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思想根源

2009-09-21芦俊珠

企业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发展

芦俊珠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自由主义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明确的政治和经济指导思想。美国作为该思想的积极拥护者和支持者,更是承担了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这一思想的责任。然而,以私有化和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新自由主义并不适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国家,近年来一些国家遭受到的经济发展“瓶颈”以及当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就证实了这一点。因而分析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对于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发展

新自由主义是市场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用以控制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种较为系统的学说。其理论内容及实践模式,在当今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美国作为新自由主义积极支持者和执行者,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并引起新一轮对新自由主义的探讨。

一、新自由主义是什么样的理论

对于新自由主义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各不相同。诺姆·乔姆斯基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其完成形态则是所谓“华盛顿共识”。我国学术界则普遍达成共识: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

广义上的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学派林立、思想繁杂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这些学派虽然侧重点各异,但从整体上来说,它们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

在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中,新自由主义支持私有制的呼声最高,他们推崇的市场机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极力反对公有制的。雅赛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基石之一就是所有权都是私有的。

新自由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发展生产的最充分动力。因为,私有制更好地保证了每个人拥有相同的致富机会。个人只要通过努力就有可能富有,因此,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就可以调动起来。同时,新自由主义还认为,私有制较之公有制更能保障个人的自由。正如,哈耶克所指出的:“正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这个唯一的缘故,才没有人来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在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或是属于独裁者,谁操有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2.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新自由主义者以“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的萨伊定律为理论基础,坚信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合理性,认为资本主义市场是完善的,市场可以通过自由放任的经济自动调节社会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所有人就业需求,从而达到完美的瓦尔拉斯均衡。

同时,在新自由主义看来,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都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损失。他们认为,市场竞争具有为技术进步提供活力的功效,国家对经济干预会扭曲市场价格、损害市场资源的配置,破坏市场活力,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同时会限制私人的经济活动,破坏政治民主,侵犯个人权利和自由,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3.控制工会组织,削减国家福利

新自由主义主张维持市场竞争,反对垄断,要求垄断组织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活动。但新自由主义不仅不反对垄断资本,反而将工会和垄断组织等同起来,断言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会处于垄断地位,使得工资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的水平,因而影响资本家投资的积极性。

新自由主义倡导健全的财政原则,即开支力求节约,税收力求缩小,量入为出,实现收支平衡。其中所谓的开支力求节约,主要是指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新自由主义认为福利国家具有短视和低效的倾向,庞大的福利开支会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基于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制度使资本家减少投资、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最终降低生产效率、削弱国际竞争力;良好的养老、就业和医疗的福利摧毁了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助长人的惰性,摧毁人的自由。

4.宣扬自由贸易,鼓吹经济全球化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理论,追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全球化市场。声称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是世界资源的最优组合,是对双方均有利的“正和游戏”而非“零和”甚至“负和”博弈。

但从根本上看,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经济理念向其他地区扩张,或者说将别国经济制度和模式强行纳入西方所预想的轨道。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这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和投机的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实力不同造成获利不均,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国家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二、新自由主义在美国的运用及其影响

1.新自由主义导致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

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及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削弱工会力量,使得工人在与资本博弈中处于劣势;同时,社会没有为工人提供相应的援助政策,导致工人工资不升反降,GDP增长的绝大部分都流入少数富有阶层手中。根据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中心2007年8月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全美国最富有的2% 的人净资产从1984年到2005年翻了一番,但是最穷的1/4的人2005年的净资产——如果使用恒等美元计算的话——相对于1984年是减少的。

长期以来,美国工薪阶层实际工资保持原状以及由此带来家庭实际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个人消费的增长,而这正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在此背景下,特别是“9?11”事件后,美联储更是将银行利息降至1%,无限量地向金融机构放贷,以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美国超前消费的文化促使公民过度消费,负债率大大提高。

当债务高到一定程度,工薪阶层难以再靠其收入进行正常借贷,也无力偿还以前债务的时候,就引发了危机。而危机刚显露时,政府又遵循新自由主义所谓的有限政府原则,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调控,从而使得工薪阶层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不断缩水,更加剧其相对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2.新自由主义导致国家极端推行私有化、解除市场监管,使得虚拟经济不断膨胀

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1982年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监管的局面,为金融业混业经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0 年12 月,美国又通过了解除对许多复杂金融衍生品管制的法案。这更加便于美国金融机构从事投机业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例如,20世纪70、80年代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利润只占非金融部门的20%,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25%;金融企业的股票市值在2004年为非金融企业的29%,在过去的25年里,这一数值增长了4倍。而美国最富有的家庭在最近20年内家庭收入的增长大部分也来源于各种资产和有价证券的收益。这导致了经济体系在生产上投资不足,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20世纪60年代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7%左右,而1990年~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只有不到2%。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比例关系被打破后,经济泡沫的出现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

其次,美国遵照新自由主义私有化政策,削减社会福利,导致许多人不得不通过贷款买房。当金融市场放开后,私人金融机构内部监控不够,风险意识淡薄。工作人员在业绩压力和奖励的诱惑下, 诱使毫无购买能力及消费信用不良的人购房,从而将房贷以金融商品的形式打包出售,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当资金链发生断裂,有关房贷的资产无法转移给投资者,必然出现不良资产,酿成次贷危机,演化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3.新自由主义导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

新自由主义者一直倡导经济全球化及自由化政策,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以至一国出现经济危机势必影响别国经济。

长久以来,美国视资本与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为支柱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属于劣势企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美国大量输入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及产品,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致使贸易赤字与日俱增。为了解决出问题,美国滥用新自由主义所“构建”的自由化资本市场和国际贸易体制,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使各国的实体资源不断流入美国,从而在发展中国家身上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效需求不足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愈发严重,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世界经济衰退。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使资本的国际流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其结果必然致使虚拟资本剧烈膨胀,呈现越来越多的经济泡沫,加剧经济危机。

三、启示

新自由主义从产生、兴起到大行其道占据主流地位,在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它毕竟无法舒解困难、缓和矛盾,甚至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积累了矛盾。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进行深刻反思,进而逐渐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实质是一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再者,无论是拉美失去的“十年”、还是97年亚洲金融风暴抑或当前美国金融危机都表明:新自由主义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发展理应由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与人民大众的福祉联系起来,而不是偏信某一思潮。

参考文献:

[1]诺姆·乔姆斯基,罗伯特·迈克杰尼斯.《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3~4

[2]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辨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4

[3]安东尼·德·雅赛.《重申自由主义——选择、契约、协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5

[4]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01

[5]梅荣政,张晓红.《新自由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7

[6]《环球视野》.2008年10月16日

猜你喜欢

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