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国平:情系乡土的大爱

2009-09-24傅宁军

青春 2009年8期

翻开朱国平的人生履历,除了外出当兵三年时间,他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就在这块生他养他的故土上,朱国平不曾有过一纸城镇户口,尽管对于他而言城镇户口唾手可得。可以说朱国平至今仍然是一个农民,但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新农民啊!他不把自己的家搬进城里,却把他所在的落后农村变成了新型城镇。一个江苏省的新农村示范村,一个欣欣向荣的城乡结合的美丽家园,如画卷般赏心悦目。

我采访过程中时常感叹,要用简洁语言描述朱国平何等困难!身为飞达集团董事长的朱国平,统领着一个年销售上百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这个声名遐尔的“亚洲钻头王国”,堪称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朱国平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百名优秀退伍军人企业家”、“中华慈善人物”等荣誉称号,其不凡经历就是一部当代乡村传奇。

而我在这里记述的,则是这部传奇的注释。

有人说无奸不商,为什么当地百姓说朱国平是好人?

透过朱国平做人的原则,能看到他最大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也许,理解朱国平该理解他的座右铭,那两句关于“飞达”的深刻内涵:“雄飞世界,惠达民生”。前一句话是他的创业之梦。要么不干,要干就干最好的!从默默无闻的小厂起家,用自身实力征服市场,欧美每三个钻头中就有一个出自飞达,为中国农民争了一口气。后一句是他的致富之梦。每年上千万元纳税,提供几千人的就业岗位,他做为企业家问心无愧,但他不满足,他要让更多的人过好日子。

朱国平最可贵的,正是这种不满足。

2009年元旦,首届“大爱镇江”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朱国平因荣获“大爱之星”而令人瞩目。他心中有大爱,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乡亲!

朱国平把他的聪明与才智,把他满腔的热忱,无私地倾注在这一方故土上,他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化为一个村庄的巨大变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代代延续的传统美德,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财富理念和高尚情操。

“如果我一个人住洋房别墅,吃大鱼大肉,而乡亲们住破旧草房,吃咸菜泡饭,怎么安心?我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要让乡亲们也有工做,有钱挣!”

今天的飞达村原名高士桥村,朱国平兄弟出生的地方,曾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这里紧靠浩荡长江的拐弯之处,低洼的地势,连年的淹涝,还有血吸虫病猖獗,农民的日子苦不堪言。解放后兴修了水利,根治了血吸虫病,但仍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根子。村里的道路弯弯曲曲,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泞难行。因为老百姓主要务农,而土地大都是原先的滩涂,只能勉强糊口,一日三餐咸菜粥。要想挣点零花钱,只能到江边挑沙,一担沙几毛钱。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有女不嫁高士桥”。

穷则思变的朱国平,从小品尝过贫穷的滋味。像村里普通人家一样,朱国平6岁跟着祖母下地干活,拣地瓜、割羊草直至挑大粪。一年到头吃的最多的是地瓜,一碗大米粥则是难得吃饱的上品。刚满15岁,朱国平就和母亲一大早起床推磨做豆腐,然后怀揣两块面饼,挑起豆腐担子到四处叫卖。一斤豆腐4分钱,一块豆腐5分钱,他走遍了附近的集市与村庄。“高士桥的豆腐郎”,有太多的心酸,也有太多的感悟。他由此更加懂得了乡亲们生活的不易,也由此初尝了做生意的味道。

从农村出去当兵,复员又回到农村,朱国平不甘平庸,他要改变农民听天由命的旧观念,鼓足勇气敲开财富之门!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朱国平在一家镇办工具厂跑上了供销。他从300块钱起家,饿了冲一搪瓷缸炒麦粉,困了睡车站长条椅底下,用不知疲倦的执着努力打开局面,成为全厂最优秀的业务员,也拿到了可观的销售提成。后来他当了销售科长,又当了副厂长,成了高士桥村最富的人。

