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战国时期“联合作战”雏形思想初探
2009-09-23赵德宇
赵德宇
摘 要:本文从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联合作战”思想雏形发展进行初探,主要从文化、军事、政治三个方面对当时军事环境进行了解析研究,对“合纵连横”作战思想下指导的战争进行剖析,最后对“合纵连横”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古代这一蕴涵“联合作战”思想进行阐述。
关键词:合纵连横;联合作战;初探
中图分类号:K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0-0133-02
战国中期,就是各国大战、大战的时期,形成了“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各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军事和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与“连横”。“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别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合纵连横”以苏秦为六国相起,以秦统一中国为终。
一、“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文化的产物
(一)“合纵连横”思想来源于我国古籍《鬼谷子》
《汉书·艺文志》中说,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①,在“可观者九家”之中,纵横家便是其中的一家,与儒、道、阴阳、法家等并列,因而说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派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纵横家从战国延至汉初,作为一个热门或者显学而存在,与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历史有关,其代表人物是苏秦和张仪。恰恰在这两个人身上,容易使人们混淆作为鬼谷子高徒的纵横家与作为风云际会人物的纵横家,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甚至用后者代替了前者。
其实,纵横家作为一个学派的创立早于作为风云际会人物的显赫,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就是明证。一般说来,战国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以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为界,在此之前为争霸阶段,在此之后才是“合纵连横”阶段。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与墨翟有过交往,墨子的生活年代在战国争霸阶段之前,这就说明纵横家的创立不会晚于争霸阶段。苏秦和张仪两人离开自己的恩师之后,学以致用,才掀开了“合纵连横”的历史序幕。也就是说,在“合纵连横”的历史实践活动产生之前,以纵横称家的概念就有了。例如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鬼谷子》一书关于“纵横”概念的使用。
在已发现的纵横家资料中,对“纵横”概念的系统解释并不多见。民间传说鬼谷子所著《三书》中,现存的《鬼谷子》一书捭阖之术十余篇中,“纵横”概念出现了三处,《捭阖第一》篇中说,“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②另一处是在《飞箝第五》中说“可箝而纵,可箝而横。”③第三处是在《忤合第六》中说“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二)“合纵连横”是当时政治需要的产物
“合纵连横”的提出与运用,往往是建立在把握全局的政治基础之上。鬼谷子告诫其门徒在游说中运用纵横术时,“必因事物之会,观天地之宜……以此先知之”,然后“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④苏秦和张仪在“合纵连横”中正是这么做的,他们以“协四海,包诸侯”的胸襟和视野,通过对天下大势的“透彻”分析,常常使得听他们游说的国君们不得不为之折服。当时列国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最为强盛,而七国之中又首推秦国最强。于是,苏秦经过反复思考,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而秦国也不会坐视自己在外交与军事上的孤立,所以由张仪主持“连横”。
(三)“合纵连横”是当时军事需要的产物
一是从军事地形上看。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和甘肃东南部,疆土数千里。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疆土1000里。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疆土4000余里。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疆土900余里。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疆土1700里。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疆土5000里。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疆土2000里。从地缘上来讲,一个国家的邻国多,现实威胁和现实隐患就多;邻国强,现实与潜在的安全威胁就大。七国国土相接,互有威胁,互为对手。一旦两国单独开战,容易被第三方或第四方乘虚而入,强占国土。
二是从军事实力上看。从军事实力图表可以看出,无疑秦国、楚国、赵国具有相当强的军力,但任何一方也不具备单独消灭对手,而自己实力不受损失的能力。六国无法单独打败强秦,秦国也不能凭借单独的军力去消灭某一国,因为各国都深知,坐视秦国消灭他国,下一个遭殃的必是自己。
