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进去,写出来

2009-09-27张彦明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19期
关键词:精神课文情感

张彦明

摘要: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比较难提高的两种能力。离开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我感觉阅读和写作是不分家的,是同一层面上的两个问题,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同时涉及,一起提高。认识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那阅读和写作教学就会相得益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多读书,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永远鲜活,才思不竭,情操高雅!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不但要完成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言语,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而且还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的空间范围引申拓展到社会中相关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人性、认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自立、自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教会他们会精神享受、能精神享受的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健康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阅读和写作应该是紧密结合的。

冰心说:“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文章”。梁启超先生把自己的一生比喻为蚕,三十岁以前吃桑叶,三十岁以后吐丝作茧。我觉得梁先生的比喻实在精妙,设若蚕不吃桑叶,无论如何都不会吐出哪怕一根丝来。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识,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中获得精神的陶冶,感受生活的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

一、由外向内 走进作者心灵

赏读文本的要领,前辈已经有了很好的总结,虽然它主要是针对文言文,古代诗词而言。但我觉得,对于一切语言文字的学习,它都是适用的。那就是(一)音读:朗读吟诵,整体感受。(二)意读:披词入情,激发情感。(三)情读:展开想象,探究意境。(四)美读: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的挤压和想讲完教案上所写的众多的知识点,一篇文章还没有读上两遍,就被教师急匆匆地拽入课文的条条框框的讲解与枯燥的分析。学生还没有找到自己求知的兴奋点和触发点,与作者的文本和教师的理解还隔着厚厚的一堵墙。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就可想而知,理所当然了。

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着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这样的好文章当然在熟读之列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能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内蕴和丰富的情味,甚至包括作者难以用词语表达,“然而又流淌于字里行间的微妙之处”(叶圣陶语)。

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抓学生的预习,要求学生结合工具书疏通文章,在初读之后记下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人体验。回答三个问题(1)你最强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2)找出并点评最喜欢的地方与最不喜欢的地方?(3)有什么疑难问题,说说不理解的地方?

二、深入中心 作品联系生活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和表现,教师要善于“披词入情”,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和学生分享作者的精神家园,以情动人,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只有从情感上打动一个人,才能真正地使人受到深刻的教益和熏陶。这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1)理解作者想传达的主要思想和情感。(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中感受到什么,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哪些有益的收获和启示。这样就可以尽量消除弥合时代或体验的隔阂,以达到真正的心灵交流和共鸣。

三、由内向外,构建精神家园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阅读、讨论、感悟中,学生们常常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在一个人静静地整理、思考中,更能产生深刻的感受。经过思考,能将个人体验与文本相结合,加深理解,形成理性的认识。 这就需要表达出来,书写出来的体验和记忆才是真正的凝固了的可以触摸得到的收获。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感悟中升华,积累中提高。

常常以周记的方式,也以课堂训练的方式,结合课文进行一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训练。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具体方法:

(1)读后的感想、评价、鉴赏。(2)对文章是否有修改建议,如果是你来写这个主题,你会有什么写法。(3)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读后的联想和想象。(4)续写,把课文中的故事根据自己的想法补充下去。(5)扩写,就一个情节、一个场面、一段意犹未尽的对话,展开想象,丰富完善。(6)仿写,对文章的语言、结构、思路进行借鉴。(7)交流,以主人公或作者为对象写信。(8)质疑,对课文说明、评论的事情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9)改写,对课文中不满意的段落进行改写。(10)读书笔记、名句摘录与赏析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阅读的思想教育意义。他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不能仅仅归结为掌握阅读能力,应该把掌握阅读能力作为一个开端,使学生学会“借助书本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和自我”,“攀登上智育和美育的顶峰”。把阅读作为写作题材的来源,可以消除“无话可说”以至说假话、大话、空话,视作文为畏途的弊端,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从阅读中还可以学到写作技法,培养、形成语感,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思想感情,等等。从而达到输出自己的智慧,创设自己的精神的家园的目的。

总之:阅读是由外向内的一个过程,由文字到中心;而写作则是由内向外的一个过程,把要表达的中心外化成文字。学生认识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这种关系,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河北省宣化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精神课文情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情感
拿出精神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