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研究

2009-09-24叶剑飞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

王 丽 叶剑飞等

摘要: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坚持和谐发展,科技、人文和伦理相融合;开放发展,多样、多元和个性并行;把握规律发展,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个人、学校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开放发展;把握规律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指导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内容有:强调第一要务是发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把握发展规律,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该坚持和谐发展、开放发展,把握规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和谐发展:科技、人文和伦理融合发展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受“高等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其中,人文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的分割状况特别突出。课程设置多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许多提高人文素养和伦理修养的课程被忽视,包括《大学语文》在内。很多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归属于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不可否认,使受教育者能在社会上立足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任何一种教育类型的目标都包含有就业这一项,这是由教育的功能决定的。需要强调的是,就业并不是高职教育的唯一目标。这是因为,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技术训练,其内涵远远大于职业技术训练。职业技术训练是针对某个岗位纯粹的专门化的技术训练,注重技能掌握。职业教育要培养人的职业技能,同时重视通识教育,包括学生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情感等非理性素养的提高等等。

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出的人才可能会成为熟练工,而其工作态度、社会价值观很容易走向极端,难以委以重任。高职院校如果过度追求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只是致力于学生一本学历证书或者资格证书以期为学生谋到一份职业的话,高职教育将失去其应有的精神内核,其发展也将是极其有限的。

社会发展需要集人文素养、科技素养与伦理修养于一体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科技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共同培养与陶冶。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人文教育、伦理修养教育,注重技术教育、人文教育和伦理修养教育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

开放发展:多样、多元和个性并重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经过“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发展的理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践行了这个理念。高等职业教育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多样化和多元化是其必由之路。通过推进多元化发展,全面规划设计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与结构,有效提高大众化的水平与层次。多样化发展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关于教育结构变革的论述,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外延持续扩展。多元化发展,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办学体制,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共同投资办学,逐步形成国有民办公助、公办转制、股份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最终形成高职经费来源多样化和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格局。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面向人民大众,应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相一致。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多样化”的发展方针。

扩大教育对象与招生规模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人民性。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高等职业教育应为愿意接受高职教育的社会各阶层的人员(排除年龄、性别和身体健康歧视)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考试制度应根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循序渐进改革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主次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创建不同学制、具有地域特色、规模和专业设置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院校,使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比如考试内容,应把考生的兴趣和专长列为主要考查点之一;考试的次数可以适当增加,不局限于每年一次或者两次。另外,高职院校应根据其所在区域、办学质量和效益等享有单独招生的权力。灵活多样、降低门槛、扩大教育对象的高职招生制度,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可以提高城市就业率,为无业青年和下岗工人提供接受技术教育的平台,提高他们转岗再就业的能力和自信,有利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进一步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必须推行弹性学习制度,实行学分制银行政策,规定学员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学业,不一定必须在三年内。另外,完成的学分可以累加。最后,应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借鉴成人教育的办学形式,既有全日制的在校生,同时也有夜大、函授、远程办学等形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为人的终身发展搭建平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能够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美国人力资源专家彼得·卡普利所言:“当今的工作环境确实发生了变化,种种迹象表明:过去那种看起来像是婚姻的工作关系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更像是一种约会的关系,过去那种安全、长期的工作概念已变得难以想象。”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内在的财富》指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终身的发展,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和充分尊重人权的参与,社会才能带来持久和公正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类型,因此,必须发挥它的作用,贯穿人的终身发展,为受教育者提供就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职业转换能力。

把握规律发展: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发展

行业在职业教育的作用主要是能够开展行业人才预测,指导本行业领域的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研究本行业领域经济、技术的发展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为政府决策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咨询。“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以及职业院校的重视,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并走在世界职业教育的前列,没有行业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本身就是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的,故其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社会生产、建设与服务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各种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职业院校要达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只靠校内资源是无法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依托行业、企业,采用“学、研、产、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把教学与行业、企业一线多变和多样的关键岗位技术结合起来,做到校企互动、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参与度较低,一直充当职业教育的幕后配角,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大多局限于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参与学生就业的层面。这种合作是浅层次的,也是不稳定的。

实现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密切合作,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1)政府部门应出台有关法律,使行业企业能合理、合法和有力地介入与行业产业息息相关的高职教育,并有可供操作的政策法规加以保障。充分发挥行业的主导作用,使其成为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之间的中介组织。(2)政府有关部门要进行制度创新,调动行业企业介入高职教育的积极性,让企业积极地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使“学校学习”与“职场学习”真正紧密结合起来。总之,应在资源共享、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协作,让行业与企业更主动、更自觉地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激活办学机制,使办学主体多元化,走开放式、外向型办学之路,创新和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同时,高职要树立和加强为社会、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战略,用实力取得民间和企业的支持,使高职教育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持续发展:个人、学校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具有两种主要功能:育人功能和服务社会功能。我国职教界先驱黄炎培先生1917年在《中华职教社章程》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和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同时也在于“为个人谋生之准备”,“谋个性之发展”,“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职业教育更不应该成为工业的附庸,但可以利用工业改造自己,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受到更好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主动的教育,它“崇尚的是自由而不是顺从、是创造精神而不是机械技能、是洞察力和理解而不是背诵书本和按照别人的意图完成任务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负担起人格培养的责任,培养出有灵魂、有专长、有追求,能够创造个人幸福生活并乐于服务社会的人。科学发展观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大力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还应该努力为社会成员提供理想建树、道德净化、价值观培育、性格养成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教育,修身养性的休闲教育,生活技巧与生存安全的教育等等,促使学生在个性(人格、情趣)和社会性(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与提高。一个人的职业要与其爱好相联系,同时一个人应具有多方面的发展潜力,如杜威所言:“科学研究者不仅是科学家,教师不仅是教书匠,牧师不仅是穿着牧师服装的人。”实践证明,坚持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坚持科技、人文和伦理课程融合发展,多样、多元和个性并行发展,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发展,促进个人、学校和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志敏.成人教育社会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孔凡莉.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

作者简介:

王丽(1978—),女,河南开封人,教育学硕士,赣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