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经文化与现代西方电影

2009-09-24廖然菲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圣经文学作品

在由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的“读图时代”降生后,电影与电视用百余年的时间为人们带来的光影世界的声画享受,让人们日益趋向于接受其成为文化生活的主导。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西方人的情操、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社会历史等意识形态的发展。正如文学世界与基督教文化如影随行一样,作为即将成为未来新的文化主导的电视与电影同样不能摆脱基督教文化的渗透。而在基督教文化中,圣经无疑是一部系统的集大成之作,它的“教主”地位是不言自明的。本文的目的试图将圣经与现代西方电影建立浅显的联系,我们可以将圣经对现代西方电影的影响分为以下四类:

一.圣经作为文学作品被改编重现

改编电影,简言之就是把一部文学作品搬上大银幕,将文字影像化。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将以影像的形式重现文学作品的命运,电影也因此被看作文学生命的延续,这意味着两者存在着“延迟修复”关系,而这种“延迟修复”无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这种再创作的趋向潜在地受消费群体控制,因此时代的差异决定着改编的方式和技巧。文学作品不但一直有着被改编成电影的惯例,某些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甚至会被反复改编而存在多个电影版本,比如简·奥斯汀脍炙人口的《傲慢与偏见》【1】、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2】等。而圣经在西方世界的重要地位,自不必说,它不仅是撼动西方世界的宗教典籍,其文学性也受到文学界的推崇。电影《霸王妖姬》(1949年)、《保罗的故事》、《十诫》(1956)、《约瑟的故事》、《摩西的故事》等都改编自圣经故事。

圣经电影改编与其他文学作品改编相比,无论在改编方式还是改编技巧上都要复杂些。一方面,一般一部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通常是一个较完整的叙事,其内容仅为一个中心事件、或为核心人物服务,而这个中心事件在改编过程中往往被用作电影的中心事件;而对于圣经而言,它并无中心事件,也无核心人物,它更像是一部巨大、庞杂且无序的教史体系,当改编者对圣经故事改编成电影时,则要将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抽取出来,进行重组或拼接,如《摩西的故事》【3】。另一方面,改编者的想象力被突显得甚为重要,对一般的文学作品改编而言,大多是以原版小说文本为依托,参考消费群体的审美喜好加入某些应时元素,如优美的配乐、流畅的剪接等来完成。与之相比,对圣经故事的改编不仅仅需要服装、配乐、构图等元素的加入,还需要改编者丰富的想象力去填充圣经故事中被简化的内容以及一切能够使电影叙述更精彩的细节,例如电影《耶稣降生记》、《基督受难记》。在圣经文本中,对耶稣降生与受难过程的描述只在《新约·马太福音》与《新约·路加福音》中略有提及,其内容总计也不过百千余字,而将这百千余字的文本变成整两部电影——四个小时有余的图像叙事,其难度可见一斑,对改编者的想象力的考验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圣经教条作为电影主题

有些电影从内容上与圣经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以宗教的名目构建宗教以外的故事,其主题是对圣经教义的间接诠释。《旧约》是上帝与人类立约的故事,是古希伯来民族的律法,它以宗教的形式约束着古人的行为,是衡量人的道德准则。而当今社会是一个被普遍认为道德缺失的年代,人们渐渐的失去了宗教信仰,取而代之的是金钱与权势,信仰的重建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很多电影用或严肃或搞笑的形式试图重申《圣经》中的宗教教条或意在引起新一轮的道德讨论,而其主题对现代社会而言犹如一敷警世良药。

电影《七宗罪》(1995年)讲述了宗教杀手约翰如何用他近乎变态的行为展开的一系列离奇的、发人深思的犯罪行为,他假上帝之名先后处罚了犯有暴食,贪婪,奸淫,懒惰,骄傲,愤怒,嫉妒这七种天主教死罪的七个人,从而在与警察的猫鼠游戏中借助媒体以达到他警醒现代人重新回复对宗教的信仰,带有很强的伦理道德训诫色彩。在此大卫·芬奇借用了圣经中“罪”的意念,运用完全现代的手法给教义中的“七宗罪”以现代化生动的诠释。电影《巴别塔》(2006年又名《通天塔》),借《旧约·创世纪》(11章)中,洪荒之后,诺亚方舟上留下的人类妄自尊大,想修一座通天塔来与上帝见面,于是上帝非常生气,混乱了他们的语言的典故,讨论语言差异带来的沟通问题,造成思想的无法统一,文化从而产生差异与分歧的问题。又如电影《冒牌天神》(2003年),《新诺亚方舟》(2007年)等属于今年兴起于好莱坞的商业奇幻喜剧,虽说题材上并不严肃,难觅对传统宗教电影所持的敬畏之情,带些后现代的无厘头式的搞笑手段,但是却以温馨的基调呼唤人性的复归及对人类自身罪恶的重新审视——这与圣经教义却是不谋而合的。

