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问题
2009-09-23吴荣军
吴荣军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引导、能力的培养。认识的提高,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本文从准确、生动、清楚、通俗四个方面对历史课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语言问题
教师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手段。历史是叙述过去的人和事,历史现象一去不复返,无法重演,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它只能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予以“重现”。因此,教学语言是历史教师的基本修养和基本功。
一、准确——历史教学语言的生命
历史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历史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进而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规律。因此,准确严谨是历史教学语言的首要条件。
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百多个不平等条约。在中专教材中也编入了十多个不平等条约。在讲授这些不平等条约时,要特别注意遣词的准确性。如1942年《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里“开始”、“加深”、“完全沦为”三个词语是不能随意变更的,若换用其他词就不能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发展过程准确地表述出来。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合乎逻辑。如“外国鸦片版子每年从全国掠走白银一千万两以上”,其中“全国”就不妥,应该改为“中国”或“我国”才准确。
要做到语言的准确严谨,教师必须把话讲明白,要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讲清概念。要说话明白,必须吃透教材,如备课不熟,满口病句,语言既不连贯又不准确,当然只能让学生听起课来不明不白,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二、生动——历史教学语言的支柱
人类历史是由无数次历史事件互相影响、不断发展积累形成的。一些必要的事件、时间、人物、地域等是组成历史大厦的台柱。历史现象无法重演,所以,要把不能直接感知的知识教给学生,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确实不易。但是,历史事件丰富多彩,历史人物各有千秋,历史教材中许多地方带有故事性,这又是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有利因素。因此,应该根据历史知识的特点,充分发挥有利因素,通过观点明确、爱憎分明、形象生动的讲述,重现本来无法再现的历史场面,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强烈的感染,留下难忘的印象,受到深刻的教育。
笔者在讲中法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简单介绍临洮大捷后,着重讲述镇南关大捷。首先,用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了当时英烈壮观的战斗场面,突出年近七十的老将冯子材“以帕裹头,赤足草履,持矛大呼,跃出长墙”,他为了表现决一死战的决心,专门叫人抬口棺材跟在后面,带着两个儿子冲向敌阵,在冯子材身先示卒精神的感召下,清军终于打败了法军。讲到这里,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和鼓舞,激发了民族的自豪感,无不兴高采烈,扬眉吐气。接着,笔者话题一转,指出正是在前线军民浴血奋战、取得辉煌胜利、法国内阁倒台的大好形势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然下达了停战令,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使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讲到这里,学生哗然,咬牙切齿,无不痛恨清政府之腐败无能。这样,教师的立场、感情、爱憎不知不觉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任何一个学科或领域均有历史教学可借鉴的内容,特别是历史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历史教学中吸取语文有关“溶液”,其教学内容就会变作学生易于消化吸收的“溶质”。例如,笔者上课讲到“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时,就分别插入“破釜沉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历史典故的故事内容,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唐朝历史教学中讲到李林甫这个人时。就讲述“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典故,这样,学生对李林甫的狡诈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又懂得了这一成语典故的由来。再如,笔者在讲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时,先引用毛泽东1937年作的《七律·长征》一诗,因为这首诗大体上已把长征的艰难历程概述出来了,先引诗,再讲长征的经过,这样讲课既生动,又新鲜,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又如讲述“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沙俄侵略我国多少领土”时,笔者以直观性的语言加以形象化的描述:“相当于3个法国,7个日本。”这样,学生就会明白“150多万平方公里”到底有多大,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清楚——历史教学语言的基石
表达清楚是历史教学语言的基石。只有表达清楚,语调抑扬顿挫。才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
关于教师在讲课时该用何种语调、何种语速来讲课的探讨,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讲”要与学生的“听”合拍,才能形成教学语言节奏,才能产生听课的最佳思维状态。教师语速过快,学生来不及琢磨消化,思维跟不上。知识易“夹生”,听课会感到吃力,会产生疲劳和消极情绪;教师语速过慢、知识容量小,学生思维难以拓展,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智能开发;讲课声音太高,语言刺激太强,会使学生从“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影响注意力的持续,教师也会声嘶而力竭;讲课声音太低,声淡音微,学生听起来吃力,容易疲倦;所以,语言节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而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使快慢得当,高低适宜,以声音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每逢重点难点,声音加重,声调提高,语速放慢,甚至一字一板,这样,才能加深他们的印象,唤起他们的感情,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语言节奏还需要从爱憎分明、褒贬得体的感情色彩来体现。例如,讲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声音要高亢激昂,体现扬眉吐气之情;讲琦善妥协投降时,语调应充满愤慨,表现出憎恨厌恶之情;讲关天培和定海三总兵壮烈牺牲时,声音要低沉、悲壮,充满崇敬和缅怀之情。“以情动人”,历史的真实感、亲切感才会油然而生。
四、通俗——历史教学语言的灵魂
所谓通俗,就是要明白易懂,善于用浅显的语言讲出较深的道理。如笔者在讲黄巾大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对其中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军等概念和词句作了通俗的讲解,这样就扫除了学生阅读中的拦路虎,便于他们理解教材。对于深奥的理论、庞杂的材料,则要予以通俗的说明。为此,在讲课中,要善于引用历史专家的名言警句。例如,郭沫若论证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不在西周时说:“虽有一双燕子,但不能算作春天。”范文澜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比喻为“鹅行鸭步式的前进”。又如将春秋时期新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比作刚要出壳的小鸡,把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比作将被冲破的蛋壳,把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比作为汪洋大海中的一叶轻舟。这些形象的阐述,能使学生从通俗的比喻中理解到较深的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应使自己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生命力的口头语言,要使教案上的书面语言变成学生喜闻的口语,才会使教学语言通俗。把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首先要把古文变成白话文。如笔者在讲西晋统治阶级的腐朽、士族阶级放荡无羁的生活时,例举了“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他喜欢“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客人来访,也不遮避,别人讥笑他,他满不在乎地说:“吾以天地为屋,以屋为裤,诸君何入我(裤之意)中。”经译白话文,学生哄堂大笑,对当时西晋腐败的社会风气有很深的了解,许多学生毕业后,仍记得这句话,这说明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又如,谈到十九世纪国际工人运动出现“工人贵族”时,说他们是喝工人的血“长胖”了。因此,不但要使课堂教学语言口语化,而且还要特别注意把书面语言改成对话式的语言。
总之,历史教学语言是历史教学的生命,在教学中要想有较高的语言艺术,把历史课教“活”,教师必须自我提高,对文史哲经教、天地理化生各科都要有所涉猎,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左右逢源,知识丰富上课才能生动。当然,在教学中,也不能为了把课上生动而把历史课搞成“故事会”或“说书”之类,更不能把历史课讲成政治课或语文课,必须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性与特点去渗透或补充。这就要求教师在精通历史教材的同时,还要博采众长,涉猎百家,开阔视野,造就学问,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争当“杂家”。这样,历史教学的路子也就宽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