时任高士桥村党支部书记的朱建农告诉我,高士桥村仍然太穷了:“有一年正月初三,我们村变电房的护管器坏了,那个东西不值钱,但是供电所说,我们村配电房是烂泥地,要在水泥地上铺橡胶地毯,哪里有钱呢。配电房不符合要求,人家就没法修,整个村里一片漆黑,一村人就在油灯和蜡烛中过了新年。没人愿意当村干部,一年到头,连几百块工资也发不出来,我感到深深的负疚和耻辱。”

万般无奈的朱建农向朱国平借了4万块钱。这笔钱用来办了两件事,一是配电房彻底改造。村里没有电怎么行,事关老百姓的生活大计,再难也要赶紧修好。二是把拖欠村干部的工资发掉,虽然数目不大,但也关系到村级组织的生存。当时朱国平自家盖房正用钱,但毫不犹豫地借给村里渡过难关。我问朱建农,这笔钱还了吗?朱建农说,村主任写了一张借条,后来没有还,朱国平也没要。

就朱国平个人而言,他已经摆脱了祖辈们贫困的命运,造了楼房,买了小车,日子过得很滋润。看好朱国平是个稀缺的人才,深圳一家著名企业抛出50万年薪的高价,邀请朱国平加盟。广州、长沙等地的大企业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允诺朱国平可以转为国家干部编制,一家人全部随迁,都可以转为城市户口。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朱国平应该选择到哪一个大城市呢?

朱国平的选择出乎外人的意料。他不仅没有远走高飞,连镇办工厂副厂长的丰厚收入也不要了,居然回到当时还很落后的高士桥村办厂。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要实现他的理想:“办厂失败了,算我个人的。如果成功了,就是高士桥的,一个人富不算本事,让全村老百姓都富起来,那才算能耐。”

在此之前,高士桥村也办过企业,多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村书记朱建农只能在家办公,村部老房子让出来,有人办了一个铜线作坊,忙了半天却资不抵债。资金困难、交通不便、人才缺乏,谁愿意到高士桥村投资?朱建农一席话说动朱国平:“这个村子再穷也是你的家乡,连你都不来办厂,到哪天才能改变面貌?”

1992年4月,朱国平主持的刃具厂在高士桥村落成。村干部和老百姓在协议上按了手印:朱国平每年以土地租金的形式上缴村里5万元。当时村里全年费用只有2.5万元,5万元是了不得的大数字!开业投产那一天,村民们放了两个小时鞭炮,大家看到朱国平在村里扎了根,等于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也就在这一年,88岁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回答质疑,肯定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方向。朱国平乘势而为,5个月建成一座年产超4万支钻头的厂区。8个月创产值1300万元,完成出口额600万元,创利税88万元。10个月后更名为飞达集团,办起了江苏省第一家工具集团公司。在家乡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朱国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高士桥速度”。

当年赢利之后,朱国平只需拿5万元交给村里,而飞达企业正在上升阶段,资金链非常紧张。朱国平想到的不是签定的合约,而是没签的责任。他一下子贡献20多万元给村里修路,一条贯穿全村的主干道修成柏油路,其他支干道修成了沙石路,沿途还安装了路灯。村里乡亲高兴啊,烂泥路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人们都知道,朱国平对父母敬孝,同样善待村里老人。平时只要有空,他喜欢找老人聊天。朱国平听说,杨大爷70多岁了,3个儿子约定每人每月5块钱,有的儿子都不肯给。一直吵到法院打官司。3个儿子也穷,就用稻谷顶替养老钱,年终稻谷给不齐。很多人骂杨家儿子没良心,朱国平却由杨大爷的遭遇,想到村里其他老人:老人既没有养老保险,也没有生活来源,还是由我来养吧。

朱国平在村里宣布,他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元生活费,终生享受。发放养老金的大会上,老人们拿到一个红本本,感动得流泪盈眶。一位孤寡老人拉着朱国平的手说:“我没有儿子,你就像我的儿子一样亲!”

