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丝和愫方形象比较
2009-09-24贾林逸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上,狄更斯的创作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从道德出发,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善和恶两类。同时,为宣扬他的人道主义理想,他总让一些人游走在这二者之间,进行精神调和。《艰难时世》中的西丝,出身下层流浪人之家,后为国会议员葛檑硬收养,在亲历这个家庭道德幻灭之后,终于以她的基督仁爱精神让葛檑硬完成向善的回归。无独有偶,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曹禺在其剧作《北京人》中也塑造出愫方这个人物,她自幼父母双亡,为其北平没落贵族曾家的姨母所收养,在她目睹曾家精神堕落后,终于以出走方式,宣示了对新的理想的召唤。西丝和愫方这二个人物,在貌似相近的经历背后,都有着深层不同的意蕴承衍,本文拟从形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对这二个人物进行比较,从而挖掘出她们在各自作品中的昭示性意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这两部名著。
一.人物形象层面的相似性
(一)二者有相同的生活经历,都以下层孤女身份进入上层家庭,并以爱作为生存手段。西丝原是史里锐马戏团小丑演员朱浦的女儿,她的母亲死得早,其父朱浦上场演出连着多次出岔子,被观众喝倒彩,便丢下女儿,悄悄溜走。这让国会议员葛檑硬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收养西丝,西丝从此进入上层社会家庭。葛檑硬多半在伦敦国会忙活,露意莎出嫁,汤姆进入庞得贝的银行,葛家事实上是由西丝支撑的。后来,露意莎婚后遭遗弃,西丝用爱抚平路意莎受伤心灵;汤姆犯事后,西丝帮助汤姆出逃。以至于葛檑硬称西丝为“他家的护家神”[1]P335。西丝正凭借她基督徒般对周围人无私的爱在这个家中生存下来。
愫方出生不久,父母双亡,成了一个孤女,她姨母派人把她接到北平,愫方进入曾家后是深得曾老太太喜欢的。可好景不长,曾老太太死后,曾思懿主持家务。曾思懿猜忌她,挖苦她,她忍受;曾皓为了让愫方侍候自己而不愿她出嫁,她就表示自己一辈子也不嫁人;曾文清在曾思懿那里得不到家庭温暖,她就甘愿与他做精神上的厮守。愫方同样以博大胸怀和爱心对待曾家其他人:规劝曾霆;与曾瑞贞倾心而谈,关怀瑞贞未出世的婴儿;对陈奶奶放下主家小姐架子。愫方凭着她“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2]P252的爱心,在曾家生存了下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带着愫方沉重的苦味。
(二)二人都完成背离——融合——再背离的精神历程。以家庭为基点去观照社会,西丝和愫方分别在二个不同家庭中游走,其实是在演绎着背离——融合——再背离的精神嬗变。
狄更斯认定社会对立是一种贫富对立,“狄更斯小说中的贫富对立,主要表现在精神与气质方面。”[3]P264。背离,葛檑硬属于上流社会一员,他对西丝不能给马下定义,承认用有花的地毯铺房间更漂亮,特别是对事物抱有幻想深恶痛绝。相反西丝自小生活在马戏团之中,随父亲周游各地,她保持着纯真天性。他们在精神上背离是社会造成的。融合,葛檑硬决定收养西丝时,就开始穷人与富人在精神上由对立走向融合,融合基础在于他们都有高尚品质及葛檑硬家庭变故:葛檑太太病故、露意莎出嫁又遭遗弃、汤姆客死他乡、葛檑硬事实哲学破产。葛檑硬在失败的事实面前,终于承认人与人之间应有仁爱胸怀。再背离,葛檑硬思想转变是对他自己先前信仰背离。西丝起先带着史里锐马戏团精神特质。史里锐马戏团对富人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排斥,史里锐敢于当面呛白初访的葛檑硬与庞得贝,后因葛檑硬提出要收养西丝,史里锐态度上马上转变过来,再后来,史里锐冒极大危险帮助汤姆出逃,只是他们认为葛檑有恩于西丝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史里锐马戏团是以一种对等式的仁爱方式对待富人,也就是说,他们的仁爱基本上局限于自我小集体之中。后来,由于西丝游走在二个阶层之中,把仁爱精神广播出去,并引起葛檑硬精神世界转变,这样,西丝的基督仁爱思想就完成了对小集团仁爱思想的背离和消解。
再看愫方的精神历程。背离,愫方出生后父母双亡,这种身世,决定她必然在现实中滋生出下层贫苦人的处世哲学,并对本该她承衍的传统世家精神的背离。融合,尽管愫方以“我们都是无父无母,看人家眼色过日子的人。”[2]P185的身份自居曾家的,但她在精神上仍主动向曾家融合,希望借助曾家去追索她自己世家的已逝的辉煌,这样“历史的或传统文化筑起的那道貌似坚固的精神壁垒”[4]P327就成了她难以逾越的“心狱”,没落贵族精神借她躯壳得以延展,而她也在为这种旧精神招魂中耗尽着生命。更可悲的是,她把自己一生的快乐都建立在曾文清这个“废人”身上,而且爱得那般义无反顾,这样看来,曾文清已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愫方心中追寻的没落贵族精神的表征,愫方放不下曾文清,只表明愫方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给传统精神文化,并在这种文化中自我荣耀也自我灭失。再背离,愫方打定着一生不离开曾家门的,除非“那一天,天真的能塌,哑巴都急得说了话。”[2]P251,曾文清的出走燃起了她心中的一线微漠希望,然而当出走的曾文清第二天又出现在她面前时,愫方心里防线完全崩溃了,而随着曾文清吞雅片自戕,就迫使宣告至死也不离开曾家的愫方最终不得不离开。这表明,旧的愫方已死掉,而新的愫方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二.思想蕴含的的不同表现
“小说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艺术形象体系,都取决于它的思想意图。”[5]P328。西丝和愫方分别在二个不同阶层之间游走,其实是狄更斯和曹禺思想的漂泊,不过,身处不同时代与不同国家的作家,在情感向度及对于社会现实、历史文化等进行各自不同的理性思考,而这一切体现在他们各自探寻人类前途的哲学体系中。
