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护理专业解剖学基础教学之我见
2009-09-23李成龙
李成龙
摘要解剖学基础内容复杂、抽象难懂。藏护生基础素质参差不齐,汉语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法学、自卑等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笔者针对藏护生的实际特点,就如何提高藏护专业解剖学基础教学质量,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藏护专业解剖学教学
解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藏医护理专业学生接触医学最早的先修课和启蒙课。该课程名词繁多、内容枯燥,部分教学内容复杂、抽象,难懂且易忘。汉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藏护生。普遍反映解剖学知识难理解,从而学习负担重、压力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对医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笔者长期从事民族中职卫校护理、助产等专业解剖学基础的教学工作。现就在藏护专业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教学经验、方法交流如下。
一、有效设计教学环节,重视诊断性评价
美国杰出的心理学、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设计学前诊断,分析掌握教学对象的认知和情感状况,发现教学问题,会使教学设计更加切合实用,是教学过程十分重要的步骤。而解剖学基础教学因在第一学期进行。教师无法直接查阅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不能有效掌握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基本态度和基础知识。故教师在接受课程后要查阅新生录取档案。充分调查、初步了解生源结构和基本情况。新生入学后,通过问卷调查、标准化诊断等方式,判断藏护生对学习医学课程所具备的“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
二、注重情感投入,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应注重情感的交流。藏区义务教育阶段民族文化教育背景与中职学校及周边文化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藏护生语言交流困难、汉语理解能力差、自理能力不足、人际交往困惑,从而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怯学、困惑、自卑、焦虑、敏感等心理问题。这样,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培养藏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个人的情感状态。以乐观向上的情绪,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藏护生创造、思维潜能,使她们反应的敏感性、思维的活跃性进一步提高,启发她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她们进入临渴逢源、豁然开朗的境界;教师要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切实领会教材,将情感融注其中,每一节课都应当目的明确、胸有成竹、精力充沛、情绪饱满,以降低藏护生的焦虑感,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她们创造性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要少批评,多表扬,多赏识,用宽容之心,耐心地对待她们的缺点,适时赏识优点,让藏护生战胜恐惧和白卑,产生成就需要的动力,切忌态度冷漠、简单生硬的批评施教,否则只会增加师生间的疏远隔阂感,打击她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生活中,教师要加强个性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取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与学生产生心灵的交融,心通了,情融了,道理才易被接受,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活动;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她们学习上的困难,态度和蔼、百问不厌地指导学生学习,及时纠正她们的学习偏向,使其情感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而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和共鸣。
三、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对130名藏护生调查显示:在中学阶段有99人接受的是纯藏语授课模式,有29人接受的是藏、汉双语授课模式。只有2人接受纯汉语授课模式;有27.7%的学生汉语交流困难,3.1%的学生听不懂汉语。所以,藏护生学习纯汉语授课的解剖学更加困难。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充分发挥藏护生懂藏语的优势,首先,让藏护生借助藏医人体学有关学习辅助材料进行预习,让她们从藏医的角度先简单了解人体,然后再循序渐进,讲授现代解剖学(虽然二者不尽完全相同,但也有很多共性)。其次,实施学生授课法,在教师全面、系统讲授后,将课堂回顾性评价的时间交给学生,安排藏、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轮流将每次教学中不易理解的难点内容,利用藏语进行简要讲解。让学生借助有关翻译工具书,将每次课程内容中出现的名词翻译成藏语,利用双语帮助其理解记忆。另外,在施教中按照藏护生的差异情况划分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准备不同的课堂问题、作业及试卷,以此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恰当运用比喻,力求通俗易懂
比喻是用某一种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尽相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认真钻研解剖学基础教材,会发现许多抽象难懂的知识就蕴含在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应用比喻教学法,能充分驱动藏护生的想象力,能使抽象变具体、深奥变浅显、干枯变生动,从而增强解剖学知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授肝脏的结构时,肝脏的单位是肝小叶,肝小叶的单位是肝细胞,将肝细胞比喻成“砖头”,象砌墙一样,每一块“砖头”先砌成排,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素,再将每一排“砖”砌高了变成“墙”,形成肝板,而小叶间胆管则是夹在“墙缝”中的“电线管”。人体王国就象一所大厦,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瓦则是人体各组织的基本单位——细胞。教师将扮演一名优秀工匠的角色,充分利用这些“砖瓦”,用灵巧的双手将大厦内所有的房间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姿。
五、应用歌诀记忆,增强学习兴趣
据统计,医学中有1/3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面对如此繁多、需要大量记忆的内容,作为汉语基础较薄弱的藏护生,更是反映解剖学难学、难记、易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挖掘、揭示规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一些名词、内容较多、记忆较困难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串,用流利的语言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从而使学习耗时少,记忆深刻,不易忘记。
解剖学基础内容的歌诀总结方法很多,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种:①按照相互位置记忆,如在学习七块跗骨时,用“距(距骨)下跟(跟骨)前舟(足舟骨),内中外楔(内侧、中间、外侧楔骨)骰(骰骨)”来记忆;在学习膈肌上的三个孔时,用“左食(食管裂孔)右静(腔静脉孔)后动脉(主动脉裂孔)”来记忆。②联系相关信息记忆,如学习股静脉(V)、股动脉(A)和股神经(N)在股三角内的排列顺序时,联想到英语单词van(行李车),即为其由内向外的顺序。③用谐音记忆,8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用谐音并联想到国家名称“苏(苏氨酸)丹(蛋氨酸)、以(异亮氨酸、亮氨酸)色(色氨酸)列(赖氨酸)、日本的英文名Japan(缬氨酸、苯丙氨酸)”来记忆。④假设记忆,如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在肺根处的排列,自前向后及从上往下均排列不同,记起来易颠倒出错。假设有一位姓秦的同志,叫“秦同志”(谐音“静、动、支”)便是左右肺根从前向后的排列顺序;英语读音“Comrade Qin”(同志秦一动、支、静)即为左肺根自上往下的排列顺序;最后用倒念“志同秦”(谐音“支、动、静”)。即为右肺根从上往下的排列顺序。
六、利用多媒体资源,寓教于乐
在解剖学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声、光、影像、动画、文字等方式,能将各种知识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声、图、文并茂,多种器官协同活动的效果。尤其对许多动态的描述如血液循环途径、声波的传导、神经传导通路等内容,单靠讲解效果常不理想,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精美的画面、动态的图解演示、引人入胜的音乐和流畅的配音,生动、形象、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动态地显示人体的各种功能,使学生能够听到或看到“胃在蠕动”、“冲动在传导”、“心在跳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有效解决藏护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矛盾,促进记忆,寓教于乐。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一法、墨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