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自然回馈的挪威人
2009-09-22滇剑
滇 剑
对自然的谦虚和收敛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
挪威是北欧的一个小国,人口只有450万。然而,它却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年人均收入达到7.7万美金,人均GDP排名世界第二,在联合国对包括人均寿命、教育普及程度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多方面条件进行的综合评比中,挪威连续多年获得最高分,成为世界上人类居住条件最好的国家,是人类真正的“世外桃园”。它是怎样创造神奇的呢?2008年11月中旬,我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探寻它的神奇之迷。
也许你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最富国家的首都奥斯陆,几乎看不到高楼,看不到那种现代都市的俗艳、炫耀和奢华,奥斯陆没有什么摩天大厦,它的建筑保持传统式样,朴实无华。然而,置身奥斯陆街头,马上就会被它所展示的自然和谐深深迷住了。大街上行人稀少,道路两边绿树荫荫,而很多房屋也被绿树掩映,给人浓浓的安详和谐之感。市容虽不豪华,但显得特别干净。走在奥斯陆的大街上,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弯腰在地上捡东西,开始以为他们捡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后来渐渐明白,人们把捡起来的东西,拿到垃圾桶边,丢了进去。人人都有自觉地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环境卫生不光光靠清洁工来打扫,而是人人有责。出来溜狗的人们,他们会自觉地带上一个黑的塑料小袋,把狗屎捡起,然后拿到垃圾桶里丢掉。
在这个国家,随处可见分布于森林中的小木屋。典型的挪威木屋以原木建造,拥有一间起居室、一间或一间以上的卧室、一个室外卫生间、一个小木棚和一间小厨房。取暖一般是用木柴,煤油也勉强可以使用。在黑暗的冬夜中,供照明用的是油灯或者蜡烛。当然,看似如此简朴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出于省钱的目的。无论内部陈设多么简朴,一幢位置诱人的木屋都是一项数额不菲的投资。现代化舒适设施的缺乏是基于思想和道义,而不是经济上的原因。小木屋让人们完全置身大自然中,挪威人以拥有小木屋为自豪,超过半数的挪威人都拥有自家的山中木屋。
挪威到处是绿色的森林和树木,森林覆盖率超过70%,但人们对植物的爱护是出了名的。我们在浏览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景点之一的松恩峡湾时,在码头等候渡轮的过程中,一个女同伴被美丽的峡湾景色所陶醉,忍不住攀住路边的一棵小树做好一个满意的POSE等待着另一个同行给她拍照,正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冲过来,嘴中不断叫嚷着什么,但看他凶神恶煞的样子,摆好POSE的她忙将小树放开,眼睛躲向一边以避开对方凶狠的目光。然而,对方的唠叨并没有因她放开小树停止,相反更加凶狠。这时,导游走了过来,告诉她不能踩草坪,并红着脸用挪威语向对方道歉,对方才慢慢离去。“又不是花坛,是野生的啊!”受了惊吓的女同伴委屈地嘟囔说。导游王先生解释说,在挪威,没有像国内的公园那样人为的场所,整个大自然就像一个公园,而这里的人们对践踏草木这种在国内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是深恶痛绝,任何人见了都会加以制止。果然,当我们走上渡轮时,发现刚才那位横眉冷对的先生竟然是渡轮上的工作人员,只是此时他见到我们却是满脸友善的笑,完全忘了他刚才对我们的凶恶态度。
虽然是时值11月中旬的初冬,但由于地处北极圈,挪威的高山上早已是白雪皑皑。这样的季节可是挪威人的最爱,在一片白茫茫中,不时可见一个人影在雪坡上高速滑下,轻盈灵活的样子,完全与自然融合一体。难怪人们说,挪威人是带着雪撬出生的。
1969年,上天恩赐给挪威一项大礼物:它在北海开采出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巨大的出口收益流入这个北欧小国,每年来自石油业的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约四分之一,年人均收入在7.7万美元左右,在欧洲仅次于卢森堡。但挪威并没有滥用这种好运气,盲目发展工业而损害环境,相反,他们决定将大多数石油收入投入政府养老基金,把眼前的收益留给后代使用,同时也避免了巨大的现金流入搅乱国内其它产业。
无暇的大自然是挪威的象征。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环境最美,污染最少的国家,却在世界上第一个宣布,要在2050年之前把汽车尾气的碳的净排放量降低到零,以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人们对大自然的厚爱,大自然也给予这里的人们丰厚的回报。据统计,挪威人的平均寿命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寿命,女的平均寿命达到84岁,男的78岁。实际上,在挪威很多人能活到百岁以上,“百岁老人”在这里并不稀奇。如今,挪威的年人均GDP排名世界第二,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连续6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人类居住条件最好的国家,人类的“世外桃园”。
(漓漓荐自《时文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