(一)情感倾向上的不同呈现,狄更斯的情感是热烈的、张扬的,而曹禺的情感表现则是哀伤的、内敛的。狄更斯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型人物西丝,并通过不同方式表露着对于西丝的喜爱:史里锐剧团对西丝友爱,葛檑硬一家对西丝的感激,最终连葛檑硬也放弃自己先前信念而转向基督教信仰。西丝其实就成了狄更斯理想主义化身,狄更斯借西丝宣扬人与人之间要有基督般博爱精神。
曹禺则出于对现实的深沉体味带给我们的是在世俗浊泥中苦苦挣扎的愫方。曹禺满含悲悯之情写出了曾家自上而下对愫方的精神压迫,同时借瑞贞之口为愫方冲不出自己“心狱”而哭泣,尽管曹禺赞成愫方“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2]P252的宽忍心怀,但他最终还是让愫方走出曾家而获得新生。曹禺情感为什么这样哀伤呢?曹禺说“我是根据我死去的爱人方瑞来写愫方的。”“但是愫方中也有他自己的时代的苦痛。”[6]P274-275正是个人情感苦痛和时代沉闷气息,从而形成曹禺哀伤的情感基调。
(二)对社会现实的介入方式不同,狄更斯持超然事外的“出世”观念,而曹禺则奉行有意介入的“入世”观。以“出世”观评价狄更斯对现实社会态度似乎不公允,事实上狄更斯对维多利亚盛世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批判是相当广泛和深刻的,只是“这部作品表达的依然是作家狄更斯鲜明的感情倾向与道德主张”[7]P235,这样,西丝在作品中主要是作为作家的一种理想载体出现的,她只为下层女工瑞茄等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她对庞得贝剥削工人的事实从不过问。西丝的道德救世观主要体现在对葛檑硬一家的感化上,其实,葛檑硬向善的回归,完全是狄更斯有意安排的葛家的突变,西丝的基督说教对更为凶狠的庞得贝则不起任何作用。狄更斯怀着中小资产阶级的温情,真挚地求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和解,求得富人和穷人普遍接受基督仁爱思想,只不过是他面对残酷现实的一种无奈的幻想而已,他的人道主义学说于现实矛盾无补,或者说只是对现实矛盾的一种逃避。
曹禺的《北京人》写于1940年,那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感到时代的苦闷,憧憬着时代的未来,他“看到了和懂得了北方为着幸福生活斗争的人们。”[6]P267,这样愫方成了作家最着力刻画人的灵魂的一个标靶,她寄托作家对封建家族、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对人们冲破精神牢笼获得自我解放的殷切召唤,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人》是一部积极的“入世”之作,愫方是作家剖析旧社会的一把金钥匙。
(三)对历史文化反思落脚点不同,狄更斯着眼对未来文化秩序建构,曹禺则着眼对旧文化秩序的破坏。西方文学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强调人性的完善。西丝是个人主义完美的标本,她具有基督徒的所有美德,并以这种美德去关爱别人、感化别人,最终实现所谓大同世界。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核心,强调集中体观,要求人们尚“贵和尚中”,讲忍耐克制,只是愫方犯了时代大忌,协力将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封建文化秩序,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展下去,这样她的“牺牲”就显得非常可笑了。当然,曹禺敏锐地看到旧文化秩序中的合理因素,肯定传统文化在愫方身上积淀下来的许多美德,愫方最终走出曾家,那表明作家认定美好德行应与人的精神解放同在。
三.结语
文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人和人类社会。狄更斯以英国人特有的乐观主义心态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形而上的沉思,力图构筑一种乌托邦式的生存图景,其中不乏某些真知灼见,只是由于历史、阶级的局限,他还是留下了许多足以让后人诟病的东西,但如果从人类社会终极目的来考察文学使命,那么狄更斯借西丝传达出人与人应相互博爱的大同世界,却称得上是一种文学预言。曹禺背负着自己和时代的苦闷,对人生和社会进行理性考察,他极力通过戏剧给人们指出一条自我解放的生存之路,他拉近文学与社会人生关系,拓展了文学的社会功用性,但同时也限制了文学对人们理想表达的扬厉,人们喜欢愫方基督徒般博爱心灵,却憎恶其走不出“心狱”的悲悯,而她的出路在那里,谁也说不准,因而,曹禺借愫方传达出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期待。无论是狄更斯式的预言,还是曹禺式的期待,都表明中外作家对人类前途的共同关注,人类社会无穷尽,而西丝和愫方这二个形象也将成为不朽。
参考文献:
[1](英)狄更斯.艰难时世[M].余增瑕,胡文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2]曹禺.曹禺经典作品选[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赵炎秋.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4]马俊山.“反出走”典型的曹禺式结局[C]//刘勇,李春雨.曹禺评说七十年.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5](苏联)伊瓦肖娃. 狄更斯评传[M]. 蔡文显,等译.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6]田本相. 曹禺传[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
[7]卞昭慈. 天路·人路[M]. 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贾林逸,男,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