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再思考

2009-09-23

商情 2009年17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

曲 成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当前思想政治课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旨在促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改革,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课 改革创新 主体意识

长久以来,我们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还习惯于知识的传授,理论的灌输,传道士式的教师角色,一言堂教学模式,而学生真正参加到教学中来的意识和可能性却十分有限。学生基本上还处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上,而责任感、道德、自主学习意识获益很浅,因此,政治学科的现状也急需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创新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学科创新首先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通过不断学习,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通过虚心向专家学者学习;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事分析、解决问题,探索一条适应政治学科教学发展的路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弃全程主导,以学生伙伴的角色参与学生的认知学习,并且在同学生的活动交流中进行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引领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创新的动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思想政治课教材过于抽象,脱离实际和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深有体会,新的教学观念没有成形,旧的教学观念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急需改变。在这种新旧的观念冲突的时候;在充满疑问的时候;在困难的环境中,能不能理性地利用信息,或者通过和其他的教师合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通过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是目前政治课教师应该关注的焦点。教师的职业是动态的,教师是在由社会发展牵动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不断通过批判性反思做出新的选择,不断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发展,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向前发展。

二、推行分层次教育方式

高职学校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针对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实施差异教育。在实施差异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可以分三步走:一是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全体学生思想状况知识水平阶段。二是把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三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次的方法,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要求。通过分层次教学,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收获,接受教育,成人、成才。只有搞好分层次教育,才能更好的面向全体同学,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三、张扬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政治学科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在一定意义上有更强的主体意识,如果教学中只是教师唱独角戏,变成生硬的灌输,学生不能有意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就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努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该让学生了解产生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求同,而且更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求异,努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过程,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在于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的自觉意识,究其根本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他有引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成主体意识的产生、素质的形成、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整体素养

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智慧品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科教学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不仅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准确再现已有知识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知识整合,内化的能力;运用现有知识产生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等。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五、发展学生个性品质

注重学生的共性品质,忽视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是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的弊端。作为一位社会人,合作、包容、谦让十分重要,但从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看,学科教学要创新,教师就必须注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品质。要把学生视作一个鲜活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个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自我包括每个人自己特有的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于传统和权威敢于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对于周围和对于各类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提出不同看法,回答问题也一定不必追求完成统一的答案。在课堂上也应激发学生的不同的思考,引发思想。

六、实现学科与社会结合

思想政治学科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如果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就毫无生命力。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社会,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正是基于这一点认识,我们的教学正在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和社会知识,但在方法上往往只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一点十分重要,但光有这一种实践远不够。社会现象纷繁复杂,学生用自己眼睛看到的现象,他们会信以为直,确信无疑,但还存在观察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形成怎样结论,是否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还必须靠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意结合社会,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社会的发展变化,感知社会的复杂纷繁,明确认识社会的角度。掌握认识社会的方法,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感知他们应该怎样做人,怎么生存,怎么竞争乃至怎么影响社会,接受社会那些方面的影响。

七、确定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

我们前面谈到的几个问题,能不能实现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和学科对学生评价机制有关,因为对学生的认同决定于学生努力的方向,因此评价机制很重要。

多年来,在学科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中,我们往往注重终端性评价,而相对轻视了过程性评价;重视智育方面的评价,而相对轻视德育方面的评价,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和目的恰恰在于德育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学观,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学科成绩作为唯一的砝码,要努力通过评价,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优势,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发展。为达此目的,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实践法、实际操行评价法、调查法、分析法等等。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