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浒》好汉面面观

2009-09-24李龙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好汉水浒宋江

李龙富 郑 莉

《水浒》中“好汉”一词使用频率很高,但在文本中却是一个含义模糊不堪的概念,总体来看,不满现实秩序,敢于反抗现实,挑战传统道德,是这类人的共性。其具体情形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胸怀大志、身怀才能、屈身下僚、不满自身处境,一心上爬的人。宋江应是梁山第一条好汉,也是这类人的代表。宋江本是济州府郓城县的押司,只是在衙门中混饭吃的角色。但他却是一个胸怀大志,有才干,不甘平庸的人。据第39回中他在浔阳楼上“误题”的反诗可略知一二。在诗中宋江表达了对自己的“权谋”甚为自信,他把自己比作卧荒丘的猛虎,对自身的处境非常不满。在诗中他要用“血染浔阳江口”的方式来报“冤仇”。究竟是向谁报仇呢?联系到第二首诗和前面创作此诗的心理描写,这“冤仇”就是有奸臣当道,使他“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在第二首诗中他表示要超过黄巢,而从宋江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只学了黄巢举义旗,而未率兵攻城掠地,建立国号,自立为帝。宋江的理想是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并不是推翻当朝统治者。为了向上爬,他从在朝在野两方面入手,准备了资本。在朝,由于他出身低微,没什么有力的背景,只能与同僚周旋,最多赢得县令的赏识。宋江编织关系的水平很高,只是郓城县水太浅,对宋江上爬起不了什么作用。在野方面努力收获不小,为他赢得了好几顶高帽子:“孝义黑三郎”、“山东呼保义”和“及时雨”。“孝”,界定宋江在家与父母的关系,称道他对老父孝顺。“及时雨”“呼保义”是界定宋江与同僚、江湖朋友、熟人、弱势群体的关系,这两个称号反映了他在社会上的声望。宋江的“孝义”,体现他在对老父的关系上。接到宋清寄来的父亲“因病身故”的信后,“自把胸脯锤将起来,自骂:‘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事之道,畜生何异!”等到心急火燎奔丧回家,看见老父安然无恙,便大骂兄弟宋清是“忤逆畜生”,责怪他不该编造老父去世的谎言。他被官军抓捕时,表示服刑回来后务农,“也得早晚服侍父亲终身”。“呼保义”、“及时雨”反映在与江湖好汉、弱势群体关系上。宋江仗义疏财,扶弱济困,也打抱不平。如资助阎婆惜、张文远、薛永、武松等,给晁盖等通风报信,在清风山救刘高之妻等等。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声望,让江湖人士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致形成了巨大的社会舆论力量,拥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宋江亡命江湖时,走到哪里都有人追捧他。作为在野的宋江,头上有了几顶高帽子,表明他在野时在处理横向关系方面,确实“权谋”了得。如果在魏晋时代,举个“孝廉”去做忠臣已绰绰有余。宋江本来就不满足于在野的声望,他在野的活动就是为了入朝做忠臣、贤臣,所以,他对在野活动的结果并不满意:“结识了多少江湖上的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宋江生不逢时,宋朝奸臣当道,非亲不用,并不认为宋江可以做忠臣、贤臣,反而感到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如蔡九、黄文炳之流,听到江湖上“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的谶语,就密谋抓捕处死宋江。由“在野”而入“在朝”,由孝子、义士、好汉而为忠臣、贤臣,仅凭小打小闹行不通了,宋江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走“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路子,终于被迫上了梁山,做了名副其实的大王。

宋江的终极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宋江表现为本质上的奴性与行为上的叛逆性的人格分裂。

