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分析与思考

2009-09-18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金融机构金融

郭 雁 林 凡

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货币信用经济高度发达,一切经济活动与交易都需要借助货币信用形式来完成,货币信用关系渗透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动性和先导性作用。金融业自身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并存与竞争,大规模、大范围的金融活动和发达的金融市场都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创新的供给者也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创新利益和竞争优势,这就使创新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原动力。在当代有管理的市场经济制度下,还增加了规避管制的创新种类,当政府的干预和管制阻挠了金融的运行和发展时,就会出现各种规避或摆脱管制的创新。可见,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只有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才有必要和可能全面展开。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

(一)从长期看前景广阔,但短期内制约因素较多。

我国对金融创新存在着旺盛的需求和巨大的供给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的结合必然引致活跃的金融创新。因此,我国金融创新的广泛开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我们应当对创新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还存在不少制约金融创新实现的因素:

首先是制度环境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司法原则与行政管理理念的约束。在金融领域则表现为对金融产品创新的制约多,自主创新的空间小。由于金融法制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司法原则也贯穿于金融行政管理理念之中,因此,在我国的金融行政管理中,主要表现为新产品新业务的审批制。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开办新业务之前,先要取得金融监管当局的批准才行,结果可能存在监管当局的认识滞后,拖延新产品推出的时效性问题。同时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很有可能扼杀新产品的出世。二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约束。金融产品创新的趋势之一是银行类、保险类、证券类产品互相组合。分业监管模式存在的审批主体与监管主体多元问题,对金融创新是不利的,存在着要么监管过度,要么出现监管真空的现象。另外,金融监管制度中过分的行政管制,不利于有关价格类、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

(二)金融创新独创性弱,吸纳性强。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并不发达,客观上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独创性创新的基础与条件,独创能力和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层次,但在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国吸纳创新成果的余地和空间都很大,而对旺盛的创新需求,金融机构通过多方面吸纳应用各国的创新成果,可以在短期内以较低的创新成本增加供给。并很快适应开发的需求。所以,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吸纳国外现有的创新成果并加以改造利用,比刻意标新立异追求独创更为现实可行,不仅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而且有助于扬长避短,提高创新效率。

(三)创新副作用的潜在威胁大。

我国市场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市场机制不甚健全,离成熟的效率市场还有较大距离,缺乏有效的内在约束机制等。而外部的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还不完善,手段落后,措施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创新的负面影响可能加重,特别是若创新与违法违规、不良竞争或冒险经营混杂在一起时,将成为扰乱金融秩序、加大金融风险、干扰宏观调控和阻碍货币政策实施等方面的主要原因,反而对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与发展会产生相当的破坏力,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二、对推动我国金融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以改革促创新。

从创新供求的角度分析,我国金融创新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对金融业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真正树立金融机构也是企业,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金融新业务、新品种开发的激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以利润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营销为主题,建立和完善业务经营计划和金融营销机制。要适应时代需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银行业的产品创新,善于将业务技术创新与服务品种创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金融,改进服务。提高效率。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防范金融创新中的弊端。

由于金融创新的需求具有相对分散性、客观性和不可控性。金融创新的主要弊病就是加大了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实施的难度,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安全性,破坏了金融体系和金融秩序的稳定性,使金融业和市场金融活动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因此,在鼓励和引导创新的基本前提下,还必须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弊端进行有效的防范,一旦出现不良苗头须及时解决,将其弊端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尤其是我国市场金融体制和运作机制尚不健全,市场还不成熟,稳定性和均衡能力较为薄弱,对不良行为的排斥力和约束力不强,金融机构又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若无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和严密的防范措施,金融创新的弊端就会加重。

参考文献:

[1]谢磊,李玲慧,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及对我国金融创新的肩示,浙江金融,(2008),12

[2]孙雅姗,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度性障碍浅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蒋敏,我国金融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其规范发展,未来与发展,(2006),11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金融机构金融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金融大海啸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