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筹资方式及筹资风险风范

2009-09-21缪臻彦

企业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筹资风险风险防范

缪臻彦

【摘要】 如何选择筹资方式、如何进行风险防范重新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浅析了企业的筹资方式及筹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以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筹资方式;筹资风险;风险防范

一、筹资方式浅析

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开业时都须筹集一定量的资本,它是企业经营的基础,筹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根据资本来源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分为内源资本(internalcapital)和外源资本(externalcapital)。内源资本主要包括企业的自有资本、留存收益等;外源资本主要有银行借款、债券、股票等。

1.内源资本方式的优缺点

内源资本筹资动用的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因此不需要支付利息,内源筹资的成本主要是自有资本的机会成本,所以资本成本相对较低。企业承担的风险是资金效益的不确定性。然而,由于动用了未分配利润和资金沉淀,必然使企业的股利分配减少,进而传达出对股价不利的消息。同时,企业的内源资本数量是有限的,它受到未分配利润留存数量的限制、企业创造利润能力的限制、股利分配政策的限制。

2.外源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外源筹资筹资主要指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普通股和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外源筹资的成本主要是持有成本,即向银行支付的利息、支付给普通股股东的股利和分红、支付给债权持有人的债息。银行借款和企业债券有严格的期限日,企业为此承担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到期能否足额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

从企业的角度讲,这三种主要的外源筹资方式也各有缺点: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获得的资金期限一般不长,资金用途有较严格的规定,有时还会附带条件;发行普通股对企业的要求较高,发行成本较高,支付股息和红利对企业也会造成较重负担,同时会使每股净利润降低。

3.筹资方式的选择

资本啄食理论认为,企业倾向于先采用内源资本筹资,如果自有资金不足以满足需要时会采用外源资本筹资。采用外源资本筹资时倾向于先采用债务筹资,其次采用权益筹资。这是企业筹资基序的理论观点,实践中,由于这些筹资方式各有优缺点,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筹资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经营环境而定。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包括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方式、行业地位、市场份额等可控因素;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宏观经济形势等不可控因素。

二、筹资风险防范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为借入资金引起的丧失偿还资金能力的可能性和股东权益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防范的策略数不胜数。笔者对比金融危机发生前和发生后筹资风险防范重点的不同特征,总结出以下两点。

1.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资产证券化的深入,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在形式上可以反映并预示宏观经济的形势。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传达出来的信号预测风险。当企业主要采用短期借款筹资时,如果银根紧缩,借款利率上调,会导致企业的资本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此时金融市场上借款利率的上扬对企业有较大的风险警示意义。当企业主要采用发行普通股筹资时,由于证券市场具有预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作用,企业应该更充分地利用证券市场的信息进行风险预测与警示。一般来说,股票价格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升降而涨落;证券市场行情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扩张与紧缩而升跌。

2.增强信息公开化程度,加强监管力度

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横向上提高了信息公开化程度,但是在纵向上扩大了高尖端使用者和普通使用者获取信息的落差,出现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舞弊,利用各种名目的创新手段逃避监管的现象,使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信息透明度降低。因此,企业内部监管机构应配合监督管理部门、行业自律协会对企业加强监管,使企业向其股东(外部监督者)真实、及时、有效地传达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和风险信息。

三、结论与展望

筹资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又赋予它新的重要意义。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要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经营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同时要正视筹资风险,建立健全预防机制,把风险防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李淑萍,蒋葵.中级财务管理[M].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吴晓求.证券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毛爱武.浅谈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对策[J].交通财会.2007

[4]杨胜雄.高级财务管理[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筹资风险风险防范
企业筹资风险分析和防范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企业财务风险的若干问题研究
论筹资对策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