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机事件中传媒与政府的互动

2009-09-18刘顺祝曹小林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砖窑党和政府政府

刘顺祝 曹小林

摘要: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得以顺利解决,媒体功不可没。其间虽也有失误与不足,但其发挥的正功能与正影响是主要的。本文以时间为经线,以各阶段媒体与党政部门的互动为纬线,勾勒出一幅媒体与党政部门良性互动促使问题解决的脉络图,并对此做出分析。期望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与借鉴,使媒体在危机事件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功能与正影响,维护人民利益,做党和政府的好助手,化解社会危机,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黑砖窑”危机事件新闻传媒党政部门良性互动

事发初始期,媒体与政府的互动

山西政府不作为,导致媒体监督。

事件被广泛关注前,山西本地媒体就曾报道过。2007年5月28日,洪洞电视台播出了关于“黑砖窑”的新闻,但未引起山西政府的重视,当地政府认为“不是个大事”,并未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也没有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政府的不作为导致媒体舆论监督发挥了作用。河南媒体最先对事件进行报道,此后各大媒体跟进报道,这才使问题受到政府的重视。有“揭开山西黑砖窑内幕第一人”之称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付振中早在2007年5月9日便已亲赴山西调查。2007年6月6日晚,大河网首发《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的帖子,6月7日晚,附加了都市频道报道图片的专帖被大河论坛置顶,引起强烈反响。河南媒体的舆论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媒体广泛报道,使政府知悉情况。

事件的解决得益于公权力介入,沿循的是“媒体报道——高层重视——作出批示——行动解决”的路径。媒体在使公权力介入并发挥实质作用上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说“媒体报道——高层重视”是事件得以解决的关键环节。事件是媒体首先揭露的,广泛报道,真相及民意被迅速反映给相关部门,引起重视,产生了认知层面上的大众传播效果。

笔者认为,报道中媒体发挥了点燃部分导火线的作用。新闻媒体就是社会的探雷报警器,随时探测“地雷”——社会的丑恶现象。但媒体不是权力机关,没有强制力,它们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能力排除“地雷”,只能通过报道发出警报,告知人们有“地雷”存在,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使有能力排雷的人去排除“地雷”。但有时媒体的告知并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地雷”的危险性,对其视而不见。于是,媒体便点燃部分导火线,让导火线上的闪闪火花和“哧哧”声响引起人们的重视,产生危机感,意识到“地雷”快要爆炸了,到了必须尽快排除的时候了,这样便促使有能力排雷的人迅速行动去排除“地雷”。事件中媒体最初的报道并未引起山西政府的重视,没有意识到“黑砖窑”事件这个“地雷”的危险性,甚至有人还不知道“地雷”的存在。于是媒体广泛报道并将事件公布全国,形成全国性舆论,点燃了导火线。随后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并迅速行动解决了问题,“地雷”被排除,化解了社会险情。

事件处理阶段,媒体与政府的互动

报道促使政府迅速行动解决问题。

媒体的报道导致公权力介入,产生了行动层面上的大众传播效果。胡锦涛、温家宝等多次批示要求查处,派出工作组督察;公安部门立即部署查找工作;党政最高权力开始介入,至此,山西政府才以“从没有过的迅速”开始行动;纪检监察部门也开始调查违法乱纪问题;各级司法机关也做好了审理案件的准备。媒体还发挥了“权力制衡”功能,我国的新闻媒体是行政职能的一种延伸(喻国明语),报道形成舆论压力,并促使高层行动形成政治压力,迫使山西政府行动解决问题,媒体是政府行动的“助推器”。

沟通上下信息,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安定。

事件中媒体沟通人民与党和政府间的信息,使党和政府及时准确地知悉事件状态、舆论动向,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保证决策和行动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为整治行动打下基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黑砖窑”事件这颗地雷的导火线是媒体点燃的,但媒体点燃导火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地雷”爆炸,而是让人们意识到它的危险性,促使有能力排雷的人除去“地雷”,媒体会只点燃导火线的一部分,在“地雷”爆炸之前适时将其熄灭。笔者认为,媒体在发挥点燃导火线作用时也要掌握好度,点的导火线过多,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之,又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使许多社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监督公权力,规范政府行为。

媒体对政府部门的组织涣散和管理缺位、公职人员的麻木不仁和失职渎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发挥了监督公权力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他们履行职责,解决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曾表扬新闻媒体在此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①违法违纪人员均受到了应有的惩处。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不仅是国家航船的“瞭望者”,而且也是水手,随时准备救助落水的船员。媒体的揭露批评也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他们起到了威慑、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使他们能改邪归正,保持自己的人生方向与国家航船的航向一致,合力前行。

事件中媒体始终关注司法动向。全程追踪报道案件审理准备工作、检察院的起诉、法院的审理,对判决结果、司法权力进行监督,有利于司法公正。此外,媒体在报道中还有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和闪光点,那就是没有出现“媒介审判”。说明我国的媒体进一步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和角色定位,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这也是此次媒体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和影响的原因之一。

通过报道为政府重树形象、重拾民心。

山西“黑砖窑”事件在国内外均产生了恶劣影响,不仅使政府丢失了颜面和威信,损害了政府形象,而且也导致了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信心和拥护有所动摇。媒体是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而存在的,是政府与人民的“协调器”,它在为政府重树形象、重拾民众信心上的作用十分重要,这也是媒介责任意识的体现。

事件中媒体始终关注政府动向,通过调查、访问、参加新闻发布会等及时发出最新报道,告知人们政府打击黑砖窑、解救农民工、严惩违法乱纪人员、出台政策法规、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报道使政府的行动得到了公众的认可,给人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强了人民对政府的信心,为政府重树了形象和威信、赢得了尊严和信任。

事件总结阶段,媒体与政府的互动

促成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制度。

报道揭示出许多社会问题,凸显出诸多体制和法制上的漏洞,促成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媒体可以说是“孵化器”。这对健全我国法制、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具有长效作用,也对党和政府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具有重大作用,不仅体现在当前问题的解决上,更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山西省7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通过省级人大常委会立法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

开展社会讨论,为政府提供借鉴。

问题解决后媒体并未停止关注,而是组织开展社会讨论,引发了全社会的深层次思索与探讨,从不同角度向事件的核心问题探进。媒体舆论的道德勇气和理性力量构成了解决“黑砖窑”问题过程中最令人欣慰的亮点。媒体不仅尖锐地点明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揭露出其他诸多问题,并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和对策,为党和政府指明了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改善了政府的工作。

媒体发挥了“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从媒体对当地某些官员沦为“黑砖窑”的“保护伞”和食利者的批评中,我们看到了媒体重申的是“民主、法制”……新闻传媒是文化的载体,它理应传承文明,体现文化的力量,发挥价值指导作用。大众媒体在全面的公民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能让他们在选择的时候作出有见识的判断。②从媒体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对官场文化和官员道德准则的重申,这对党和政府的道德养成、不断增强自身的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促使政府反思,增强免疫力。

此次报道也促使政府进行深刻的反思,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教训,对政府加强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就好比给党和政府打了一针“预防针”,增强了“免疫力”,能有效地防止此类问题的复发。

结语

事件中,媒体可以做的已经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到了极限,它的表现是事件中的一大亮点。对查处事件乃至全国开展整治非法用工和打击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孙宝树:《媒体专项行动中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载2007年8月13日16:22的人民网——社会频道。

②周勇:《广播电视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砖窑党和政府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上期回顾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祝家甸砖窑文化馆与精品民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校智库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砖窑湾地区长6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关于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信任的思考
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妇女参政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