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2009-09-24
再见啊!《劳动保护》杂志
真没想到,不惑之年的我竟然下岗了。离开心爱的安全工作岗位,内心的苦楚自不待言。这不仅仅是因为失业,还意味着我和《劳动保护》杂志将失之交臂、再难相逢。30年的情缘从此“一刀两断”。
从1987年起,我就从事安全生产工作,至今已有21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和《劳动保护》杂志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她不仅教我知识、技术,还教我做人、做事。记得刚从事安全这一行时,思想上有情绪、有疙瘩,总以为自己是一个大学生,年轻有为、血气方正,到这个安置“老弱病残”人员的安全科里工作,实在没出息,有点儿大材小用了。我老想着干不出名堂来,也不会有好结果,曾一度找厂长要求调整工作岗位。
让我安下心来、决心一辈子干好安全工作的除了领导的帮助、亲人的叮嘱、朋友的规劝外,还有《劳动保护》杂志的正确引导。我科从1979年起就订了一份《劳动保护》杂志,每年均装订成册进行保存。工作之余,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翻阅她,在翻阅的过程中,渐渐地对劳动保护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其重要性。思想疙瘩解开了,工作上自然有了起色。每天我都脚踏实地、认真去工作。从基础抓起,安全检查、新员工培训、隐患整改、标准化班组建设等等,我都有条不紊地一一推进。努力的工作很快就收到成效,事故的发生率下降了30%。领导的表扬、同事的信任让我愈发努力、信心十足、干劲倍增。由于工作出色,我连续被评为厂先进个人、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和省纺织系统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1995年,我当上了企业的安技科科长。走上领导岗位后,我更加离不开《劳动保护》杂志了,她简直成了我的左右手。有一段时间,我公司清花机打手老伤人手指,我便运用从杂志上学来的知识,设计、安装了一个联锁装置,从此伤人手指的事故再也没发生过。这一装置后来还被评为厂技术革新项目二等奖。针对纺织企业火灾多的特点,我们又及时采用了杂志上刊登的《一枪两器在棉纺织企业防火安全中的运用》提到的措施,火灾事故大幅下降,成效显著。
我公司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也是纺织品定点出口创汇的企业之一,多次荣获省、市模范企业和先进企业称号。就是这么一个好端端的企业,2008年10月底,终于走到尽头,关门停产了。工人们流离失所,我也下岗待业。与《劳动保护》杂志30年的情缘一夜间分崩离析、烟消云散,让人心酸。
虽然离开了安全工作岗位,但我仍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1979年以来的每一本《劳动保护》杂志,舍不得丢掉她。她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见证了我21年安全工作的奋斗历程;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受益匪浅。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和《劳动保护》杂志再见了。这一断,或许永远再难相逢,想到此,内心不禁涌起无限的酸楚。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世界永远变化无常。然而无论怎样变迁,和《劳动保护》杂志结下的情谊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山西新绛读者段克仁
“资格”不等于护身符
近年来,为了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资格的监管,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资格认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格认证、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认证等。
2008年8月26日,广西维尼纶集团公司在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资格认证”后发生爆炸事故;一些“六证齐全”的煤矿难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可见,一些已取得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资格的生产经营单位仍难逃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灭顶之灾。目前实施的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资格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实际效能?值得反思。
发现、选拔人才不仅要看学历,更要看重实际业务、管理等能力。实践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衡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效的唯一标准。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资格的认证仅仅表明某一个时段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既不表明未来安全生产管理会处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状况,也不意味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一劳永逸”。生产经营单位取得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资格的认证,不等于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不等于不需要安全生产管理的动态监管,不等于不需要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严峻的安全生产现实表明,生产经营单位取得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资格的认证不等于拿到了安全生产的“护身符”“保护伞”。在安全生产领域中,安全投入和安全效益同样遵循“投入产出”法则。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
北京海淀读者俞胜章
编辑宁 远
(2009年第1期读者有奖评刊表见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