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2009-09-21李英杰
李英杰
[摘要]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方法;途径Thepathofexaltationteachingquality
教学,一半是教,一半是学。教与学的统一,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要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对成绩的影响
数学学习态度是尤为重要的,态度很多情况下由心情决定,可是学生不能想学就学,如果学习态度不好,厌学,干脆先别学,去放松一下自己,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让自己放松,使自己的愉悦起来,于是,什么在眼中都变得可爱了。
学生的学习习惯要靠老师一步一步慢慢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习惯的培养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如练习、审题、效率、书写等的习惯,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比如,学生每天做一道自己认为难的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有了好的习惯和态度加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对学生有一好的交代了。要注意总结数学方法,打个比方题目无论怎么变化,就是一张白纸,题目的难度就像是白纸的厚度,有的很简单,就只有一张纸,可以一眼看到底,有的题目很难,则需要一层层的揭开它。但是如练习知识点是不会变化的。
2.数学解题的规范性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解题的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反思四个方面。
2.1审题规范。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要做到答案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2.2语言叙述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
2.3答案规范。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
2.4解体后的反思。解题后的反思是指解题后对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及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3.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1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利用教材,借助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应用题的结构,解法与解题思路的异同有清楚的了解,我抓住两点进行教学,一是比较的标准——弄清两数相比时,以哪个为标准;二是比较的结果——弄清不同的比较形式所得出的比较结果的含意。
3.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能力。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通常做法是引导学生从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综合到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重视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3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我在进行工程问题的教学时,不是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研究思考问题。
4.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1重迁移。迁移是已有知识和技能对新知学习的影响。教学中充分发挥已有知识的“例子”作用,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类似、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可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于同中见异,刻意求新。
4.2发扬民主。民主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从而保持心理自由,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问题,充分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而无须压抑,不必担心别人的笑话和讽刺,进而迸发出创新的潜能。
4.3倡导求异。求异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倡导求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拘泥于一种答案的习惯,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面对教材权威敢于“班门弄斧”,提出新观点、新见解。
4.4激励质疑。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有效实施探究学习的运作方略
5.1精选探究学习的内容。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我的教学实践认为,规律性较强的知识适合探究,类比性强的知识,可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性进行类推性探究,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不要先带着学生用画、剪、拼、量的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要先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于是学生纷纷投人到探索“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热切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
5.2找准探究学习的时机。寻找探究学习的时机,关键是把探究的支配权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何时实施探究,其实质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
5.3加强探究学习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作保障。当然,此时的教师不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对整个探究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