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习题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009-09-21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7期
关键词:倍数例子习题

黄 磊

数学习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习题资源,开发习题的育人价值是“用教材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习题具有着知识功能、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在数学教学中,解答习题本身并不是目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接受着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训练,从技能、思维、智力、非智力等方面塑造着自己。新教材的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编排上注重利用实际情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教师要有习题资源的意识,将教材中的习题拓展为一个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数学问题,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习题增值。新课程的每个学段都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非简单地改变教材,它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境界——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教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作出有个性的教学演绎。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要成为一部书,一部非常生动、丰富和深刻的教科书。这种专业的自觉性不仅是外界赋予的权利,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在追求。

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和是7的倍数吗?18是9的倍数,27是9的倍数。18和27的和是9的倍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仅仅把该题作为一般的习题,让学生自己解答,仅此两例就得出:“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这一结论。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探索的空间,没有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索过程,缺乏对教材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和超越,失去了对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我在教学本题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索过程,引领学生经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解释,再猜想、再举例、再验证、再解释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认识“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这两个数的差、积、商是否也是这个数的倍数,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教学片段实录:

出示习题:“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和是7的倍数吗?18是9的倍数,27是9的倍数。18和27的和是9的倍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生;算一算不就知道了吗。先求这两个数的和,看是不是7的倍数就可以解决了。

师:同学们,按他说的,试试吧。

师:算完了,谁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生: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和是35,35是7的倍数.18是9的倍数,27是9的倍数,18和27的和是45,45也是9的倍数。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师:仅此两个特例就得出这个结论,太草率了吧。我们不妨把它叫做一个猜想。数学中的结论要有普遍性,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请同学们每人在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然后通过计算来验证好吗?(学生自己举例并验证,几分钟后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的例子,来验证我们的猜想,答案都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发现了!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还是用以前学习的运算规律来解释吧。

a是d的倍数,可以写成:a=md,b是d的倍数,可以写成:b=nd(m、n是非零的自然数)。那么a与b的和就是:md+nd根据乘法的分配率:dm+nd=(m+n)d

由此可见a与b的和是d的倍数。

师: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由两个数的和你还可以联想到什么?请大胆提出你们的猜想。先把你的猜想与同桌交流一下吧。

师:谁来说说看?

生1:我们的猜想是: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生2:我们的猜想是: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生3:我们的猜想是: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商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师:同学们很会联想,提出了这么多的猜想。这也只是猜想,是否正确还要经得起验证。同学们,你能自己通过举例来验证这些猜想吗?能不能试着用学过的运算定律来加以解释呢?老师相信你们,赶快试试吧。弄不清的,可以小组讨论。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猜想。谁来说说你举的例子?

生: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差是7,7是7的倍数。

15是3的倍数,9是3的倍数,15减9的差是6,6也是3的倍数。

……

师:同学们你们举出这么多的例子,都说明了如果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差也是这个数的倍数。这些都是具体的例子。能用字母,结合运算定律来解释吗?谁有勇气来说说看?

生:a是d的倍数,可以写成:a=md,b是d的倍数,可以写成:b=nd(m、n是非零的自然数)。那么a与b的差就是:md-nd.根据乘法分配律md-nd=(m-n)d。

由此可见a与b的差也是d的倍数。

师:再来看第二个猜想,谁来说说你举的例子?

生:6是2的倍数,4是2的倍数,6与4的积是24,24也是2的倍数。

6是3的倍数,9是3的倍数,6与9的积是54,54也是3的倍数。

……

师:同学们你们举出这么多的例子,都说明了如果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也是这个数的倍数。这些都是具体的例子。能用字母,结合运算定律来解释吗?谁有勇气来说说看?

生:a是d的倍数,可以写成:a=md,b也是d的倍数,可以写成:b=nd(m、n是非零的自然数)。那么a与b的积就是:md×nd.根据乘法结合律md×nd=(m×n)d×d

由此可见a与b的积也是d的倍数。

师:再来看第三个猜想,谁来说说你举的例子?

生:14是7的倍数,21是7的倍数,14和21的商不是7的倍数。

15是3的倍数,90是3的倍数,90除以15的商是6,也是3的倍数。

生:我与的例子,有些商是那个数的倍数,有些就不是那个数的倍数。如:18是2的倍数,6是2的倍数,18和6的商是3.3不是2的倍数。

20是2的倍数,10是2的倍数,20除以10的商是2,2是2的倍数。

……

师:在你们举得例子中,有的例子证明猜想是对的,有的例子证明猜想是错的。由此可见,这个结论没有普遍性。我们就说:两个数同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商也是这个数的倍数是不成立的。

……

这样的教学,根据课本习题内容,考虑对习题做必要的充实和丰富,注入探索发现的元素,丰富知识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的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猜你喜欢

倍数例子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倍数魔法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