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2009-09-24黄红安雁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工学结合商务英语

黄红安 黎 雁等

摘要:从我国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入手,论述了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的必由之路。同时,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实证,对民办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商务英语;工学结合

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的必由之路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于90年代中后期形成气候。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国家于2002年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职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国家从批准开办民办高校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这一系列举措对于加快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在现阶段,由于民办院校在资金、规模、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根本不具备与有几十年甚或百年以上历史的公办院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竞争的能力。民办院校必须突破传统的普通高校办学模式,走出一条适合当前经济形势具有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之路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在当今中国特殊的教育环境下,校企互动是民办高职院校改革的新路子。直接为就业服务,这是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功能,更是民办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近年来,乘着政策的春风,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坚持走工学结合的路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国内的成功案例来看,这种成效更多地是体现在一些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科类专业,比如电力、机械等。而对于一些培养基础性、通用型人才的文科类专业,如何贯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目前的教学改革对该类专业还没有形成指导性示范。尤其是在没有国家财政资助的民办院校中,实践基础相对薄弱,基本上还处于探索当中,或者可能刚刚起步。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

我院外语系始建于1993年,最初只有商务英语一个专业,随后又发展了日语、文秘英语和旅游英语三个专业。近年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培养能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从事涉外商务工作和活动的应用型人才,力图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独具民办高职特色的办学之路。建院以来,每年定期安排大量学生到广交会实习,并在三十多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学院去年建了三间实训室,学生可进行同声翻译、单证制作、商务谈判等商务活动的模拟训练,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真实环境。

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基础性、通用型人才为主,民办高校融资渠道狭窄,走的还是一条靠学费支撑的路子。尽管我国对企业办职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要吸引大量企业投资民办职业教育尤其是商务英语这类基础性专业显然还很不现实。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在《当前我国职教发展中的几大课题和问题》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产学研”还处于“学校爱企业,企业不爱学校”的阶段。虽然我院这些年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改革模式,但似乎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今年3月份,在学院领导的努力下,莲花山高尔夫球会与我院签订了协议,同意接收四十多名大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该球会大部分客户来自欧美国家,需要大量具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工作人员。校企合作成功意味着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又迈出了一大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反应,四个教学班没有一个班的学生愿意主动去参加这次实习。一方面,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即学生的任务就是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课。现在要提前把他们的教室搬到企业当中去,他们觉得这是学院利用学生为学校谋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学生认为有些职位纯属服务性质,与他们的专业不相干。第二个问题是课程安排问题。按照我院一贯的课程安排标准,大一基础课,大二专业课。大二第二学期正常安排有4门核心专业课,显然这些课程不可随意删减。学院要安排专业教师到莲花山给学生集中授课,这样就引发了第三个问题,即教师的态度问题。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学士或硕士,到企业去授课也算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颠覆。而且民办高职不能出台一些鼓励性的措施,教师积极性不高。

面对推行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大学院和二级学院的领导始终坚持着。终于有一个教学班大部分学生愿意去实习,加上其他班一些自愿者,以40名学生组成的为期半年的实习班总算组建起来了。实习过程中,由于身体状况、等级考试等方面的原因,相继有几名学生提前返校。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完成了企业安排的工作,也正常通过了专业课程的考试,其中有两名学生被企业授予优秀实习生的称号。

关于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起初,笔者对于在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也是持怀疑的态度,商务英语专业这次最终成功的实施让笔者开始从心里慢慢接受。从球会实习回来的学生在本学期课堂上的表现让我完全认同了这一模式,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一点都不比别人差。相反,他们变得比以前更加活跃,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一些学生的口语有了显著提高。莲花山实习一波三折,但毕竟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正式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这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

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我们可以采用“2+1”的教学设计模式,即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校学习,掌握适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一年左右的时间到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在这个大前提下,各高职院校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制定教学计划。即使在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比如,一次不可能安排所有的学生出去顶岗实习,这就需要在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当中交叉安排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的时间。

教育部在《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课程任务目标,同时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学教改成果。实践内容应与理论相配套,形成完整的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改革传统教育观念,营造“产学结合”氛围

坚持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它要艰难地面对各种干扰和压力。其中首要的干扰就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人们的禁锢和束缚。我国从封建社会的书院到近代的学院,其教育思想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知识灌输而轻实践培养。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认同群体和深厚的社会思想基础,民办院校如果没有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的支撑,要想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其难度可想而知。

观念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取得预期成效,首要因素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在此基础上全体师生思想认识上的统一。要达到这种思想上的统一,就要求在民办职院广泛宣传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积极营造一个产学结合的文化氛围。作为学校,要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不仅可有效地强化教师校企合作的责任意识,还能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提供决策依据。针对职业特点,学校可给学生增开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课程,企业文化要在教学中渗透,把学会做人、学会做工、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要学生从认识上把学习看作是使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体系紧密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而不是简单的“找单位”或“下企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让师生达成共识,只有坚持“职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才能使民办高职教育不断丰富其内涵,与时俱进。

(三)着力打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育部在《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建设校内系列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所谓校内实训基地,就是校内实训基地按工厂模式办理,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给参加实训的学生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学到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外贸局接待商客的情景,应从待人接物、会议安排、外商参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详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

有了可模拟工作实践的实训室,就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高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作不明确,无成就感,缺乏进取精神。要真正创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下苦功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学校可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师到企业、工厂去体验、磨炼。只有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在实训过程中真正达到模拟企业生产工作情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经历分娩时的阵痛,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虽然遭遇了重重困难,但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笔者深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思路,民办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传军.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6,(2).

[3]周承华.关于民办院校高职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3,(1).

作者简介:

黄红安(1977—),女,湖南郴州人,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讲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黎雁(1977—),女,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院长,讲师。

钟波(1972—),女,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院长助理,讲师。

申凌欣(1972—),女,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讲师。

(本文责任编辑:孟凡云)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工学结合商务英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改革探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