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09-09-18李冰琪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质疑兴趣现代化

李冰琪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 现代化 教学 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学生的被动接受才因兴趣的投入、情感的升华和教学的得法而逐渐转为主动获取。根据嫩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发兴趣

小语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既需要学生合乎逻辑的思考,也需要生动、形象的渲染,达到情景再现,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因势利导,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语文,兴趣浓,积极性高。如我在教《海滨小城》一文时,上课伊始,采用“假想旅游”的方法,让学生跟着作者到海滨小城去走走、看看,学生顿时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接着播放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这样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为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声请并茂的录音范读,给学生以语言的美感。如教学古诗时,我借助于名家的录音范读,让学生先听,从这一听中感受诗文的意境,然后再让学生仿读,从而起到很好的兴趣激发的作用。同时抑扬顿挫的韵律在这里很好地体现出来,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去讲如何朗读,学生自然而然从中领悟了古诗的节奏及其所包含的韵味。又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二、以教师个人魅力、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课堂教学不照本宣科,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尤其是作为语言学的语文科目,对不同的文体都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另外,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对于语文教学是很重要的,比如恰当的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小故事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借助这些小故事或典型事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风趣幽默的语言必须以丰厚的学识和机敏的应变能力为前提,教学过程中随机的“点化语”或“插入语”也可以化平淡为神奇,使学生在轻松的心境中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能使学生把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一种追求,进而喜欢学习。总之,语文课就是要求语文教师以优美的教学语言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吸引和感染学生,使语文课堂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情景性的特点,使学生听后如沐春风,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师应学会运用多媒体来辅助课堂教学,将计算机与传统的电教设备融为一体。一方面能演示、播放音像、动画,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官,能实行集体化教学,又能适应个别化教学。另一方面直观形象、新颖的多种电教媒体,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大大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草原》时,因为孩子们生活在城市中,并没有真正见过草原,对此非常陌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说:“在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广阔无边的草原,那里景色优美,牛羊成群,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草原,好吗?”同学们立即响应,愉快接受。然后我通过大屏幕把草原的美景一下子展示在学生面前:晴朗的天空,碧绿的草地,白色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他们双眼紧盯大屏幕,完全沉浸在草原的美景中,在大屏幕展示情境过程中,学生情绪激动,学习兴趣盎然,心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求知欲大大增强。又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许多事物是学生未曾见过的,教学时如果只凭书中的插图,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运用多媒体,可以从屏幕上看见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象:高山上笼罩着紫色的云雾,一道瀑布从山顶喷涌而出,水雾蒸腾,瞬间,瀑布飞速眼陡峭高壁落下,飞珠溅玉,气势磅礴。还有那轰隆隆的水声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着他们的视、听觉。这样,让他们从整体上体会图中所描绘的景物和诗句联系,激发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朗读诗文,感受诗中的美景,美的语言,从而引发情感的共鸣。

四、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

总之,在我的语文课上,有许多快乐有趣的小环节,不仅给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兴趣,而且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更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资料;

1.教育信息网

2.崔恋小学语文教学教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

猜你喜欢

质疑兴趣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