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的发展对报道平衡的吁求

2009-09-18曾晓渊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4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

曾晓渊

摘要:仅仅几年时间,民生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成功拉动了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但民生新闻在创新与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发展危机,比如题材范围狭窄,内容琐碎,负面信息过多;报道表面化,挖掘不深;媒体角色不明确,忽视舆论监督功能;形式和内容同质化和媚俗。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民生新闻”必须抵制片面追求“收视率”的重商主义,应将选题推及公共新闻的高度,提升普通民众的“话语权”,才能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潜在危机发展出路

由于资金、技术等限制,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与中央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的新闻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即使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地方电视台做出的节目也容易广而不深、肤浅片面,给人拾人牙慧的感觉。而地方民生新闻资源则相对丰富,能够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因而地方电视台可以就地取材,实现新闻节目的低成本高效率运作。

民生新闻的概念含义对报道平衡的吁求

“民生新闻”是个新概念,但构成这个概念的两个词语——“民生”和“新闻”,却沿用已久。简单地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理解,我们大致会得出这样的判断: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新闻。搞新闻的人会讲,那我们不是一直都在做民生新闻?广义地说,所有新闻都是为了民众和民众关心的,因此应该都是民生新闻。但是由于受传统新闻模式的制约,我们制作的不少新闻仅停留在“为了民众”这个层面,至于“民众是否关心”却很少顾及,如果把这些新闻也称之为“民生新闻”,老百姓不会答应。

因此,我们所说的民生新闻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选题层面的,另一个是操作层面的。民生新闻对来自选题层面的要求是,记者和编导应尽量从普通百姓的生活、生存角度发现和提炼选题,包括百姓生活的微观变动、宏观政策在百姓生活中的运行和反响;操作层面的要求则是,如实反映百姓生活的状况、环境、质量、要求与呼声,在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心系百姓冷暖,为百姓着想,为百姓排忧解难。

目前的时政新闻,领导活动、会议报道太多,领导和群众都有意见。问题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应该时政新闻民生化,从中找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围绕与民众的关系展开报道,把时政新闻转化为民生新闻,转化成老百姓爱看的新闻。近年来,民生新闻收视热不断升温,在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道路上已经做出有益的尝试。不少地方台的探索表明,时政新闻的主流思想和深度报道,只要与民生新闻的选材标准和报道形式相结合,就容易同时赢得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收视群体,大大增强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反映民意,就不考虑新闻对大局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兴盛,是媒体关注底层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是适应了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要求。①也就是说,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底层民声、民心、民意,对政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设性。化解民怨、沟通民意、解决民情,民生新闻是公共产品,起到了政治沟通的作用。

民生新闻内涵结构对报道平衡的吁求

民生新闻之所以在普通百姓中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原因在于它能反映民意、制造舆论,进而引起政府关注,影响政府决策,然后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问题得以解决,这是一个从公众议程向媒体议程、政府议程转变的过程,也是普通大众参与民主决策、管理的必要途径。

民生新闻包括“民”和“生”,即“民”的主体内涵,“生”的客体内涵。目前民生新闻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民生”新闻,特别是“民”的主体内涵还远未扩大,农民的缺席、农民的失语更是一种遗憾;“生”的客体性属性还远未拓宽,在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的层面中还大有文章可做。②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使他们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状况不能被很好地表达出来,自然无法影响政府议程的内容。

民生新闻里的负面报道太多,正面报道很少,反映的不完全是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故意增加负面新闻的数量,无意中忽视了媒体对受众舆论引导的职责。它们最关注的不是“民生”、“人本”,而是节目的收视率;它反映的不是百姓的生存状态,而只是百姓生活中的一些负面因素。民生新闻都被负面题材充斥,无疑会影响人们全面正确认识所生存的环境,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新闻报道要全面反映社会真实,这是长期以来衡量新闻的基本标准。负面新闻尽管单个事实是真实的,但若把它串成糖葫芦,则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不利于人们对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整体认识。

民生新闻局限于“地方”,造成极端本土化,不利于本地人民全面了解社会。注重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将地方新闻的报道视野束缚于本地,而是要强化本地新闻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与本地发展相关的国内、国际新闻,适当插播一些外界的重要新闻,有助于加强报道视角的开放性和国际化。例如,关注《今日一线》的是全广东的百姓以及在广州生活的人而不仅仅是广州人,因此应均衡城市间新闻的比重,依据新闻价值适当增加广州以外其他城市的新闻,就能拓宽新闻受众的视野。

