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09-09-27
掰开“包子”找“纸馅儿”假新闻的“病根”在哪里?
曾经轰动全国的“纸箱馅包子”虚假新闻的炮制者訾北佳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已于2007年8月12日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虽然时隔两年,但是“纸箱馅包子”忽悠全国人民的记忆却是抹不去的,变换形式的“纸馅包子”依旧令读者大跌眼镜。
例如,不久前关于“高干子女占超亿元富豪人数91%”的信息和议论在网上广为流传后,传统媒体纷纷跟进,以此数据为由头予以评论。然而,被广为引用的数据属于拼凑嫁接,信息属于以讹传讹,此新闻不仅让读者受骗,而且让一些时评人掉进了假新闻的陷阱。此外,在北京奥运会一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多家媒体在显著位置发布报道称,“从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获悉,奥运一周年之际,鸟巢、水立方将在8月7日至9日免费开放三天”。这条假新闻让许多游客误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假新闻正由传统的人际传播转变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并存。Web 2.0时代使得信息传播的更加顺畅,网友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更需要一双辨别真伪的慧眼。
为什么虚假新闻总能借壳重生呢?假新闻赖以生存的病根在哪里?
新闻学认为假新闻存在的原因分为主观与客观两大方面。社会上存在着引诱、鼓励和助长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制造假新闻的客观环境。从主观方面看,一条新闻从采写到发表,要经过许多“把关人”,“把关人”的失误往往造成虚假新闻的蔓延。网络编辑每天会接触大量的信息,每时每刻都要绷紧辨别新闻真伪的弦。笔者对假新闻屡禁不止的“病根”有以下体会:
记者编辑缺乏防范的动力。现在的媒体多是参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如果新闻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就意味着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的攀升。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的增长则是带来巨大商业利益的前提。回想起来,引起轰动效果的假新闻都符合一般受众的新闻消费需求。如果新闻工作者防范假新闻的意识不强,也因为经济利益而缺乏防范动力的话,又一个“纸箱馅包子”就会出炉了。
假新闻成本低。从记者获得信息源到读者看到新闻,中间有采访求证的过程。毋庸讳言,缩短采访求证的过程,更多的依靠新闻工作经验辨别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但是,假新闻的几率却因此大大增加。低廉的成本换来的仅仅是短期的轰动效应,往长远了看,媒体赖以生存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基础却因此丧失。假新闻的滋生不仅仅透视了眼下媒体生态的浮躁,而且也暴露了某些媒体从业者的不负责任。虽然“纸箱馅包子”闹剧收场了,但是只有新闻工作者做到自律和严谨才能减小“纸箱馅包子”再粉墨登场的几率。(北京翟慧慧)
“假新闻”有点不招人“待见”
世界上没有人希望自己被欺骗,特别是当你看到一条新闻,不久后就被曝出:这是条假新闻,读者顿觉丧气。而对于评论作者来说,遭遇“假新闻”莫过于最大的遗憾。按照常理来讲,作者都是依据新闻报道来展开评论,基于对媒体的信任,往往会不加怀疑,不假思索地写作。可得知所评论的是假新闻时,已经来不及了。要么写了发表不了浪费精力,要么发表了却大打折扣,降低评论效果,甚至是无病呻吟。所以选择评论题材时,也很伤脑筋,就怕遇到“假
然而,近年来的新闻就是难以琢磨,昨天媒体才报道某某如何啦,今天牵涉部门马上站出来回应,没有这回事。比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2008年12月5日被曝拟向殡仪馆收取《哀乐》版权费,中音协许可证部副主任刘连滨则回应没有这个计划,只是部分不明身份者陷害协会,以致其陷入“不义”的境地。(见2008年12月6日《信息时报》)虽然我们不知报道此事的目的何在,但确实涮了一些受众。
其实,这种类似的“假新闻”不止于此,诸如媒体报道“阜阳公安局规定,市民发3次黄段子即被拘留”一事,后经证实该报道“失实”。
