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数字鸿沟正在缩小

2009-09-27徐培喜

网络传播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国网民鸿沟信息时代

徐培喜 安 丽

2009年7月22日,第二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在北京港澳中心饭店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在开幕式上做了主旨发言。他首先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强调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3.38亿,然后描述了中国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在介绍中国互联网情况时,蔡名照谈及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的四个新特点,具体涵盖了互联网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互联网覆盖人群、移动互联网以及网上内容四个方面。其中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最值得关注。这个特点指出中国互联网覆盖人群迅速扩大,“我国新增网民约70%在农村地区,城多之间、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缩小,网民也由以青年人为主向各年龄段人群拓展,互联网惠及越来越多的人群。”

这是笔者第一次听到中国数字鸿沟正在缩小的官方权威说法。这个消息远远要比听到中国网民达到3/38亿让人振奋。的确,中国网民数量在近几年来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发布一次报告,中国网民数字就被当作噱头不断的被媒体炒作。甚至这次会议的演讲人也不例外,在蔡名照之后发言的中外嘉宾当中至少有六位提到3.38亿这个数字。然而,这里最值得庆贺的并不是中国网民数量的屡创新高,而是近年来中国的数字鸿沟正在缩小这个新趋势。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主要致力于讨论跟互联网经济有关的议题。大会中方发言人愿意在这个平台上提及数字鸿沟,表明这个问题早已融入到互联网治理的官方议程当中。

数字鸿沟研究学者曾经总结出来九条关于数字鸿沟的真理。其中有一条认为中国、印度、泰国等新兴市场是验证数字鸿沟能否弥合的最佳试验场所。而中国是第一个传出数字鸿沟呈现缩小趋势的发展中国家。在此之前,笔者只听说过在一些发达国家存在这样的趋势。2001年,西班牙信息社会理论家Manuel Castells在谈及数字鸿沟时,还对发展中国家内部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能否弥合充满了绝望。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入互联网,否则会跟信息时代的机遇无缘,但是事实却是数字鸿沟不断拉大。八年后的今天,中国就用自己的成绩证明数字鸿沟并非无法克服。虽然这里使用的衡量标准是根据普及率来定义的,依据是70%新增网民在农村,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信息时代,互联网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在论及数字鸿沟的时候,一直存在一种缺乏建设意义的悲观角度,过多地从社会贫富差距的角度来看待数字鸿沟,认为只要存在贫富分化,数字鸿沟就难以弥补。这种简单概括忽视了互联网这个平台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信息时代,普及互联网是一个跟工业时代普及电力一样重要的议题。阿里巴巴CEO马云在会上的发言中就介绍了一种叫“淘宝式就业模式”。在这种就业模式下,淘宝网去年就“创造了57万个直接且充分就业岗位”。这种模式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是农民工成为淘宝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整个就业与创业的体系中。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农村网民都能利用互联网来致富。下一步应该认真对待的是这个中国最大的群体是如何使用互联网的以及效果如何。2008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调查发现农村网民的网络使用比较单一,农村网民在网络音乐与网络影视的使用上均超过城镇网民,而在电子邮件与电子商务的使用上均低于城镇网民。在此问题上,除了依赖于类似淘宝式的商业创新之外,政府大规模介入已经变得必不可少。针对农村成人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扫盲运动是可资借鉴的经验。此外,针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网民比较多的特点,中国还可以借鉴麻省理工大学尼葛洛庞帝教授发起的每个孩子拥有一台一百美元笔记本电脑的运动。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硬件生产优势以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通过学校增加互联网普及率与使用多样性。

猜你喜欢

中国网民鸿沟信息时代
中国网民爱视频7亿人网购
婚姻不是用来填补鸿沟的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中国网民大数据
中国网民爱国主义的实证研究
真实:作文难以逾越的鸿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