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室内设计专业与市场无缝接轨的探索
2009-09-23陈亮奎
陈亮奎
摘要目前职业学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时多为“虚拟化”设计,与“务实”的社会实际应用专业性设计存在很大差异,培养的学生并不能真正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本文从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探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市场接轨,灵活地根据企业用人要求进行有目的的教学,缩短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磨合期,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工学结合无缝接轨
由于受教学条件、专业特色、课程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职业学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的多为“虚拟化”设计,与“务实”的社会实际应用专业性设计存在很大差异。培养的学生并不能真正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因此,改革室内设计的教学内容,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等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鉴于室内设计的专业特殊性及其教学现状,为了使课程教学水平得到质的提高,笔者认为应从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实现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的方法。
一、通过调研,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内容,实施“三段式”实践模式
1、改革现有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内容。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教育虽已初具规模,客观上也已建立了教学体系,但从局部层面,或者具体到设计专业的某个课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能真正满足于社会需求的教学体系,还没有制作出合理的、准确的教学大纲。就室内设计教学科目而言,除个别设计院校外,教学理论体系普遍不太完善。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则为随意性强、教材质量不高、教学内容不统一、理论教学课时太少,等等。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弱。如装饰材料的认识考察、施工工艺的现场实习、社会实践实习、应用性室内设计内容等严重缺乏。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对艺术类教学认识的不同而造成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没有用于进行实践性环节教学的平台。如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作为基本工具的电脑尚且配置不足,更没有建立室内设计艺术教学专业实验室和适度设置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等等。基于此教学现状,要想在教学理论体系大纲中,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完善合理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更无疑于纸上谈兵。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上述现象还仅仅为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地还是对该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特点的认识不足,加之室内设计教育设计发展趋势的日新月异,致使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室内设计理论体系,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确立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明确应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在室内设计的重要地位,并认识其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教学特征,才是室内设计教学的根本。第一,理论讲授与专业设计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课时不少于20%,60%的课时用于课堂指导训练,20%的课时用于认识、调研、评估等应用性、实践性教学。第二。每个学期安排2-4周的专业实习课程。第三,课堂“虚拟设计”与社会实践性“应用设计”相结合,缩短教学与应用的距离。第四,更注重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室内设计的概念空间模型制作等。只有明确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作为教学指导,室内设计教学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应多到企业去调研,倾听用人单位的声音,以此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导航灯。作为保证室内设计教学实现与市场无缝接轨的基本前提。
2、实施“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专业办学与企业、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方便学生就业。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室内设计专业“一年级见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习岗位参与企业的某些工程项目设计,在干中学、学中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了实用设计技术、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需求情况、方便了就业,也真正实现了专业办学与企业、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
二、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双师”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保证专业发展的源动力,是实现无缝接轨的重要条件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规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来源上控制师资队伍结构。招聘新教师时,应届毕业生进校教书的比例要逐渐下降。教师招聘可以有多种途径。首先考虑企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次,强调建设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强调在编教师和兼职教师间合理的比例。再次,要控制专业的师资编制,多去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实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聘用一批相关行业、企业一线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专家组成一支规模适当、懂得教育规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使专兼职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1:1。学生在校外实习全部接受兼职教师指导,即由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在校内实训过程中,也要请企业人员来参与,贴近企业。因为。对于最清楚需要什么人、需要什么技能、需要什么课程的企业来说。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应尽量要求教师到企业去锻炼自身素质。例如,要求专业教师每5年内3年在学校、2年在企业。其中1年必须到校外企业工作,1年允许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氛围下体验,教学才会够格。由于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的几门课现在可能整合成一门课。如把《装饰材料》、《装饰施工》和《装饰构造》三门课程编成一门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就是为了要求学生上了这门课就能直接去企业工作。
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证书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逼迫”教师与市场“无缝接轨”,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按照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根本要求。以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师德高尚为主要标准,加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批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任专业骨干教师,打造一支适应“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坚持“高素质、有创意、懂材料、会制作”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
1、建立校内室内设计教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及材料工艺考察中心。没有对装饰材料的认识,不了解最新的装饰施工工艺,不清楚各造型要素、手段、方式方法对环境设计的制约及影响,是不能保证设计作品满足客户需要的。而基本技能及专业素养的掌握,全靠书本知识是无法解决的,最简捷的解决办法是建立教学实践实验室、实践基地及材料、工艺考察认识中心。通过上述空间,浓缩展示各类装饰材料及其艺术特点,绘制相应施工、结合详图。正面展示各空间常用工艺施工作法及各类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并在教学环节中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性实践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认识室内设计阶段过程及技术难点并快速提高,以求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课程的工学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必须实施校企合作,提
供顶岗实习场所。为了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首先,学校要让利给企业,不讨价还价,在包括设备共享、人才共享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为教师去企业学习提供方便,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条件和优先政策。其次,校企联合培训,所得的收益可让企业享受多数,学校让利,激发企业积极参加合作的热情。再次,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参与企业难题的共同攻关。实现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良性循环,为学生实现与市场无缝接轨营造良好的环境。
3、把课堂搬进工地。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施工现场、企业观摩学习,促进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展专业素质。在画室“闭门造车”,不如走向工地现场考察认识,不如到材料市场调研,不如完成一个实际设计方案,对学生学习价值的提高、素质的培养及训练、实际设计水平的进步更有实际意义。
四、从转变观念、创新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
1、更新传统的落后观念,树立专业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的新观念。首先是学校领导的观念要“脱胎换骨”。现在,职业教育已经和学科教育之间划出了一个分水岭,这是脱胎换骨的痛苦过程,可称为一场革命。首先是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学校领导观念的转变。很多领导不愿意迈出这一步,一些教师也对课程改革心怀疑虑。因此,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及职能部门(如教务处、专业系)都要切实转变观念。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全校师生员工都要以转变观念来应对挑战。观念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转变,要从小范围开始,层层推进,唾弃不适应专业发展的陈旧观念,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来量身定做学校的专业发展计划,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
2、创新学生就业推荐方式,让教研室主任和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的就业过程。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承担学生就业任务,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就业推荐过程是必然趋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急需加强。除了一般的就业指导课程外,每年可举办多场和企业家面对面的座谈会,由企业家介绍自己从基层到高层的经验,学生通过交流提问以求收获。除了安排学校就业部门负责学生的推荐就业工作,更重要地是机制转换。应强化专业教研室主任和骨干专业教师的职能,让其负责学生就业,创新就业方式。把就业率高低与专业招生、与教研室主任职务挂钩。充分发挥专任教师负责就业的特殊优势,利用自有的资源和渠道,具体指导教学,及时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课程,实现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专业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
总之,实现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就业导向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专业教学模式,改变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状况,增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内容,实施“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强“双师”师资队伍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从观念的转变和创新等管理学角度出发,实现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市场无缝接轨,形成学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