的大幅度收窄直接影响到银行利润水平。由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较多地投放于“双大”(大项目、大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利率下浮趋势更明显。
六是信用风险值得关注。2008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双降”,不良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行剥离和处置了大量不良资产,2008年农行剥离了7327亿元不良资产,2009年一季度农行不良资产减少额占全部不良贷款减少额的一半左右,不良率下降主要是贷款的大幅度增加,分母增大,不良率就下降了。这些特殊因素是短期性或一次性的,与各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关系不大,从长期看,不良贷款是否真正“双降”,有待于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