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之我见

2009-09-25

教苑荟萃 2009年25期
关键词:减负效率

柴 娜

内容摘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减负”的根本,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负”的前提,教师上好每节课是“减负”的关键,开放作业的布置是“减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减负 效率 开放作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大环境下,对课本知识的盲目追求,学生为考试而学,老师为考试而教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适应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减负的重要,可是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的减负往往还是形式的,如减教学内容,减在校时间,减书包重量等。这样不仅触及不了问题的实质,反而会降低教育质量,违背减负的初衷。怎样减负,成了素质教育急待解决而又不好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教学思想

转变教师教学思想是“减负”的根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有的老师一听说要“减负增效”认为这是矛盾之想,其实不然,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上的知识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要我们及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减负增效”是可以实现的。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提高课堂效率中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新”“实”“活”三个字。“新”就是树立新的观念,掌握先进的前沿教学信息和现代教学技术;“实”就是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和考核;“活”就是在课堂上努力创新,使学生学有所见,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1、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反复地钻研教材和教参,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组课文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平时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然后因材施教。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提高素质。

2、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的关键。课上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知识,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可提问一些后进生,可面向全班学生发问,可发调查问卷表了解等。还要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有些教师上课时没有时间概念,讲到哪儿是哪儿。

三、布置开放作业

1、自主设计,相互交换。

只有学生自己喜欢做的事,才会以积极的心态去认真做好。赞可夫也曾指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目标,拟定行动计划,可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动机,使他们去克服完成既定任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鉴于此,我把家庭作业设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或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作业题型,轮流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每个学生同时设计作业,再互相交换着做。让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尊重差异,分层设计。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以一改过去的命令式、强调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要提倡家庭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梯级性,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开放视野,收集调查。

开放的社会要求提高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的能力,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抱着书本死读,是不能适应现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的。进入社会后,难保不会迷失方向,无所适从,那就有可能被社会淘汰。因此我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就应该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类的作业。

4、亲历其境,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也是实践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他们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不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因此在作业设计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亲历其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

“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减负”这项系统工程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更深入人心,更有生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3——12期、2007年1——12期

【3】小学语文教育网《谈谈怎样“减负”》《“减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4】王一军:《中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5】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6】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猜你喜欢

减负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跟踪导练(一)2
效率第一
春节已“减负” 送礼根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