目前民生新闻报道只重原生态展示,缺少新闻背景和社会分析。许多新闻停留于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对题材进行筛选,对新闻的社会背景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缺乏对典型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剖析,民生新闻显得琐碎肤浅,仅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未能为观众传播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信息。“新闻传播实践和研究证明,新闻的任务不仅在于陈述事实,还可以以事实为依托,进行必要的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信息转换和更新错综复杂,信息迷航、信息污染现象时有发生,这时对信息的解读、对问题来龙去脉的分析梳理、对事件进程的预测监控等,已经比信息本身显得更为重要。新闻报道如果仅仅停留在陈述事实的层面,就很难帮助观众解疑释惑,也无法满足他们对将来信息的需求和决策判断。”③

当前民生新闻节目的雷同现象十分突出,没有自身的特色;对于以民生新闻为发展突破口的地方电视媒体来说,民生新闻的特色主要来自地域文化。已有一些民生新闻节目致力于创造性的探索,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采用本地方言播报新闻,连主持人“阿六头”的称呼都具当地风俗文化特色。可以说,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民生新闻才能够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民生新闻传播对话语权平衡的吁求

如今,“民生新闻”已成为媒体中谁都想吃一口的“鲜蛋糕”,纸质媒介也不例外。纸质媒介与电视媒介相比较,报纸民生新闻的叙事大多停留于专家视角,不像电视民生新闻那样,更多地以老百姓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或假恶丑。电视具有纸质媒介所无法具备的优势,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难怪民生新闻热于电视。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潮: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潮,一个是新闻媒体的‘舆论潮。老百姓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一些共同的领域、共同的问题,在口口相授之中形成民间的舆论场,那些相对集中的社会话题,就成为一段时间的热点问题和热点话题。”④

对重要的新闻事件,观众有深层次、多角度认识的渴望;媒体需要将更多有参与能力、思考能力和影响力的观众吸引到媒体设置的话题中,实现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化。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t)理论,该理论认为:“新闻媒介应该担当起更积极的角色,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组织和推动公共讨论和复兴公共生活,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⑤

公共新闻的出现是对原有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进行的一次全新改革,公共新闻使我们对传播的内容有了更新的认识,并且通过传播载体——媒体的介入,使公共事务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这个传播过程当中,媒体不再是主角,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搭建的社会公共话语的大众传播平台。

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有区别但并不冲突。“民生新闻”是关怀民众,情为民所系;“公共新闻”则是尊重公民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两者关注民生的宗旨异曲同工,而表现主体、价值取向、新闻解读却各有侧重:在表现主体方面,“公众”不同于普通的“民众”或“大众”,“公众”涵盖社会精英群体和普通大众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各阶层群体,而“民众”则突出其平民性质;在价值取向上,公共新闻的传媒视点站在公众的立场,保持在精英视点与平民视点之间的平衡,关注的领域不囿于平民阶层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而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在新闻解读方式上,公共新闻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值得关注,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设法提高公众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民生新闻如果能推及到公共新闻的层面上来,必将迎来民生新闻更好的发展。

民生新闻的发展对传播平衡的吁求

民生新闻在传播模式上,颠覆了传统的“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确立了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给公众发表真实言论的勇气与机会,彰显民生新闻的平权倾向;在传播方式上,民生新闻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手段,不断增强丰富性、开放性、参与性与互动性⑥,实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平衡,是新闻传播观念的一大进步。

一条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面对百姓生活中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做出的新闻,在意见上可以是截然相反的,问题就在于做这条新闻的出发点是什么。民生新闻报道坚持话语权的平衡,从反映民生到反映民声,是新闻传播观念的一大进步。媒体的天职是报道事实的真相,民生新闻对民声的全面反映,将避免媒体把“权利”演化为“权力”;互动平台的构建,有利于避免话语权垄断。

现在,民生新闻非常重视百姓话语的利用,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观众。在南京和成都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在这些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次要位置,同期声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被大量运用,媒体与市民实现了零距离。

民生新闻节目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受众的参与积极性:热线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市民DV记录等多种渠道畅通,给百姓一个充分、自由表达呼声的平台。这种互动平台的建立,不仅为节目赢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得到极大提升,媒体因此也获得了丰富的新闻信息源、更高的节目收视率和忠诚度。

互动环节是民生新闻之于传统新闻的创新。制作公共新闻、设计公共话题、引发大家对公共话题的参与和思考,最主要的平台就是互动平台。随着网络日常生活化,充分利用网络形式,增加电视新闻与观众的互动,来扩大电视观众对节目的参与,同时也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注释:

①②李洋:《民生新闻:兴起与兴盛——兼论新闻的嬗变》,《新闻界》,2005(5)。

③张晓锋:《提升地方电视新闻传播的核心竞争力》,《新闻界》,2005(4)。

④摆向光:《公共新闻:公众新闻意识形态的新诉求》,《新闻爱好者》,2007(8)。

⑤朱菁、江黎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新闻实践》,2005(2)。

⑥高红明:《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思考》,《媒介研究》,2006(7)。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

编校:施宇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就业是民生之本
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