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绘画与素描

2009-09-27周学军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19期
关键词:木刻徐悲鸿素描

周学军

中国绘画到清末时,画坛被文人正统画派所占据,出现了四个代表人物,他们是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号称“四王”。“四王”的画风一味临摹仿古而不注重师法自然,讲究“构图气韵均有出处,一笔一墨皆有典故”。因此虽他们的画笔墨技巧达到了极至,但疏远于客观自然与现实生活,具贵族式的品位而不为大众所接受。

“五四”运动时期,以一批留学归国为主的青年画家掀起了一场绘画的革新运动,提出“革王画的命”的口号,“王画”即“四王”的画风。

在这批人中,有最早(1887年)到国外(美国)学习绘画的李铁夫;有最早在中国教授油画的李叔同(1905年赴日本学习);有到达欧美的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潘玉良、庞薰琴、常书鸿、吴大羽和唐一禾;有到过日本求学的陈抱一、许敦谷、关良和卫天霖等。

在这场革新中,传统的中国画面临着如何适应新时代审美时尚和如何借鉴西方艺术的问题,大体形成了三种创作类型:一、中画为体西画为用的写实型,这一型以徐悲鸿和“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剑峰为代表,其中徐悲鸿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二、中西合体的彩墨型,代表人物是林凤眠,他注重形式构成和色彩的表现力;三、在传统上求新的写意型,代表人物是黄宾虹和齐白石,他们讲究在似与不似之间发挥笔墨的趣味。

20~30年代,鲁迅倡导新木刻运动,代表了“为大众而艺术”的思潮。抗战爆发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文化下乡”和“为工、农、兵服务”成了抗日根据地美术工作者的行动纲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型素描在领袖像的绘制与木刻形象的处理上易为大众所接受而盛行。因物质原因,延安的鲁艺美术系成了木刻系,并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木刻家,如彦涵、罗工柳、王琦和古玩等。

50年代末,苏联画家米•格拉西莫夫、马尼泽尔、扎莫施金、茹可夫来华教学,使列宾、苏里柯夫成了中国学画青年心中的偶像。

1955年,马克西莫夫到中国办油画培训班,把契斯恰柯夫教学体系为核心的油画教学搬到中国,从此中国出现了以契氏素描体系为主的素描形式。

“文革”中的“样板画”、“文革”后的“伤痕美术”、罗中立的“父亲”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都未能摆脱契氏体系的影响。

70~8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人们为寻求多元的美术样式与个性的发展、打破契氏体系日渐疲软的教与学的格局,许多画家进行的一系列的探索和引进,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素描样式。

中央美院的王华祥提出用“将错就错”来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徐冰则用“素描的语汇表现一切”;鲁迅美院的许荣初、赵大军提倡“素描应在造型与审美意识两条线索上进行有目的的交织”;全显光则从德国引进“画现上升为哲理”的指导思想;西安美院的孙宜生则将国画理论引入素描,形成意象素描;中国美院在50年代请罗马尼亚画家博巴讲授素描与色彩,在设计学科中引入了设计素描;90年代与法国画家司徒立合作,改进油画系的教学,并由许江、焦小健、章晓明和杨参军主持在95级油画系中进行教学实验,形成了一个新的素描与油画教学体系,即具象表现绘画基本方法。其主张用“现象学”的看在画面上表现“不断流变、不断生成”的东西,用抹去重画、反复描述来表现“完整丰盛”的如实记录。

至此,中国的绘画出现了诸多形式。中国的素描也形成多种体系。

(江西省宜丰中学)

参考书目:《美术大观》《新美术》《青年月刊》《具象表现绘画作品与教学》

猜你喜欢

木刻徐悲鸿素描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武汉素描
素描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墨猪图》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