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语文课堂生命飞扬
2009-09-19杨志洁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下我们应该看到,语文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的。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要想获得各自生命的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新的发展,必须依赖教育活动中两个生命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理解和支持。而只有建立和谐的关系,师生才能在语文这个充满生命关爱的锦囊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体会生命的真谛。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让教师乐于教语文,让师生的生命绽放光彩,盛开于语文教育的百花园中。
1.师生要相互尊重与热爱
语文教师要树立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对待学生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尊重他、热爱他,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只要我们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向着好学生的方向努力。
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强加给学生,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认识活动,只能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体验来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如果是强行灌输,学生难以领会,不但效果不佳,还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导致兴趣销蚀。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充分肯定,对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热情地帮助;批评学生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学生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因为这种逆反心态一旦形成,师生间应有的和谐关系即不可能存在,任何教育上的努力也都将难以奏效。
2.师生要实现平等对话
课堂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教师应该做到热爱、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在课堂上展示风采的机会。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环境,留出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要避免“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精神的力量,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幸福与快乐,要避免出现叶澜老师所说“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另外,师生的平等对话还应该如朋友一样和谐,“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和谐。
3.师生要共同关注学困生
师生要共同关注学困生,把爱洒到每一个角落。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某些方面发展滞后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实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的教育策略,为每个花朵的成长提供充足的阳光。
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多数教师愿意尊重自己心目中的优秀生,而不大乐意尊重所谓的差生,事实上,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学困生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与关怀。多一点信任和理解、帮助和支持、表扬和鼓励、温暖和体贴,学困生也会发生奇迹。我们可以特意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认真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预设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解决,并注意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又使他们逐步走近老师,也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公平的、亲切的,有助于使他们全面认识和估价自己,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师生健康的发展,有益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另一方面,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也得到了升华。
杨志洁,江苏徐州高等师范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