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的心育功能
2009-09-21顾颉
顾 颉
21世纪是一个崇尚健康的时代,人类不仅追求生理健康,也更加重视心理健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复杂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心理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情况已延伸至学校,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愈发重要。2002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我们在对学校美育的研究中深切地感受到,审美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将美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有利于其目标的实现。
(一)传播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
西方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一切文化最后都落实为人格。”优秀的文化可以培养优秀的人格。美育可以担负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因此,它可以培养优秀的人格。这是因为,美育是以一切美的事物,通过审美活动和获得美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美育人,育美的人,是我们对美育的通俗解释。美育具有三个要素:第一,美育的内容是“一切美的事物”, 美是美育的灵魂,离开了美,就没有美育可言。第二,美育的方式是进行审美活动,这是美育的中介。第三,美育的效果是使师生获得“美感体验”——一种由美产生的愉悦的、自由的感受。美对人的陶冶作用只有在审美主体产生美感体验时才能实现,没有美感就没有美的教育作用。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体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健全人格表现为具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对自己拥有信心,对生活充满兴致,乐于与人交往,积极进取,勇于迎接挑战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育与心育对人格的培养有许多契合之处。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流行艺术以及古老的书法、绘画、民乐和民间艺术等的兴趣,使其受到真善美的滋养,从而远离粗俗、卑微和肤浅,自觉地追求高尚和高雅。美育采用主体参与、自由创造、快乐体验、游戏等教学方法,这与《纲要》提出的心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游戏、活动和体验的形式为主”的要求是一致的。体验是美育的基本要求,这与心育坚持“自我体验、自得自悟、助人自助”的教育原则也十分相似。美育具有熏陶、感染、愉悦的功能,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以及天真、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审美活动中,他们自娱自乐,减轻了对学习的焦虑、厌倦。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能够磨练人性。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美的教育,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赏一切美的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这就是美育对人格的养成作用。
(二)正确认识自己,培养阳光心态
审美对于保持心理平衡具有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而对物质功利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如果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心情可能就不一样了,这就是一种阳光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总是能够发现事情美好、积极的方面。有这样的心态,就会感到: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快乐;就不会为物欲与名利所累,就会悦纳自己,善待他人;既努力工作,又享受生活;既积极进取,又知足常乐;总是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憧憬。
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表现为自负或自卑。成都市双流县实验小学在《赞美的力量》主题活动中,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增强自信心。美育的这一特点与当前心理学界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光明面、人的优点与价值,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针对以往心育侧重于问题学生,治标不治本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健康心灵。因此,美育与积极心理学完全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入。
(三)倡导优雅生活,享受快乐人生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诗意的生活”也可以理解为做生活的艺术家,也即人不是以艺术为职业,而是以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艺术是美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艺术教育最充分地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渠道。艺术教育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在古代,君子之士通过琴棋书画来修身养性,以达到自我完善、超凡脱俗的境界;文人将“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吟诗绘画以颂之,就寄托了对高尚情操的赞美,激励自己坚强地面对挫折和困难,这些都体现了审美与育心的结合。成都市五桂桥小学常年以校园集体舞代替课间操,伴随着热烈、奔放的《西班牙斗牛士》的乐曲,上千名学生在操场上跳起了富有西班牙风情的集体舞,那整齐、潇洒的舞姿,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景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也使学生更加自信和勇于表现自己。一些到过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人说:“那里老百姓的精神状态很轻松,他们的收入或物质生活可能不如我们,但是家家都活得很开心,音乐总是伴随着人群。”这就是艺术和审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
艺术活动有助于情感的释放,所谓“诗可以兴”,就有这一含义。在学校里,我们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如唱歌、跳舞、绘画等等。我们可以举办教师风采大赛,让教师们展现自己最靓丽的一面。我们还可以鼓励和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出去旅游,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放松身心,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美的瞬间,与更多的人分享。“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仁人君子的性格特征,也说明了对自然的审美具有陶冶性情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四)运用艺术手段,抚平心灵创伤
美育在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心理治疗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我国古代医书《幽梦序影•养生之秘》(清•乐锡绶)中说“琴医心、花医肝”,说的是美妙的琴声,使人心旷神怡以养心,娇嫩艳丽的鲜花,使人心情开朗以养肝,都有利于身心健康。又如,优美的轻音乐可以使人心理恬静、怡然,有利于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激昂的《命运》钢琴协奏曲使人精神振奋,充满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在美国小说家欧•享利笔下,一位画家在墙上画的绿藤叶,竟然支撑着病中少女的生命……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德国诗人歌德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长达二十余年,证明不同颜色能够引起人的不同心理感觉。现在,国外盛行用“颜色疗法”“音乐疗法”来治疗心理疾病,取得显著效果。艺术教育的这一功能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更凸显出极强的现实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给人们,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亲人猝然离去,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阴阳两隔,受伤致残使人生从此发生逆转,这些重创,会使那些未成年人在灾后产生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负面心理问题。从长远来看,医治心理创伤比重建物质家园更加重要也更加艰难。在专业心理工作者对灾区师生开展心理援助的同时,一些艺术教师也积极尝试利用艺术教育来治疗心理创伤。在北川中学“致嘉爱心音乐教室”内,仅培训两个月的二十多名学生,已经能够娴熟弹奏名曲《蓝色生死恋》。学生说,学钢琴锻炼了自己的毅力。爱心志愿者,钢琴教师朱伟灵表示,刚开始很多学生精神压抑,仅仅两个月,这些孩子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曾深入地震重灾区调研,看到在简陋的板房教室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和极富想象力的作品,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就是艺术鼓舞人心的力量。美术教育对儿童心理治疗的优势在于其采取的是儿童擅长的绘画表现方式,而不是成人惯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在美术课上,先让学生谈谈经历这次地震的心情,然后让学生画下地震前后的情形,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画的内容和意义,借此过程帮助老师或心理治疗师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或辅导活动。
综上所述,美育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优化心育的品质,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现代美育的创始者,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其代表作、被称为第一部现代美育法典的《美育书简》中提出:大自然是我们原来的造物主,而美是我们的第二造物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这自然也包括心育。需要强调的是,美育融入心育之中,不是取代,而是裨益;不是喧宾夺主,而是锦上添花。如果我们的美育工作者多了解一些心育的意识与知识,如果我们的心育工作者多掌握一些美育的技能与方法,如果二者能够密切合作,一定能够相得益彰,教育效果倍增。我们虔信,美育对心育的融入,将使之更富于美感,更具有吸引力和可接受性,从而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正是我们对理想心育的企盼。
【顾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学校美育研究。四川成都,610031】
责任编辑/赵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