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折入手教学《鲁迅自传》
2009-09-24冯平
冯 平
阅读教学,因教时的限制,需抓要义,才有收效。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巧妙切入,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教学鲁迅的《鲁迅自传》,本人从“转折”入手,展开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鲁迅自传》,呈现了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一)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二)矿路学堂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并决意学医。(三)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
一.从“转折”入手,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
三次人生转折,涵盖了作者自己近50年的经历,其中包括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次人生转折包含了作者自己出生到18岁以前在绍兴老家的情况。第二和第三次人生转折写了自己年青时代的探索。第三次人生转折,确定了作者最终的人生道路,从而开启了作者回国后的工作情况,也预示了今后创作倾向和著述成果。围绕这三次转折,在时间这条线上,读者清晰地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
家庭状况,有出生时间1881年、出生地点浙江绍兴府城,有父母简介,父姓周,读书人,母姓鲁,乡下人,能看书,有家庭变故,幼小时不愁生计,13岁时遭不幸,寄居亲戚家,接着父亲重病三年而死。
18岁考入水师学堂,开始求学之路。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毕业后派往日本留学。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因感到学医无用,便放弃学医从事文艺,求学结束。
工作简历,依次是: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从事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绍兴中学教务长。师范学校校长。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移入北京后兼做北京大学等校讲师。厦门大学教授,后出走。中山大学教授,后辞职。
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录,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若干翻译作品,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唐宋传奇集》。这些共同构成鲁迅的主要著作。
二.从“转折”入手,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
鲁迅对人生之路所做的三次选择,是他思想发展的结果。他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救国救民的爱国心始终不渝,从未动摇过。
家庭的困难,使作者似乎只有“学做幕友或商人”了,这是“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对此,作者屡次坚决拒绝,因为做管老爷的师爷,为虎作伥,欺压百姓,作者厌恶。去做商人,贪心钱财,唯利是图,作者不齿。最终鲁迅顶住当时人们的奚落和排斥考入水师学堂,表明其思想进步,因为在守旧的人们看来,水师学堂是走投无路的人才去上的学堂,没有出息。敢于进入“洋学堂”,大胆挑战、反抗旧思想,鲁迅的斗争精神初露锋芒。后来鲁迅的毕生精力同封建势力斗争,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在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界的巨人。“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由此可见作者当时想走的是实业救国道路。
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后来作者被派往日本留学又“决意要学医”,因为他“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这说明他学医的目的是为了振兴祖国。改变自己熟悉的专业是要反复考虑的,但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振兴,他毅然选择了学医,选择了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这次人生转折决定了他的后半生。“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看到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竞有一些中国人在一旁围观,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决心弃医从文。“我以我血荐轩辕”。作者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所以,鲁迅开始学习文学,走文学救国道路。
鲁迅的三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及思想发展,有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更有着对祖国命运的极大关注,是作者自觉将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出的决定性的人生决择。
三.从“转折”入手,体会简炼、冷静的语言风格
作者仅用千字左右,便将自己近50年生平,包括家庭、求学、工作与创作的情况尽收笔下,读者却能够从中清晰地了解作者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他的人生态度。其中,作者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很复杂的,需要很多的笔墨,然而作者只用一段文字就把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叙述清楚了。本文语言文字不多,但文字容量大,全文内容丰富。
《鲁迅自传》之所以写得“冷静”,是因为“自传”是写自己。对反对者,鲁迅毫不留情,极尽嘲讽之能事,充满“辣”味;对同道,鲁迅是“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关爱溢满字里行间;而对自己,鲁迅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觉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末路正不知要怎样。”可见鲁迅律已极严,自视为平凡人物,所历也是平常之事,不足以美辞夸耀,而且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也不足为外人道。因此《鲁迅自传》以冷静的语气描述了人生中五十年的上下求索。
鲁迅之冷静,还反映在他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上。《鲁迅自传》完成于1930年,时年鲁迅50岁,在30年代的文坛,鲁迅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的许多文字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共鸣,文学青年们投射到身上的,是崇拜的眼光。无论是从年龄或是创作成绩来看,鲁迅都是当时当之无愧的大家。而鲁迅在《鲁迅自传》中提及自己的作品极为低调,只有四本出现了名字: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另外的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和四本短评连名字也未出现,而作品的成就如何,影响多大,作用多高只字来未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文章不是涌出来的,而是挤出来的”,“试再一检我的书目,那些东西的内容也实在穷乏得可以。最致命的是:创作即因为我缺乏伟大的才能,至今没有做过一部长篇,翻译又因缺少外国语的学力,所以徘徊观望,不敢译一种世上著名的巨制。”文学之于鲁迅,不过是一个精良的武器,借以与黑暗的现实斗争,鲁迅的写作是应时而作,是为了刺穿虚伪,揭露黑暗,写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而不是一种资本,一件可以向人炫耀的珍藏。所以,鲁迅冷静地看到自己的文字已不是个人的私有品了,而是黑暗中那一两声清醒的呐喊,于己而言,的确已不算什么了。
对一个50岁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一个已经成为名人的50岁的人来说,总结半生功业,为自己树碑立传,是很自然的事,但对于50岁的鲁迅,这一条便不适用,他所想的是:我做得够好了吗?
在这篇千字左右的自传中,透过跳跃而显得有些轻描淡写的文字,我们领略到鲁迅先生真实客观的写作态度和虚怀若谷的人格精神。
冯平,教师,现居贵州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