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学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笔谈)

2009-09-17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教育

编者按:新闻机构应主要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单位,然而现实情况是,有大量的新闻媒体职位被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获得,造成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加剧。有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暴露出的问题是:新闻学专业的可替代性很强,新闻学专业教育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如何看待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如何强化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新闻学专业教学应如何改革?等等。

就以上问题。本刊组织陕西五所高校新闻传播学者围绕“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以期深化对新闻学专业学科规律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4-0005-014

强化新闻人才的三种能力:认知、判断与传播

杨立川韩隽孙巍

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这样三种能力:良好的认知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和精湛的传播技能。

我们认为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换言之,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即表现为以上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认知能力即新闻工作者认识、把握客观世界各种事物之现象与本质的能力;判断能力即新闻工作者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利弊得失进行判别的能力;传播能力则是新闻工作者把自己对客体事物的认知与判断进行充分而巧妙地表达的能力。

认知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储备和分析研究能力;判断能力的基础是人的价值观念;传播能力的基础是语言与及其他传播技能,特别是高效率的现代化传播技能。

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成绩,当然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影响了新闻学专业的竞争力。

总括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一些新闻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业务课师资不足,导致所培养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不够强(2009年3月11日《报刊文摘》载《人大代表剖析大学生就业难专业“工冷文热”难与市场接轨>称:“以新闻专业为例,2005年最高峰时,全国高校当年就新增了202个本科专业。”新闻教育单位的快速增加必然导致短期内师资不足问题);其二,随着社会生活及新闻业的不断发展,新闻活动也处在不断细分化的过程之中,新闻工作者乃至于媒体的分工更趋明确,更趋细致。这也相应地要求新闻教育更加细分化,而目前新闻教育的实际并未能够完全适应此种要求;其三,不少新闻院校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新闻学专业课,与学生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密切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当今新闻业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很多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很多媒介机构为不能获得足够优秀的新闻人才而苦恼。此处,师资不足的问题并不难解决;而新闻教育细分化的问题也正在随着许多专业院校对新闻教育的介入并定位于专业新闻教育而得以不断地改观。

目盲口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上述第三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涉及课程设置本身,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新闻教育观念与新闻实践需要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如何改变此种状况?

首先对新闻学科的学科性质或者说学科特点要有正确的认识。

对于新闻学科的学科特点,我们以为作如下概括比较切当:新闻学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综合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特征。

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在其所著《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中介绍美国新闻教育的特点:“一是以实务训练为本位……业务课程非常充实;二是以社会科学为依托。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三是以人文主义为目的。……其目的一是培养未来记者的新闻自律意识和职业规范;二是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正义感,作为新闻工作者能够扮演舆论监督和道德仲裁人的社会角色。”[1]‘

概括一点说,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新闻业务修养、社会科学素养和人文学科修养。其中业务修养主要解决传播能力问题,而后两者解决的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问题。

综观我们当今的新闻教育,亟需进一步强化的正是后两个方面。当然应说明的是,与西方不同,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

新闻教育首先要解决新闻工作的价值追求问题。价值观的问题比较复杂,这不仅仅涉及新闻教育本身,甚至不仅仅涉及学校教育,还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与一定时代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有关。然而尽管如此,对于新闻人才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仍是新闻教育必须予以特别重视的。在整个新闻教育中,我们一直很重视价值观教育,而且成效显著。同时我们以为在此方面还可以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更细致一些‘更系统一些。

具体而言,新闻学专业的价值观教育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强化:

第一,要自觉地把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新闻教育的全过程。即不管是新闻理论教学还是新闻业务教学,抑或是新闻史教学,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有意识地渗入价值观引导方面的内容。第二,通过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诸如伦理学、文艺学等课程,系统深入地开展价值观教育。第三,通过组织有关的学生活动,如文娱活动、社会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总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充实、更丰富,方法可以更多样化、更灵活一些。

下面再谈一谈社会科学修养与新闻工作者的认知能力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系统掌握基本的社会科学知识,及时把握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新闻工作者只有科学地认识了社会,才谈得到自觉地服务于社会。

其理由如下:社会科学是新闻工作者把握特定时代的人的需求,把握特定时代的人的特征,把握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特征的最基本的钥匙。进一步的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动物;就本质而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管培养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文艺记者、体育记者、经济记者、政法记者、医疗卫生记者、科技记者抑或社会新闻记者,首先必须培养其把握社会的能力。因此,各门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的有关理论与知识等,就成为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十分重要的素养。正因为如此,境内外有大量新闻院校专门开设有多门社会科学类课程。当然,有些领域的记者还应具有某些专门学科的知识,如负责医疗卫生或者科技报道的还应有相关的知识理论修养,还应具有医疗卫生或科技方面的理论知识。但不管什么报道,都是在为特定的人服务,都是在为特定的社会服务,因此,都离不开基本的社会科学修养。所以,社会科学修养就成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知识修养。