宋江集奴性与叛逆性于一身。一方面,宋江喜好结交江湖豪杰,而江湖豪杰大多是反叛社会秩序,为当局不容的人物,这是间接地与统治者对立。未上梁山之前,宋江向晁盖通风报信,使朝廷抓捕劫持生辰纲的犯人的行为失败。在清风寨,与花荣等一起拒捕,消灭了前来征剿的官军,并迫使黄信、秦明落草。另一方面他又对宋王朝抱有幻想,骨子里认同封建道德和封建秩序。对父亲表明心迹说:“官司见了,倒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到江湖上,撞着一班杀人放火的兄弟们,打在网里,如何能够见父亲。”即使在亡命途中,宋江也念念不忘忠于朝廷,与武松告别时,叮嘱他等待朝廷招安了,到边疆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虽然与晁盖等人以兄弟相称,生死相托,被押送江州服刑时,唯恐被梁山好汉解救,有辱清名,故意走小路;当刘唐奉命截住了宋江一行人,要杀了公人解救宋江时,宋江竟然说:“这个不是你们兄弟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万劫沉埋。”并以死威胁。被请上梁山时,连枷也不许开,还特意与公差同吃同睡,以维护国家法度。自己上了梁山,成了地地道道的强盗头子,但念念不忘“招安”,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树起“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俨然以在野的忠臣自居。每逢擒获了朝廷命官,就奴颜婢膝,把将来要投降朝廷作为说辞,招降纳叛,这同他受招安后对方腊义军的俘虏的凶残杀戮形成鲜明对比。宋江上梁山,树义旗,并非要与朝廷对抗,进而推翻朝廷,而是先谋安身之地,也为自己准备资本,他率领的义军已蜕变成了随时准备为朝廷卖命的别动队。李逵随口说了句“晁盖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宋皇帝”,就惹恼了宋江。宋江是不想夺取政权的。这可以从宋江在梁山的所作所为看出来。打祝家庄、曾头市、华州、高唐州、大名府均出于报仇和救人的目的,只有打东昌、东平二府属于主动行动,其动机也十分肤浅,为卢俊义提供一个坐头把交椅的机会,至少也巩固卢俊义的地位,顺便“借粮”。其他较大的战斗,如破连环马,擒关胜,败童贯和高俅,均是为了自保。如果不是指导思想有毛病,首先应打下济州府,因为它是朝廷进攻梁山的桥头堡,对梁山威胁最大,而宋江等人从没有动过打济州的念头,济州倒成了他与朝廷做交易的桥头堡。与王庆、方腊割据一方自立为帝的行动相比,就可以看出宋江的在野忠臣的面目。宋江双重人格源于他在道德上恪守忠、孝与义的道德规范的矛盾。忠孝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事父”与“事君”几乎具有必然联系。作者不断地给宋江脸上贴“孝”金,力图把他塑造成“孝子”,但终因与“义”字相冲突,结果弄成了“四不像”,显得十分虚伪。最典型的是,宋江在亡命江湖时纠合了秦明、花荣、王矮虎等一批人浩浩荡荡向梁山进发时,接到老父病故的假消息,马上“孝”字当头,弃义军于不顾,冒险回家奔丧,以尽孝心。向老父痛悔自己的行为,并听从老父安排,接受官府的处罚。他的“孝”也好,“义”也好,都被统帅在“忠”的名下。解读他在浔阳江上误题的反诗,看不到什么光彩照人之处,只有对自己处境不满的牢骚,其“血染浔阳江口”,“敢笑黄巢不丈夫”的狂言,并非出于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是出于报个人“冤仇”。低下的动机,标定了宋江行为的高度。在众好汉劫法场救了他,被官军追击面临覆灭之灾的危急关头,他置义军安危于不顾,劳动众人去打无为军,杀了黄文炳才干休。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宋江的“义”气的讽刺。

不满贪官污吏、地痞流氓横行的现实,同情弱势群体的人。鲁达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鲁达本为提辖官,地位不低,但嫉恶如仇,侠肝义胆,他偶遇金老父女,听了金翠莲的哭诉,激起了他对恶霸郑屠的义愤,痛快淋漓地惩罚了郑屠,解救了金氏父女。他与林冲并无深交,由于惺惺相惜,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扶危济困,憎恶贪官的感情驱使他解救了林冲。其痛打小霸王周通,解救刘太公父女,戏耍小器的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与此如同一辙。在五台上违反戒律,喝酒,吃狗肉,大闹五台山,可以看作是对不合理制度的挑战。在相国寺菜园与众泼皮混闹也是好汉的义气之举。

因无辜受到贪官污吏,恶霸欺压迫害而无法生存,铤而走险的人。林冲、武松、解珍、解宝等人是其典型。林冲无辜受辱,受骗白虎堂,在野猪林险些被害,种种遭遇,已是让人忍无可忍,但他逆来顺受,幻想有朝一日服刑完毕后回家与娘子团聚。这一切都表明他一心想做顺民。这本非好汉行为,听店小二讲了陆谦来沧州的情况,大街小巷遍寻仇人,这有点“好汉”的味道。在大军草料场恪尽职守,唯恐出现差错。直到意外听到真相,知道了自己再无退路时,终于展示英雄本色,痛快淋漓地杀死了助纣为虐的陆谦、差拔和富安,走上梁山。林冲的性格是发展变化的,故事前半部分,除因武功高微露一点好汉本色外,反倒显得窝囊。后半部分,当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林冲的梦想时,他才展示出英雄本色。在晁盖等人上山之初,他为义气火并忌贤的王伦,扶晁盖坐上头把交椅,这足以表现侠肝义胆、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性格。在后来的岁月里,林冲斗争意志坚决,屡立战功。林冲是梁山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之一,又战功卓著,理应得到相应的地位。在排座次时,却被排在卢俊义、关胜之后,很是委屈,但林冲没有抱怨过。这也反映了他不计个人名利和地位的好汉本色。还有一点就是林冲的恋妻情结。林冲因美妻而惹祸,上山之后,很想接她上山,由于自己处境艰难而不愿启齿。火并王伦后,才提出了要求。听说妻子自杀,潸然泪下。无情未必真豪杰。林冲是有血有肉的好汉。武松与林冲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对统治者抱有幻想,反抗时义无反顾,喜好结交豪杰等。与林冲不同的是,武松性格更刚强,身上颇多盲动性和流氓无产者的陋习。他为兄长洗冤报仇,其中也有惩治恶棍,不满官府昏庸的因素。他受施恩父子收买,醉打蒋门神,可以说是受人利用,也含有打抱不平的味道。他在鸳鸯楼除恶报仇时滥杀无辜的行动,是盲动性的反映。