再往前看,关于国家发改委正起草全民涨工资方案的报道、“纸馅包子”、“赵本山移民”等同样是“假新闻”。中国足坛更是成了炮制假新闻的摇篮。比如朱骏的朋友要收购辽宁队,然后退赛,以便让申花合理利用规则赚够积分,最后夺冠;再比如,谢亚龙铁定留任,其中一个原因是:没人接手这个乱摊子;再比如,刘春明出任国奥主帅等等,一假到底。
类似的“假新闻”又都是些热点、焦点问题,引起不少评论作者“猛烈抨击”,第二天一看评论了个“假新闻”,噎了个半死,实在郁闷。出现一个“假新闻”就足以令大家担忧,可隔三差五地出现,谁受得了?怎奈一个不招人“待见”了得。时间累计,现在的假新闻越来越不能吸引人,越来越流失很多的读者,特别是假的娱乐和体育新闻。受欺骗的感觉让人憋闷,由此,读者对于娱乐和体育新闻产生了由衷的不信任感。
总体而言,“假新闻”对评论作者来说,危害还不算大,但对整个社会的误导、对具体职能部门以及个人的危害绝不是小事,同样也是对“爆料媒体”公信力的测试和考问。希望媒体引以为戒,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公信力作赌注,记者朋友们更应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北京教捷)
网络假新闻的另类解读
网络内容的生产者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的垄断,普通的受众也成为了媒体内容的生产者。普通的受众成为了生产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在网络出现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媒体能够聚集群体智慧,使新闻具有了草根性。不可否认,由于涌入大批没有媒体专门训练的生产者,其素质各不相同,他们需要不同,长尾中可能遍布着信息的噪音:乱七八糟的内容或劣质的产品,当然也包括虚假新闻。
首先,我坦诚地承认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假新闻。例如不久前香水女孩被逼退学的假新闻,80后女孩拒让座遭愤怒男钞票猛抽耳光的假新闻,后有浙大女狂骂浙大教授的假新闻,再到南开女校花事件;其实这些只是冰山一角。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新闻中存在着传统媒体不能照顾到的精品。如“周九尊”事件、“周老虎”等数不胜数的案例。科幻作家斯特金(Theodore Sturgeon)认为“任何事物都有90%是无用的残渣”,出版物与艺术如此,可以想到网络假新闻也就不足为奇。
从我个人来看,网络长尾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并出现假新闻是一件好事,没有必要对此担心,最起码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重新审视传统新闻要素中所谓的“真实”。现有新闻制作是一门选择的艺术,它的技巧在于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个别事件给人的感觉往往代表着一类生活,造成假象。这类新闻虽然个别要素真实无误,但与整个事物全局发展相甚远。个别事件或要素生活中有的是,很容易拼凑出来,这种效果与艺术创作并无二至,人们对这样的新闻反应已经相当迟钝,新闻工作者也并不认为其“假”。
然而,很多新闻理论研究者认为,个别新闻要素的真实并不能反映整体的真实,因为语言是抽象的、整体难以把握、个体生命的有限性等。网络假新闻多产生于草根,草根内容制作多具有后现代性,从一定程度上颠覆现行的所谓“真实”的界定。当在网络上看到某种报道,人们可能因为防止“假新闻”欺骗而不得不加以鉴别,包括传统媒体。这种怀疑早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如早期媒体效果的“魔弹理论”到“有限效果”理论,网络假新闻的出现进一步加速这种趋势,受众需要鉴别新闻的“真实”,需要这方面的素质,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第二,网络假新闻的出现加速网络推荐系统的完善。传统媒体建立在个别要素真实基础上的假新闻并不少见,然而,受众多数不能做什么。而网络则不同,它的内容多是群体智慧的力量体现,表现着民意,有一系列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和服务从大量长尾内容里进行选择与筛选,然后把最适合你、与你判断相符合的那一个摆在你的面前。比如Google引擎会把你所需要的某一专题的报道、以各类观点、不同元素的“真实”呈现在你面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类推荐内容会更加完善,到那时,获取“真实”在你面前会变得更加易得。(上海尹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