二、“合纵连横”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功
公孙衍曾于前318年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攻秦。时人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⑤后来苏秦和赵的奉阳君李兑也曾于前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被迫废除帝号,产生了很大影响。
张仪在秦推行的连横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⑥。张仪采用连横政策,帮助秦王离间敌国联盟,扩张秦国势力的典型例子。公元前313年的一天,秦国的使臣张仪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愿意和大王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如果能同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王听了非常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使者同张仪一起来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称病不出,拒绝会见楚国的使者。楚怀王见秦王迟迟不肯献地,以为秦王担心楚与齐的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北上大骂齐王。齐王被惹怒了,坚决和楚国绝交,并且与秦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当楚使再次向张仪索讨献地时,张仪却说:“哪有六百里地献给你们,一定是听错了,只有六里宽嘛。”楚怀王发觉上了当,决定发兵攻秦,结果受到秦、齐两国夹攻,楚国大败而归。
三、“合纵连横”的“联合指挥”要素初步显现,但又不十分明确
(一)“指挥机构”时有时无
以苏秦“拜六国相”为标志,成为六国的宰相,为“纵约长”。这样就成为六国的统一协调人员,可是随时协调六国军事力量。使六国在攻击方向、攻击时间、攻击目标上达成一致,进而掌握战争的主动。后来张仪的 “连横”,对“合纵”的破坏,其实质也就是对六国“联合指挥机构”的破坏,使其军事实力大大降低。其不足:一是战略目的形成与战争之前。二是在每次战争之前,都会有说客奔走于各国之间,阐明厉害,告诉对方君主或置之不理、或参兵操戈共同作战。而战场情况各国随机而变,没有明确的统一指挥。所以只能形成战略方向,联合仅仅控制在联合战略方面,而无法形成联合战役、联合战斗。
(二)“作战目的”时合时分
由于当时封建帝王的自私狭隘心理,所以作战目的并不清晰明确。当时每个帝王心理都希望自己在各种形式的联合中收获最大的收益,而不会真心与他国合作。今天的合作也是为了明天打败你去独霸天下。所以在战略考虑、兵力投入、战后分赃上均有诸多的矛盾。按照当时的形势来看,秦国尽管最强大,然而面对六国团结起来的“合纵”局面并不能够轻易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甚至面临着巨大危险的可能!后来秦国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思路利用六国间的矛盾和私心,用近交远攻的外交军事策略,不仅麻痹了邻国,而且也成功一举粉碎了他们结成的联盟,使他们一个个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逐步一个个被消灭。那么为何同样的策略甚至“合纵”比“连横”要早先成气候最终结局却是后者胜利?显而易见,人性的趋利避祸的自私弱点和数学的概率正在里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自然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必将在各自保护自己利益的诱惑下失去凝聚力,秦国只要首先和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对象结成临时的同盟,力量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六国中不乏智谋之士不会看不到这一点,问题是他们都心里打着小九九想首先和强大的秦国结盟,毕竟能够和秦国达成同盟如果能够保持长期的关系就一定背靠大树好乘凉,一劳永逸,这样的诱惑岂不使六国中的意志不坚定者暗送秋波?结果以利诱瓦解他们的同盟确实是一个更加符合秦国利益的做法。弱者同盟有几个个体就意味着他们有多少倍分化的危险,六个国家的同盟不过是乌合之众,可能刚刚成立时为了统一指挥苏秦做了六国宰相,一旦利益和策略发生分歧,大家想的都是如何自保,首先避祸,根本不顾其他同盟军的死活.
(三)“作战力量”时强时弱
由于作战目的的不同所以在作战力量的合成上经常是时强时弱。通常两国三国同时参战能够得到加强,而联盟关系被破坏,所以军事力量也同时会大打折扣,使得作战能力大为削弱。所以,在战争效果上,难以实现最大化收益。《忤合第六》中说:“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⑦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合纵连横”作为我国古代一种联合作战思想,有其军事上的进步性。在六国反抗强秦和秦国统一六国的作战中“合纵”与“连横”的广泛应用,是我国古老作战思想的体现,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值得研究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注释:
①《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②《鬼谷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③《鬼谷子·飞箝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④《鬼谷子·忤合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⑤《孟子·滕文公》。
⑥《史记·李斯列传》,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⑦《鬼谷子·忤合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