2008年春节,一场雪灾突降大地,朱国平首先想到了那些不能出门的孤寡老人,他和其他干部来到敬老院,把养老金送到老人手上。朱国平给全村老人逐月发放养老金,每年还资助贫困的老人。直至今日,朱国平已供养了全村342名60岁以上的老人。好多老人去世的时候,身边还放着每月发钱的红本本。

朱国平默默地做善事,不愿意张扬。他坦诚地对我说:“每个人都会老,这是我应该做的。我1岁就和奶奶相依为命,对老人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我看不得老人受苦,我小时候发誓,等我奋斗有了钱,要用来孝敬老人。”

而今,朱国平实现了当初的抱负,在家乡建立起农村保障体系,把所有村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老人们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还给村里铺设了自来水,把水管接进每一户一家,免费开通有线电视,全村没有一个贫困户,村里95%的人在飞达工作。有残疾的,到厂里弄弄花,看看门。村民过上了城市的日子。

村庄在变,村民的身价也变了。以前大龄青年找对象难,本村姑娘留不住,外村姑娘嫁不来。年过三十的大许是个挺像样的年轻人,却因为家里太穷娶不上媳妇。后来大许进了飞达企业,就有人上门提亲了,对方看他的收入不比城里人差,嫁到村里还享受许多优惠待遇,很快谈妥了婚事。朱国平也为大许高兴,特地送了2000元让他买家俱。当地又有了一个不成文的潮流:“有女要嫁高士桥”。

这确实是“乡村的都市”,我看到村子中心地段的楼房鳞次栉比,“幸福里”小区在建设之中,宏伟的文化中心大楼也动工了。尤其令人惊叹是贯穿全村的道路,这是一条历经几次变迁的村中路,可以四车并行的宽敞的平展大道,大道两旁照明系统一应俱全,总长5公里,耗资2000万元以上,不逊于任何的城镇。

走出贫困的变化,在朱国平看来不值得炫耀。他用一种平实的语言说:“如果我一个人住洋房别墅,吃大鱼大肉,而乡亲们住破旧草房,吃咸菜泡饭,怎么安心?我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要让乡亲们也有工做,有钱挣!”

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朱国平用一片赤诚之心,把承诺变为了现实。他为村里配齐了机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村民灌溉的电费也由企业统一交纳。耕作农作物的人数由几百人减少到42人,从种到收全都是机械化操作。到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已由1991年的700元,上升到11894元,提前实现了小康,成为省级现代化示范村,跨进了省市文明富裕村的行列。

“外来员工也是我们的村民。我们要有社会的责任,投资建一所现代化学校,无偿交给政府教育部门,我就想让所有外来员工子女,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朱国平告诉我,他本该上学的少年时代遇上“文革”,可惜只读过高中,后来他创业成功了,最能体会到人才的重要。他除了注重引进人才,对于一般员工的培养也很重视。企业员工来自各地,有的农民工连名字都不会写,安全意识也没有。朱国平安排公司对他们分工种定期培训,达到要求的逐步增加待遇,达不到就要淘汰,很多员工提高了文化素质,有的在飞达干了几年,回家乡以后成了能人。

在朱国平的眼中,飞达员工无论来自何方,都是新一代的村民,都要像一家人一视同仁。朱国平主持公司出资兴建15万平方的廉租房,对员工免费,物质上对员工的关心超过许多民营企业。我采访老家在湖北的宋亚琼,她是飞达集团出口部员工,刚当选丹阳市“优秀农民工”。她告诉我,朱国平董事长对她说,你是农民工的代表,他们有什么呼声跟我讲一讲。她向朱国平反映,希望关心员工的精神生活。

飞达员工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原来村民的数量,他们大多数是精力旺盛的中青年,下了班没处去,感觉很无聊。朱国平考虑,要给员工创造一个心情愉悦的和谐天地。他亲自过问,组织职工运动会和歌舞晚会,在居住小区安装健身器材,员工业余时间有了去处。唱歌,跳舞,篮球,乒乓球,各种比赛都有。逢年过节公司举行聚会演出,前几年请外面的文艺团体,这几年都是企业自家人自娱自乐。平时的文体活动积累了人才,敢上台表演的人越来越多,带来了一股清新向上的活跃氛围。