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科学的把握有三方面的要求或特征:

第一,系统性。即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

识。这是科学认识人类社会、深入把握社会需求的前提。

第二,联系性。社会生活包括多个方面,但这多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社会生活的最新状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认识社会生活,把握社会需要,必须从社会生活的历时的和横向的联系中去把握。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出发掌握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这是联系地把握社会生活的前提。

第三,前沿性。由于新闻工作具有不断报道最新事物,不断适应人们的最新需求,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最新发展需要之特点,因此,新闻工作者的社会科学修养无疑应具有前沿性的特点——即应了解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正是如此,因而也可以说,学习能力应该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或者说,新闻人才必须是一种学习型人才。

基于以上我们对新闻学专业的特点与新闻教育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

1目前强化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应从强化新闻从业者的社会科学修养和人文学科素养人手,从而强化其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2当前新闻教育改革应遵循这样的基本思路:第一,应该强调文化知识教育之“学”与新闻业务教育之“术”的更进一步的统一;第二,应该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价值观的养成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了能够使有关人文社会学科与新闻传播教育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最新修订的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学院已经提出了开设“新闻传播与有关的人文社会学科相结合”的系列课程的计划。例如,哲学与新闻传播、文艺学与新闻传播、政治学与新闻传播、经济学与新闻传播、文化学与新闻传播、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历史学与新闻传播等等课程。学院希望通过这一课程改革,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使得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新闻传媒事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昌风,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8,

从课程结构分析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慕明春冯冬梅

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单元和主要形式。课程的科学编排与有机组合形成了专业教育的主框架和基本体系,并由此承载教育理念,孕育培养目标,反映人才规格,凸显专业特色,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本元素和重要特征。因此,一个专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高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对其专业课程设计与编组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独特性来加以考察和检测的。在现阶段,对高校文科专业而言,这种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大体上应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它的学术性。即专业课程应当具备比较完备和成熟的理论体系,能够体现本学科专业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基本观点;要与时俱进,不断追踪学科前沿,关注学科研究的新动态;学科理论体系具有自给性,能够科学地解释和说明业界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学科理论具有前瞻性,能够预测学科发展的趋势,指导业界科学、理性地发展。

第二是它的实践性。即专业课程应当贴近业界实际,不断吸收业界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专业课程设置要为人才的“就业”着想,体现职业化的特征,着力培养人才的职业技能,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的熏陶,全方位强化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竞争能力。

第三是它的人文性。即专业课程应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接,注意吸收各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理论知识的营养,使学生能在广阔的学科背景下掌握比较丰厚的知识,学习多学科的思维方法,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专业课程应着力提升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努力培养其为掌握专业技能的“通才”,并通过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其综合素质。

第四是它的独特性。即专业课程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本专业所独有的。这种独特性构成了本专业人才的特殊标志,决定了本专业培育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方面的“与众不同”,保证了专业人才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

用以上四条标准来衡量新闻学专业,可以发现其特征是非常鲜明的。

一、学术性:以“三论两史”为核心的专业理论课程组

同高校文科其他专业相比,新闻学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门数多,呈网状结构,覆盖面广。所谓“三论”,是指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和广告学概论,“两史”是指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以这五门课程为基础,再加上其他相关课程,从理论上对新闻与新闻事业、信息与大众传播、广告与媒介产业等新闻学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立体交叉式的论述。

2多学科并轨,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的研究领域既有重合又有分工,三者联手共同探讨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扩大了新闻学的学术视野,增强了新闻学的学术底蕴,为新闻学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闻学研究注入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无学”的状况。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理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效应,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效果理论,广告学的媒介市场与媒介经营理论都对传统的新闻学理论起到了补充与修正的作用。

3植根于新闻实践,针对性强。“三论两史”是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轨迹的科学描述,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求实、务实、惟实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实践性:以“采、写、编、评、摄、播”为重心的职业技能课程组

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之强在高校文科专业中是人所公认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贝蒂·麦斯可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56%的青年记者认为从事新闻教育的最好的教师是那些有实践经验但是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5%的记者认为新闻教育就是接受一种职业化的训练。可见在美国新闻教育中职业技能的训练被理所当然地看作是专业教育的第一要务。新闻学专业的这种重实践的特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如下特点:

