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就业形式及其应对

2009-09-21

企业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应对形势

疏 劼

【摘要】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就业方面,铸就了更加严峻的城镇就业形势。主要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城镇就业形势,在此基础上浅析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城镇就业;形势;应对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就业形势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已经从虚拟经济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从纯粹的投资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实体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高达70%以上,欧美国家同时陷入衰退,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就业方面,铸就了更加严峻的城镇就业形势。从理论上讲,就业是依靠经济增长来拉动的;经济增长的下滑,必然会传导到就业上。据有关测算,现在我国需要GDP增长8个百分点,才能让就业增加1个百分点;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70万个就业岗位。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下滑的必然结果是就业增长的下滑、就业岗位的减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下滑冲击中国城镇就业更加突出地表现在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制造业是中国吸纳就业最多的非农产业部门。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制造业就业面临着就业需求下降的压力。由于超过一半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制造业部门,而在外商投资部门的城镇就业数量为1583万人,加上乡镇企业中外商投资部门859万人,合计有2442万人。在外资流入减少和出口下降的冲击下,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需求下降。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既有大型制造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其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近期纷纷关闭、倒闭的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服装、纺织、电子元件、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关闭、倒闭,就直接意味着就业的减少、失业的增加。然而,与就业增长的下滑、就业岗位的减少相对照的是,我国城镇劳动供给人数却在不断走高。以上海为例,不仅有大量外来人口的劳动就业问题,还有本地农村劳动人口的非农产业转移问题,更有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现有资料显示,2009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15.8万人,比2008年增加9000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9万人,本科毕业生7.6万人,专科毕业生5.3万人。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出现,有着更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

一方面是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周期的影响导致经济增长下滑,并进一步传导到就业上,使得就业增长下滑、就业岗位减少,劳动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外来人口就业、农村劳动力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以及大学生就业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城镇劳动供给居高不下。由此,对于当下城镇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是:供求双重挤压,就业形势严峻。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就业应对策略

现代劳动经济学在研究劳动市场行为与市场化就业问题时,一般都是从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两个角度来追根溯源并探求解决措施;对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我们也需要正视供求两个方面的新变化给就业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当下城镇就业人数的不断走高以及全球金融寒流对劳动力市场的巨大冲击所形成的供求双重挤压的基本形势,要求我们有比较“奏效”的应对之策。可以说,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之处还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依靠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多和劳动需求的不断扩张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目前,各地政府频频出台的多项举措都是旨在刺激劳动需求。但是,立足于劳动供给方面的措施也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实际上,上海市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引导升学计划、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职业见习计划等某种程度上都是劳动供给方面的举措,只不过有些是旨在减少供给数量,有些则是在提升供给质量。就“引导升学计划”来说,日本也曾经有过类似的举措,效果积极而且明显。日本根据各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改革学校的教育,贯彻一种“积极的非劳动力化”的体制安排,实际上就是类似于我们这里讲的“引导升学计划”。这种“积极的非劳动力化”,一方面推迟了青少年就业年龄,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全面提高了作为“预备役”的青年劳动力的技术、文化水平,使熟练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比重较快提高,适应了现代化企业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要求,为各产业部门迅速扩大吸收高质量的劳动力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也为把劳动人口吸收为现实劳动力创造了必要条件,不仅从数量上、更从质量上为补充各级科技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这种“积极的非劳动力化”的体制安排,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减少劳动供给数量、提升劳动供给质量的双重效果。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发挥高等教育调节社会就业供需矛盾的重要“蓄水池”的作用。“应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对调节社会就业的作用,把一部分年轻人转移到高校继续‘充电。现阶段‘扩招基本结束,学校也有一定能力承担‘蓄水池的任务。可设想采用毕业生‘回流教育制度、‘中远期就业合同、政府补助大学开放短期职业进修课程等措施。”

面对城镇“供求双重挤压,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需要我们多管齐下、频繁出拳,从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两个方向来共同探求并积极实践应对就业的多方面举措。但是,立足于当前城镇就业的现实,有两个重点需要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从鼓励自主创业中杀出一条“血路”;二是在锻造职业能力上寻找新的“生机”。

创业是就业之源。鼓励自主创业,在当下就业双重挤压的情势下不是什么权宜之计;鼓励自主创业,可以帮助我们杀出一条就业的“血路”来,所谓“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创业失败率高的现实又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一些问题。尤其是出现的所谓“农民比研究生创业成功概率更高”的现象,不能不让我们陷入深思。可能的原因:第一,研究生的退路比农民多。自我创业要具备那种绝地反击、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可以称为创业的“狼性”,这方面研究生似乎不如农民。在创业的道路上,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只有“生”和“死”,而对于一个高学历人才来说除了“生”和 “死”之外还有“活着”,这就决定了农民更具备“豁出去”的“狼性”。第二,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不如农民。相对来说,农民在现代科技知识方面要远远逊色于研究生,但农民在实践中将知识运用起来的能力有时要强于高学历人才,他们往往敢创敢试,不惧怕失败,愿意自己亲自动手实践。第三,研究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不如农民。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资源在于善于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研究生在这方面可能不如农民,有些创业的农民却练就一套“老江湖”的基本功,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捕捉商业机会。

对于高学历人才的创业,一方面要以个体素质、自身能力、良好心态为基础,另一方面则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从社会舆论来说,要营造鼓励创业的环境;从高校来说,要为学生创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从政府来说,要发挥更大的帮扶作用;从社会来说,要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此外,从提高成功率来看,大学生创业要坚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重: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在技术含量高的领域内大显身手,也可以在产学研合作尤其是在高校科研成果对接市场上发挥“桥梁作用”;大学生还可以在现代服务业甚至农业生产领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所谓“小作坊”做成“大文章”,就是这个道理。

职业能力是职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根据我们的调查,职场对于综合素质全面、创新能力突出、个人潜能强劲的就业者还是十分欢迎的;用人单位需要的不仅仅是就业者个人良好的基本素质,更主要的是做好本职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实践素质。德国西门子公司提出了自己的人才素质模型,认为人才素质包括知识、经验、能力3大部分内容:知识层面主要包括技术知识、业务流程知识、商务知识、市场知识4方面的内容;经验层面主要包括专业经验、项目管理经验、领导经验、跨文化经验4方面的内容;能力层面主要包括推动事情的能力、专注于事情的能力、制造影响的能力、领导下属或团队协作的能力4个方面的内容。在美国,公务员职业能力最核心的内涵是指公务员应掌握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公务员的职业能力因公务员的层次不同要求也不同;美国公务员分为初级公务员、中级公务员、高级公务员,各级公务员在能力建设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的要求,制定出了较为明细的职业能力标准,如表1所示。

职业能力的锻造,关键还在于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的教育以及“订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其结果是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普遍较高。福建省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实施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制度,值得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中加以推广。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福建省要求各高校确保毕业生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目前,已有31所高职院校、282个专业实施了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制度,在校生达1.35万人,2009年属“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毕业生约4000人,这类毕业生学有所长、学能致用,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2009年预计90%以上的毕业生可顺利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冀波.《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2期

[2]隋路.《科学应对金融危机》.《人民日报》.2009年2月11日

[3]冯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光明日报》.2008年11月5日

[4]刘春荣.《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自主性》.《社会》.2009年第1期

[5]韦进.《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应对形势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