让下一代受到最好的教育,是当今家长最大的心愿。我与许多员工交谈,做父母的打工挣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孩子的前程。我在采访中得知,就在飞达村中心地段,为解决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朱国平出资建起一所外来民工子女学校,名曰飞达光彩学校。这是江苏省第一家由民营企业家出资创办的光彩学校。

这是让外来员工最感动的“爱心工程”:在校学生1000多人,外来员工子女入学不需交纳任何学费和书本费,解决了打工者的后顾之忧。

提到民工子女学校,我会想到一种临时的感觉,有些地方只是利用废弃的厂房或车间,简单改造一下就当教室,谈不上活动场地,更谈不上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当我来到飞达光彩学校,看到的却是一个花园式校园,教学楼气派明亮,运动场平展宽阔。校长杨朝杨朝辉说,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实行了电子化教育。现有6个年级12个班,还有两个幼儿班,这里跟任何城市的学校相比毫不逊色。

我问朱国平,你是怎么想到投资办学的呢?

朱国平告诉我,他虽然主管着这么大的一个企业,但他从来没把自己当做腰缠万贯的老板。只要不外出,整天在下面跑,到生产一线到处转。随着企业的扩展,员工增加到6000多人,外来员工占60%以上,全国各地的都有。他时常跟员工沟通,问问他们在这里是不是习惯,生活怎么样,员工也愿意说心里话。

有个名叫皮光国的农民工,老家在四川自贡,朱国平问他小孩多大啦。皮光国说,我没小孩。又说,以前有,现在没了。原来,皮光国与妻子到飞达打工,带来了3岁的儿子,虽然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镇上幼儿园太小,只收本地孩子。没办法,父母上班只能把孩子关在屋里。孩子调皮,没有人看管,就偷偷跑出去玩,失足跌到水沟里淹死了。事情过去了半年,皮光国独自咀嚼痛苦,没跟厂里人说过。朱国平听了心情沉重,他嘱咐公司有关部门,给皮光国补助了5000块钱。

还有来自江西上饶的一对打工夫妻,孩子在老家跟奶奶生活,成了一个“留守儿童”。以前父母管得严,孩子学习成绩不错,由于奶奶没文化,管不了他,孩子对学习没兴趣,跟社会上一帮不良少年鬼混,十几岁就成了小流氓,几次进出派出所。父母说起孩子就落泪。朱国平了解到,外来员工子女没人管不是孤立现象,跟着父母到飞达村来的,不是当地户口没法上学,有不少成天在马路上乱逛。

为什么不能向政府反映,让当地学校接纳这些孩子呢?当时高士桥村经济薄弱,村小学的校舍还是五十年代建的,设施简陋,房舍破旧,下雨天滴漏很严重,而且规模有限,最多只能容纳200多人。镇江市光彩事业促进委员会有心帮助民工子女入学,好不容易筹集20多万元,只能作为补贴,根本不够扩建学校。

朱国平心头非常焦虑。他在公司领导层会议上提出,不靠国家拿钱,也不要百姓出钱,由他出钱办一所像模像样的学校。有人提醒他,员工跟企业是合同关系,孩子教育有政府管,出了事有警察管,我们企业何必揽这个事?朱国平说,我们做企业不能只盯着生产指标,还要有社会责任,我们把学校建好了,就无偿地交给政府教育部门,我就是想,让所有外来员工子女,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于是,朱国平拍板,由飞达集团投资建设飞达光彩学校。朱国平事必躬亲,指派时任公司副总经理的邵国林牵头,负责学校的设计、土建到交付。邵国林说,当时飞达企业虽然在赢利,资金周转也是蛮艰难的,这么大的企业不断地发展,要说有闲钱存在银行里面根本不可能,朱国平董事长都是把用在生产里面的钱抽出来,今天抽3万投进去,明天抽5万再投进去,盖房子也不是今天想盖,明天就结束的,总是有个过程吧。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投进去的,整个学校先后总共投资了360万元。

