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约化经营医院的几项举措

2009-09-21林建波张建平杨金彩

企业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节约型节约医疗

林建波 沈 娟 张建平 杨金彩

【摘要】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和重大决策,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经营节约化是建设节约型医院必然选择。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尤其是在人们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现实的今天,努力构建节约型医院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节约型医院;经营举措

节约型医院中的“节约”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医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科学高效地管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即投入方面节约各种开支,不铺张浪费,如合理利用水、电、油、气等资源,降低运行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第二层含义是指对病人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在不影响医院合理收入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病人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创造社会效益。但是,建设节约型医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项以人为本的长期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全民参与和共同努力。

一、节约化经营医院需要更新观念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节约型医院首先需要医院管理者和全体医务工作者转变发展的理念,切实把追求扩张型发展转为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的内涵型发展上。近年来,一些医院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有的医院不顾自身能力,以巨额贷款圈地建豪华病房楼;有的则不顾当地资源配置情况,热衷于引进昂贵的大型检查、治疗设备等等,导致建设战线过长,债务负担沉重。可以想象,还贷的压力往往会产生过度服务的动力,结果使医疗费用居高难下。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距甚远,作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在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并共同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与个性化特需医服务的架构[U1],最终共同完成保障国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二、充分打造团队的力量,从节约内部资源入手

节约化经营,需要医院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动脑筋,想办法,不断改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把节约行动落实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从院长到普通员工,从医务工作者到后勤员工,从机关到科室,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处着手,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滴油,全院凝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不断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三、突出“以病人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经营管理将医院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外延辩证统一起来。对内,加强经济管理,培养质量成本意识,以最适宜的成本和最优的资源组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对外,注重医院优势品牌经营和形象建设,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树立医院的美誉度,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从而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回报给广大的人民群众。

四、进一步完善收费制度,推行医院精确管理

1.完善收费制度

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省、市制定的项目规范和标准,各项目和标准通过公示栏、电子屏幕、病历本、墙报等方式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的监督,严禁自设项目随意收费和变相多收费;严禁小病大治,增加治疗次数,过度医疗,重复收费;严禁分解项目超标准收费。只有这样,医院的诚信度才会得到提高。

2.推行医院精确管理

所谓精确管理,就是在科学管理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把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作为基本目标。运用信息技术、数据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使管理手段信息化,建立科学的动态的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系统,对管理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和量化管理,对运营中的关键点进行有效调节,从而不断地改善组织架构和流程,规避风险,最终实现组织的目的。精确管理可以体现在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中受到普遍的关注。

3.树立医院科学质量观的理念,向管理要效益

现代医疗质量观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强调医疗质量包括基础(结构)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等5个方面,不仅涵盖了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传统诊疗质量要求,而且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医疗费用控制、成本效益指标以及医疗活动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强调全员参与、全部门参与、全过程参与。

4.实行医院全面成本核算

只有降低了成本,才能降低医疗费用,只有降低成本,才可能增加利润。医院全成本核算从根本上要求医院经营管理者加强内部管理,走“精品、细化、历俭”的节约化经营之路。医院应建立一种机制,把水、电、办公用品、医用材料等资源的消耗量纳入到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的考核中,把降低能耗、节约开支与全院工作人员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全院职工真正养成主动节能的习惯。实践证明,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节约化经营管理过程中,医院始终把建立目标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和各岗位工作职责贯穿其中。纵向到位,横向到底,使医院全成本核算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5.逐步推行费用包干制度

实行费用包干到科室的目标是总量控制、定额消耗。医院在实行预算的基础上,将各项支出费用指标按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工作数量等内容分解到科室,定额指标一年一定,由科室在总指标数内掌握使用,这样可以杜绝浪费,让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差旅、进修学习、学术活动等事项的审批,严禁以学习之名,行观光旅游之实。明确划分各项业务支出费用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主任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费用支出的审计、审批管理程序和制度。创新病人欠费的管理机制。逐步推行招待费、电话费、公务费、差旅费、燃油费、进修培训费等项费用支出的院务公开制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节约。

五、严格执行医院各项招投标制度

医院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对药品材料等实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范药品及材料的采购行为,降低药品材料的虚高价格,减少药品材料成本。而对医疗设备的购置,实行政府采购,这样能使医院自行采购的暗箱操作行为公开化、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院设备采购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设备的购置成本,为医院节约资金。另外,医院要加强医院项目投资、大型设备采购等业务效益的可行性分析和控制,是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提高竞争能力。如医院常常需要上新项目,增加、更新医疗设备,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等经济活动,医院应对所投资的项目、采购的设备的合理性及所能产生的效益及回报进行预测,预测这项经济活动完成后,能给医院带来多大的投资回报等。财务管理人员通过综合的运算方法,对经济业务科学地加以分析评判,为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提供经济分析结果,参与经济决策,做好参谋,要向决策管理要质量,向决策管理要效益。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倡导了节约化经营医院的指导思想,即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坚持增收创效与节支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以盘活闲置资源和降低运行成本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医院建设的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收入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对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运行成本严格管理,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磊,郭清马,马丽春.科学发展观对医院质量管理的挑战[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2):1~2

[2]杨国斌,易学明.精确管理在医院质量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2):19~20

[3]陈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2008

猜你喜欢

节约型节约医疗
节约
节约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