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在计算机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摔跤”机会
2009-09-22刘元庆
刘元庆
人学会走路,总是这样一个过程:先是父母抱着走,然后是扶着走,最后就能独立行走了。如果永远被父母抱着走,这个孩子是永远学不会走路的。我想这应该和我们教学生一样吧。
3月份,我校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我去几个考场看了看,发现很多学生在上机考试的操作中遇到了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既不主动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放弃这个问题去做其他的题目,更没有想其他方法去解决,而是一味地重复那个错误的操作方法。考试结束了,我问了几个学生,问他们为什么一直不放弃那种尝试好几次都不能完成操作的做法,他们的回答惊人的一致:“老师上课的时候就讲了这种方法,上课的时候我还做对了呢,现在有些地方老是出现问题,上课的时候就没有出现过。”后来,我仔细思考了这种现象,现在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流行任务驱动教学,一般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即布置一个任务,教师先来给学生演示一遍,然后学生再自己操作一遍。这个时候学生能很快完成这个任务。因为老师刚刚演示过,学生的记忆还很清楚。这种教学方法固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实际上也扼杀了学生遇到问题的机会,也就是扼杀了学生“摔跤”的机会。遇不到问题,就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长久下去,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去检查自己的错误、不会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足为怪了。
如何解决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呢?在此次课堂中,我尝试使用“项目任务驱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主线仍然是项目任务驱动,而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给学生设计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所有的问题解决完了,整个项目也就完成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既达到了教学的任务要求,又使学生能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学会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VFP报表设计。我设计的项目任务是:基于VFP报表功能批量制作准考证。这个项目的基本环节是:
准备数据源;
建立报表、设计报表布局;
设置报表数据环境;
添加控件和值域控件;
预览修改。
在以上几个环节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
1,在准备数据源过程中,如果给我们提供的数据源不是VFP中的DBF表,而是EXCEL表或者ACCESS的表,你该怎么办?
2,在设计报表布局环境,如果我们想在每一行打印2列准考证,该如何设置?
3,在设置报表数据环境环节,直接设计成“如何设置报表的数据环境?”,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表单数据环境的设置来解决?
4,在添加控件和值域环境,让学生参考教师提供的准考证样式,其中的几个字块分别可以用什么控件来完成?
5,在预览修改环节,增设问题:准考证上没有考生照片,如何添加考生照片呢?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设置的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或小组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交流。除此之外,学生还会遇到很多老师没有设置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整个项目的任务也就完成了。遇到的问题越多,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对该任务的掌握也越长久。我想,这跟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摔跤越多,将来就走的越稳当吧。
下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问他们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看法。学生坦言:不太习惯,比较吃力,但是效果不错。我想这又和父母教孩子走路一样,在孩子摔跤的时候,不是立刻将他扶起来,而是去鼓励他,给他勇气和信心。当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需要老师去做的,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尝试去自主解决,并给他们足够的信心。
学生遇到的问题多了,也就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去给学生设计问题,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去让学生“摔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