朱国平提出的设计理念很超前,尽管是一所农村的学校,也要设计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学校。经过数年的努力,2004年9月学校正式招生,现有学生1025名,绝大部分为外来打工者子女,来自全国16个省区,其中四川与安徽的人数最多。学校获“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校长杨朝辉2008年被授予“江苏省第六届十佳春蕾园丁”。上千外来员工孩子的上学有着落了,上千个家庭难题解决了。

每当朱国平从外地开会回来,都要到学校看一看,找师生谈一谈。听到朗朗读书声,是朱国平最开心的事。一天,朱国平又来校园,发现随着季节转换,有的树木枯萎了。他对杨校长说,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树要重新种。杨校长面有难色,这得花一大笔钱。朱国平说,该花的钱就花,你们只要设计好,管理好。杨校长与苗木公司联系,做出校园绿化方案。朱国平很满意,爽快地承担了所需费用。

如今,占地25亩的校园到处生长着绿色植物。我在这里看到,既有香樟、棕树、玉兰、银杏等树种,也有月季、桂花、菊花、樱花、寿星桃等花卉。按照规划栽种的苗木四季接替,每个季节都有鲜花盛开。朱国平就像对待自家花园那样,关心着校园的一草一木,让所有的孩子在绿树丛中快乐地成长。

杨校长上任的第二年,教育部门部署小学三到六年级开设电脑课,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可以免课。杨校长说,当时他申请了一批教材,可学校一台电脑也没有,他觉得,三年级就上电脑课,能让孩子学些基本操作,接触现代的教育资源。学校只能挤出2万元,杨校长到教育部门争取到6万,然而建一个教学电脑房需要20万元,还有12万元的缺口。他想过向朱国平求援,但学校当时已经交给教育局管了,这些年朱国平对学校的支持数额巨大,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没想到,朱国平没打招呼就主动到学校,坐在校长室跟杨校长聊天。听杨校长谈眼前的教育形势,谈师资力量的培养,谈硬件和软件的加强。听到学校建电脑房太难,朱国平说,从小学电脑,好事啊,你整个简报送来,差多少钱我来补。就这样,朱国平又出资12万,加上学校原有8万元,购买了55台电脑,学生如同城里孩子一样,坐在明亮的电脑房里上课了!朱国平专门到学校看电脑课,孩子学打字,学上网浏览信息,学简单的画图,他露出舒心的笑容,开心得像一个孩子!

快到“六一”儿童节,教师和学生排了一台节目,借飞达集团一个大餐厅演出。杨校长打电话与朱国平联系,他正在北京办事。电话里朱国平说,我这边抓紧,尽量赶回来。朱国平能来看演出吗,杨校长和老师们心里没底。

“六一”前一天,朱国平没回来。“六一”演出如期开始之前,朱国平的身影出现在孩子面前。整台演出,他始终坐在老师学生中间,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演出鼓掌。演出高潮是诗朗诵:“要问我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故乡,我爱我的新家,因为,是故乡在盼望我好好学习;因为,是新家在激励我天天向上……”

“这么多的农村都靠国家扶持不可能,我们有能力更要有爱心,要想着帮助大家,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建设新农村,开创共同富裕之路。”

当飞达集团所在的高士桥村,在朱国平的率领下甩掉贫困的帽子,率先达到小康目标的时候,引来了附近乡邻羡慕的目光。有关领导找到朱国平,试探着问:后港镇有几个村子经济发展不上去,能不能发挥飞达集团的辐射作用,把他们带起来?朱国平没有二话,一口答应下来。于是,飞达村兼并了周边童永、三星、曙光、北委、童兴五个自然村,加上飞达村的前身高士桥村,6个村合并为新飞达村。

村民一致推选朱国平为新飞达村党总支书记。朱国平有飞达这么大的企业要管,但对这个职责不敢掉以轻心,把它看成党员群众的信任:“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多做一点事,就多做一点事吧。这些村的每家每户我都去过,我想实实在在的,探索出一条改变农村面貌的路子。这么多的农村都靠国家扶持不可能,我们有能力更要有爱心,要想着帮助大家,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建设新农村,开创共同富裕之路。”