不满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生存艰难,奋起反抗的人。阮氏三雄是典型。他们身为碣石村渔民,都有一身好本事,平时打鱼收入微薄,然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艰难度日,甚至连妻室也娶不了。梁山泊被草寇占据,连打大鱼的机会也丧失了,只好赌博混日子,心中埋下了不满的种子。晁盖、吴用等计划夺取生辰纲,吴用前来“撞筹”,一拍即合,表示“这一腔热血就是要给识货的”。听说晁天王有一套富贵待取,他们认为既是晁天王的待取富贵,不能取了而坏了江湖义气,真不愧为义薄云天的“好汉”。李逵也可以归入这一类。

李逵嫉恶如仇,看见不平时事敢怒敢言,无所禁忌,知错能改,孝敬老母。在江州劫法场,出力最多。上梁山之后,李逵对宋江身上表现出的毛病也敢直言指责,如反对宋江投降让位言论,看不惯宋江走李师师的后门的行为,听误传宋江抢民女而闹“忠义堂”,很有点讲真理不讲情面的味道。然而李逵身上颇多流氓无产者陋习,鲁莽嗜杀,不听将令,自由散慢。抗恶时带有极大盲目性和破坏性。

横行一方或某行业的恶霸、地痞、流氓和黑社会组织的头目和杀人越货的强盗。

揭阳岭的“三霸”穆氏兄弟,李立等依仗有田地,有金银,有蛮力,有奴仆,勾结官府,横行一方,干着鱼肉乡亲和外来人、掠夺钱财的勾当。浔阳江上的李俊、童威、童猛、张横,当属于行业头子,干着欺行霸市贩卖私盐,抢劫行人的勾当。薛永来岭上卖艺,因为事先没有拜穆氏兄弟的码头而受到排挤。宋江不平,赏了薛永,即遭到追打。众渔民不得张横允许,不得开秤卖鱼。至于牢城中的牢头,节级,差拔,孔目等好汉,如戴宗、施恩之流,更是官家桊养公然索贿的恶棍。除了有点仗义,喜好结求交江湖人物之外,与恶棍并无二致。像张青、孙二娘夫妇,在十字坡开黑店卖人肉包子,罪行累累,也称为“好汉”。

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强盗。如清风山的王矮虎,桃花山的李忠、周通,还有邹润叔侄、少华山的朱武、邙山的樊瑞、水泊的王伦等,其中有些人只干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的勾当,并无一丝侠肝义胆之举,也因为最后上了梁山,而获得“好汉”称誉。如果硬要从他们身上寻找“好汉”的特征,恐怕只有与现存制度作对这一条了。

出身贵族,仗义疏财,扶弱济困的人。柴进是典型。他出身大贵族,拥有庄院,封地,富得流油,柴进并不感激封建统治者,专干有损封建王朝的事,结交、收容、资助犯罪分子,为他们提供庇护。

还有一大类人身为统治者中一员,或由于征剿梁山失利而背叛朝廷,寄身梁山;或由于被梁山征讨而投降义军。因为投身梁山,也成了“好汉”。还有像杨志这样的谋求上爬而不成,最终落草的“好汉”。

奇怪的是,江湖上还有许多真正的“好汉”因为没上梁山,都被排斥到“好汉”之外。如邓龙、王庆、韩伯龙、李鬼等。

要寻求“好汉”的共性,实在困难,勉为其难,只有一点可以肯定,与现实秩序作对,不被官府容纳,反叛传统道德,上了梁山,不好色。

李龙富,郑莉,教师,现居湖北当阳。

猜你喜欢

好汉水浒宋江
好汉一个半
像好汉一样
四大名著趣解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50年后仍是一条“好汉”!
《水浒传》所反映的酒俗及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延揽人才,宋江最佳
宋江为什么不杀情敌张文远
社会 “水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