三.《圣经》作为救赎的工具

如果我们把前两类影片归类为宗教题材的话,那么下面要说的“貌似”与宗教并不沾边,在此宗教仅仅充当一个叙事工具的作用,它隐晦地隐藏于情节中。

《旧约》是救赎的预言、许诺,《福音书》是救赎的许诺应验在耶稣基督身上,《使徒行传》与使徒书信是阐明救恩藉圣灵引导遍及天下,《启示录》则是预言基督完成救赎大业后必将再来,使人类进入一个新天新地,由此可见圣经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救赎。而圣经本身在电影中也时常充当着救赎的工具,发挥着救赎的作用。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1994年)的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近20年,他本可以依靠自己的良好的表现及有利的证人、证词出狱,却被利欲熏心的典狱长陷害,无望获得自由的他选择了越狱,极具象征意义的是帮助他越狱成功的那把用来挖隧道的手指长度的小鹤嘴一直以来就藏在一本圣经中;安迪把这本圣经留给了监狱长并在其扉页上写道:“救赎就在里面。”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那页正是《旧约·出埃及记》【4】,在此导演并未借人物之口明宣宗教于人生的意义,却以影像诱发观者的思考,它暗示了人在努力不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宗教得到救

赎。

四.圣经人物作为电影人物的潜在原型

莎士比亚在创作哈姆莱特这个人物的时候,绝不会想到后人会用“俄狄浦斯情结”将他与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建立联系,同样,有些电影就是以圣经中的人物为原型的,这无论是出于电影导演由于对圣经的膜拜而产生的潜意识行为,还是仅仅只是想拿它们开涮,这种潜在的联系都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对上帝之子的敬畏,使得基督耶稣成为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文学、电影中,艺术家们所最青睐的宗教人物,而在好莱坞式的商业科幻电影大本营中就存在着大量的类似耶稣的人物。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1999年、2003年、2003年)讲述的是在充满危机的未来世界中人类与叛变的机器人之间爆发的战争中,一个被命运选中的超人尼奥,如何营救一座地球上最后的人类城市“锡安”【5】,从而营救人类本身的故事,这与救世主有什么分别?可能差别仅仅是耶稣用布道的方式,尼奥则使用的是暴力。类似的人物还有电影《星球大战六部曲》(1999年、2002年、2005年、1977年、1980年、1983年)中的天行者安纳金以及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猫女等,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些漫画电影英雄身上找到救世主耶稣的身影。

以上是我对圣经影响下的现代西方电影做出的简单归类,虽说宗教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下的现代社会中正在逐渐丧失其领地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样可以确定的是,西方文明在基督教的影响之下所完成的千年沉淀,并不会在短时期内消磨殆尽,这意味着,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在电影世界,圣经对西方文化的浸染仍然存在,也仍将存在。

注释:

1.电影《傲慢与偏见》分别有1938,1940,1949,1952,1958,1967,1980,1995,2003,2005十个版本

2.电影《战争与和平》分别有1947,1956,1968,1972,2007五个版本

3.电影《摩西的故事》取材于圣经《旧约·出埃及记》、《旧约·利未记》、《旧约·民数记》、《旧约·申命记》

4.《旧约·出埃及记》详细描述了犹太教徒逃离埃及的过程。

5.锡安,原文Zion,在《圣经》中,是所罗门王建造圣殿所坐落的山,位于圣城耶路撒冷。而在犹太教中,“锡安”代表着上帝的荣耀,是神的救赎来临的标志。当大地被毁灭后,人类将在锡安接受最后的审判.

参考文献:

①《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版

②《电影与文学改编》,法国,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让娜-玛丽·克莱尔著,刘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③《罪恶与救赎—基督教文化精神论》,杨慧林著,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④《圣经文学》,美国,勒兰德·来肯著,徐钟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廖然菲,女,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圣经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绵羊说
文学作品与数学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之圣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