曙光村,靠江边最近的一个村,也是后港镇最偏的一个村。支部书记顾奇华告诉我,以前虽然都在后港镇,曙光村看着飞达集团所在村发展这么快,只有眼红的份。因为地理位置差,经济搞不上去,老百姓意见大,村里矛盾也多。党员群众选出一个村书记,不能带领大家致富,就是不称职,很快就被选下去。曙光村曾经6年换了4任村书记。顾奇华上任后,办过一个印刷包装的小厂,但还是不成功。

被飞达村兼并,曙光村求之不得,顾奇华形容是“膀大款”了。朱国平对顾奇华说:靠我输血没用,你得学会自已造血。朱国平到村里考察,和顾奇华商讨如何致富的路子。顾奇华办的印刷包装小厂前途不大,曙光村又拿不出合适的村办项目,朱国平决定,把一条麻花钻生产线放到曙光村。顾奇华清楚地记得,在村里建这个麻花钻厂,从刚开始酝酿,到机器进村,再到投产运行,朱国平前后来过曙光村7次,技术问题现场解决。朱国平不只给项目还给钢材,使麻花钻厂当年投产,当年收效。

三星村党支部书记何国平,刚上任就经常去找朱国平,提出想在村里上一个工业项目。兼并三星村后,朱国平看到三星村的确缺乏项目,就将弟弟朱建农的丹工集团一条白钢刀生产线买下来,折价100万投资三星村,还无偿提供200万的钢材作原料和流动资金。除了这些优惠条件,生产出来的白钢刀90%销往丹工和飞达。何国平说,像这样提供生产线、原料、资金和销路,怎么能不成功啊!

被兼并的这几个村“背靠大树好乘凉”,很快在村里建起挣钱的项目,这都要归功于朱国平提出的“混和经济”模式。朱国平解释,飞达与村里的合作,股份比例按5:3:2分配。也就是说,飞达集团出资金和设备,承包人经营管理,集体也能分红。具体的股份比例是,飞达集团占50%,个人占30%,集体占20%。朱国平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把企业办好,但别把钱看成太重,要造福村里百姓。

“混和经济”的发明人朱国平说:“飞达集团把飞达村带上富裕之路了,相邻这几个村还不富裕,我有责任帮助他们。我也知道,捐款只是权宜之计,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才有办村里各项公共事业的可能。不过纯粹的集体经济也不行,容易‘富了和尚穷了庙。我反复思考,提出飞达集团‘出钱出物,经营者个人‘出力,农村集体‘出人,就是混和经济模式。这有什么好呢?飞达集团控股,保证这种模式不变型;经营者占有较多股份,经营责任心比较强;集体占有一定股份,能确保村集体有固定的收入,使得集体事业有钱去办,可以说是一个三方都皆大欢喜的模式。”

朱国平真心扶持,被兼并的这几个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原先村里拿不出钱,基础设施欠账不少。比如路面不平要补,路灯坏了要修,河床清理年年需要疏理。而村里企业赢利了,这些设施的维护不成问题。路网改造、电力设施建设、光电信息工程等基础建设等等也得到有力推进。村里还为全体村民买了医疗保险,村民的福利待遇有了提高。集体经济的壮大,使村里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都变了。

尽管如此,被兼并的所有村庄的老人,都能享受到飞达村的养老金待遇。朱国平请来了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专家,对6个自然村在内的新飞达村,作了现代化的整体规划。朱国平要用5年的时候,把整个村建设出全新的面貌。他的建设原则是“富规划,穷开发”,像以前做公益事业那样,不要国家投资一分钱,不要村民集资一分钱,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25%,按所有村民的意愿逐步地建设。

2003年,朱国平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511张选票获得499张。在别人看来是荣誉,朱国平却觉得肩头的担子很重。他将个人电子信箱地址刊登在当地报纸上,欢迎群众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到北京开人代会之前,朱国平接待了300人次的来访,他们大都来自贫困地区,有的连路费都是借来的。朱国平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记录他们急切反映的问题,还给每个人出往返路费,开支多达25000元。

