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人体隐喻比较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09-09-23张燕云
张燕云
摘要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人体隐喻的异同及形成的原因,揭示了隐喻现象对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人体隐喻认知投射模式外语教学
一、人体隐喻的涵义及其英汉语言有关人体隐喻的基本情况
隐喻(metaphor)传统上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是有异于一般语言的用于修饰文体的语言。然而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传统语言学意义上的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途径,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隐喻借助于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域去说明或理解另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域。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理论,由于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这就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人们常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构成人体隐喻概念,来认知和感受其他领域的隐喻概念。因此,人体隐喻(body metaphor)实质上是一种概念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通过人体隐喻,人们可以认识和了解那些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同时揭示了人体以及人类的身体经验在人们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人体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和文化两个角度讨论其形成原因。比较研究表明,英汉人体隐喻表达之间相似性大于差异性。这是因为英汉语言人体隐喻同样源于身体经验,具有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即认知的普遍性。同时,英汉语言人体隐喻在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文化的相对性造成的。
二、英汉语言人体隐喻的投射模式对比
隐喻是作为始源域的概念域(喻体)和作为目标域的概念域(本体)之间的投射对应。人体隐喻认知可分为三个类型。
1、从人体概念域到非人体概念域的投射。此类投射是用身体的部分名称来喻指其他事物或抽象概念,是人类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英语中的the head of a mountain,the foot of a mountain与汉语中的“山头”和“山脚”一样,都是以人的头部和足部来命名山的顶部和底部,这种隐喻投射是基于两者之间相似部位的对应。类似的例子,汉语中有“针眼”、“洞口”,英语中有the eye of a needle,the mouth of a hole,这类隐喻投射是基于两者之间形状结构的相似。有许多人体隐喻除了根据喻体和本体的形状结构的相似,还考虑到两者功能上的相似性。比如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于是汉语里有了“湖心”,“中心”,英语里有了the heart of a city,the heart of a problem。
2、从非人体概念域到人体概念域的投射。此类投射是更高级的认知方式,帮助人们认识和感知更抽象、更深奥的概念。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蓝天、白云、绿树,这里用来描述事物的颜色是用它本来的含义。当我们把颜色同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时,它便被赋予了隐喻的含义。例如,英语里的black heart和汉语里的“黑心”都是指心肠歹毒或邪恶的人。这里的“黑”不是本义的黑颜色,而是具有了喻义。但是有些隐喻词因为英汉两种文化背景的不同,意义相差甚远。英文里的whiteface和汉语里的“白脸”,尽管语言形式相同,但是意义不同。“白脸”在英文里指在舞台上扮演小丑的人,而在汉语里形容人是带有贬义色彩的。
3、人体概念域内部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投射。汉语里此类投射用得较多,拿“心眼”这个词来说,这是个隐喻词汇,指人的头脑灵活聪明。这个隐喻词是根据心和眼的相似功能对应产生的。心被认为是人认知世界的身体器官。而人也是通过眼睛来认识世界的。这两个器官具有相似的功能,用来喻指抽象的概念“聪明”显得十分生动贴切。
三、英汉语言人体隐喻异同形成的原因
1、认知普遍性(cognitive universality)。隐喻投射不是任意的,而是基于人类自身的经验。人类有共同的身体经验和心理结构,这些为人体隐喻提供了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隐喻认知模式就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隐喻的表达是建立在始源概念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概念域(target domain)的相似性或两种概念之间有关联上的。因此,隐喻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有某些相似性和相同的认知模式。例如,心脏是人体器官里重要的部分,也是人体的中心部位,所以人们很自然就会用心来投射喻指重要的事物或是事物的中心部分。无论是汉语里的“心”还是英语里的hean喻义都是一样的。可见,尽管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但具有相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即人们以人体隐喻化的方式去感知和认识其他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这一点使不同语言之间的理解成为可能。
2、文化相对性(cultural relativity)。语言是一种世界观。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经过语言的过滤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而不同民族的语言映射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使不同民族的人认知世界的方式有所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信奉平衡、协调和对称,这种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对语言的运用,尤其在成语和诗歌方面得到很好的诠释。因此,汉语里经常使用两个喻体来对应一个本体,如“肝胆相照”、“唇亡齿寒”。相比之下,英语崇尚简洁,喜欢一个喻体对应一个本体。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使英汉语言人体隐喻具有相似性,同时受文化的影响也有所差异。这就解释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人体隐喻表达上惊人相似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
通过以上英汉人体隐喻的比较不难看出,整个人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根据部位、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都被投射到人们周围的事物上,整个世界成了人类基于身体感知下的世界。因此,隐喻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并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手段。隐喻究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发挥着重要的认知功能。
隐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在外语教学中,语言的隐喻化表现在词汇和语篇里,借助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隐喻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隐喻性的语言及习语。在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中,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语言的修辞及意境。培养学生对隐喻的认知功能的理解,使他们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更深刻地理解隐喻所传达的文化意蕴,提高学生隐喻化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