看朱国平事务繁忙,却要放下手头工作,接待素不相识的来访者,遇到个别情绪激动的好言相劝,每天还处理大量信件并转往有关部门,有人担心他忙不过来,问他是不是要挡驾。朱国平说:“普通群众来找我,是对我这个代表的信任,你们不要拦着。多听底层百姓心声,多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我的责任啊。”朱国平经过调查研究,在人大上提出的“三农问题”议案,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在朱国平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个亿万富翁的骄横之气,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社会良知。朱国平为回报社会,已经累计捐款数以亿元,从设立“国平爱心基金会”、“特困党员救助基金”,到积极参与全省“光彩事业苏北行”;从抗洪救灾、防治非典,到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从帮助特困家庭到救助困难职工,朱国平总是慷慨解囊,而且从来没有豪言壮语。他最满意的,只是对于社会有一点贡献。

朱国平爱家乡的土地,也爱家乡的蓝天。他精于计算,算的不只是生产效益,而且是生态效益。为了保证当地的空气质量,飞达集团主动拆掉了4座大烟囱。多年来,他们累计投入8000万元,用于消除烟尘污染和污水处理。朱国平说,我们要想着子孙后代,宁可企业减少利润,也要换取家乡好的环境!

当朱国平买来4万尾鱼苗时,许多人大惑不解:难道董事长要投资养殖?后来谜底揭开了,建设中板项目过程中地面有一条深沟,注入处理后的清水,形成一条风光优美的景观河。朱国平特意买来的4万尾鱼苗就投放其中,一方面可以“监测”水质状况,另一方面又可以创造一个员工舒心的工作环境。

我像每一个初到飞达村的人一样,对于当地人司空见惯的一切都感到惊叹不已。这一切都源于朱国平的谋划与努力——

名叫“幸福里”的农民集中居住工程已经动工,社区10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和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画在立体展示图上,漂亮美观。今后5年内,飞达村5500名村民的大多数将搬进高档社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村里兴建了敞亮的老年活动室、合作医疗所和大型菜市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是便利的,也是多彩的,与城镇几乎没什么不同。投资380万元的露天广场、市民灯光球场,让村里人在闲暇之余打篮球、排球、羽毛球。

朱国平投资修建了飞达公交汽车站,还投资筹建了一个消防中队,这些从概念讲完全是市政建设的措施,朱国平都在农村实现了。

谁都知道,父老父亲看病最难,甚至可能因病返贫,朱国平出资1000万元筹建一家慈善医院,也是一家最好的村级医院。所有村民免费检查身体,看病费用飞达出一半,医疗保险出一半,基本解决村民看病问题。

在“幸福里”小区的对面,正在建设一个“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达5000万元。它将设有图书馆、茶馆、健身场所、农民大学、影剧院,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

这是一个全面实现小康的新农村!全村总产值超50亿,上交国家税收超亿元,村民人均收入15000元。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飞达村深刻地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思维方式,保证了农民在土地扭转之后,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走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的崭新大道。政府不曾投入一分钱,完全由民间资本统一规划和建设的现代化村镇,将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更为可贵的,是朱国平所倡导与实践的村俗民风,就是与物质文明同样丰盈的精神文明。“老吾老及人之老”,朱国平善待每一个老人。“幼吾幼及人之幼”,朱国平善待一个孩子。老有所养,小有所学,朱国平的爱心是如此地无私,又如此宽广。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飞达村的每一个村民、每一个家庭。

朱国平不求回报,向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但老百姓眼睛是明镜,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我随便跟哪个村民谈起朱国平,他们都由衷地表达羡佩与感激。我之所以说他们是由衷地,因为他们会用身边的事例证明他们的情感。

一个人致富一个村庄,的确是传奇但绝不是神话。

朱国平与飞达村之间的故事并没结束。在这个城镇化的新农村,在这个企业家无偿构建的“爱心高地”,朱国平用他对于和谐社会的真诚理解,用他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写的人,什么是大写的爱!

责任编辑 维平

作者简介:

傅宁军,男,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传记文学《完全李敖》、《吞吐大荒》及长篇报告文学《大学生村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