1众多技能课程直接同业界接轨。在课程设计上把业界实践细分为诸多环节和各种能力并相应地设置相关课程,如采访有“新闻采访学”,写作有“新闻写作学”,编辑有“报纸期刊编辑”、“广播电视编辑”、“网络编辑”等,摄影、摄像有“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播音与主持有“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林林总总,涵盖了业界的各个门类、多个岗位、各项业务。

2实验环节受到高度重视,实验课占课程总量的比重较高。目前,各高校新闻专业一般都建有设备完善、功能多样、性能先进的专业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的业务技能进行训练。促使其具备较强的“上手”能力。业界实践中的一些技术性环节如摄影、摄像、组版、编辑、播音、主持等均可在实验室完成。

3实习与社会实践持续时间长,有效缩短了对岗位的“适应周期”。新闻院系列入教学计划中的

实习时间一般在28周左右,其中大实习一般都安排一个学期,20周左右,中小实习穿插进行,6~10周左右,这种“长流水,不断线”,持续进行的实习模式,对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业界环境,了解业界业务流程,促使角色转换和角色认同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许多院校还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为学生搭建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

三、人文性:以“文、史、哲、经、法、社”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课程组

新闻学是一门开放性极强的学科,在发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众多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营养。在学科体系基本完备后依然注意同众多学科结合作为自己发展、创新的“源头活水”。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凯利(James Carey)认为:“新闻学的学术来源应该植根于人文科学,新闻应该与政治联系。这样才能理解民主生活与民主机构;应该与文学联系,这样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深刻理解叙述的方式;应该与哲学联系,由此确定自己的道德基准;应该与艺术联系,这样才能捕捉到完整的视觉世界;应该与历史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识和直觉。”[1]这种同众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联姻体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就形成如下特征:

1多学科知识课程进入新闻专业基础课或通识课而受到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如文学专业的一些重点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进入新闻专业教学计划,这对强化学生的文学修养,夯实文字功底,提高表达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哲学、政治经济学、逻辑学、美学、社会学、中国通史、法学等都对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确立人生价值目标,掌握思维方法,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莫大的好处。新闻教育重视通识教育的效果如何?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新闻单位反映,大多数新闻专业毕业生有后劲,独立工作几年后潜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得益于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扎实广泛的理论文化知识,以及参加工作后由于良好的自学习惯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这一点,显然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一个优点。”[2]

2新闻学同多学科的“嫁接”与融合催生众多边缘学科。如新闻心理学、新闻法学、新闻美学、新闻伦理学、新闻社会学等等,近年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新闻学富有生命活力和对外辐射力的一个表现。

四、独特性:以重点专业课程为轴心的特色课程组

专业教育的独特性或不可替代性归根到底是由众多专业课程的“人无我有”所决定的,并由此形成专业的“品牌”和人才的特色。新闻学专业的独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由重点的理论课、业务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组合而成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在15—18门之间。这些课程在专业教育中地位显赫,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基本素质,帮助学生练就“看家本领”。

2专业方向课程或专业特色课程。一些新闻院系根据院校总体办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设置了一些专业方向,开设了体现这些方面特色的模块课。如财经院校的“财经新闻专业方向”,政法院校的“法制新闻专业方向”,体育院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方向”,外语外事类院校的“国际新闻专业方向”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专业方向一般都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课程结构中也有有关财经、法学、体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和一些边缘性学科的课程。

综上所述,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比较科学与合理的,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凸显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因此,就课程设置而言,是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的。

(第一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凯利,新闻教育错在哪里[M]∥刘定,美国新闻教育研究:附录四,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8:271,

[2]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60,

略说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盲动与盲区

李震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的确堪忧。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育规模,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传统专业,也足以表明新闻传播至少在教育界已经是一个超大学科了。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膨胀式增长有其合理的原因——中国社会已经整体进入了传媒时代。然而,新闻传播教育的实际情形却在告诉人们,这种膨胀式增长的真实原因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传媒时代的人才需求。因为人们看到,不管是何种性质、何种规模的院校。也不管有无开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本条件和师资储备的院校,都在开设新闻传播院系,而且开设专业和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有的学校连传媒类教学必备的设施,甚至校舍都不具备,居然就开始招生;还有的学校招了数届学生了,还连最基本的师资都没有,只能临时从媒体拉一些从业人员来救急。这样的教育难道是在满足传媒时代的人才需求吗?

这种现象如果从纯粹的商业目的而论,似乎是一种很有眼光的、有利可图的行为,而如果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则是一种盲动。导致这种盲动的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某些教育部门对新闻传播教育,以及传媒人才需求的无知。无知者往往无畏,无畏则可以妄为。

如果说以上现象多发生在一些非正规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中,或者多见于广播电视专业的教育机构中的话,那么,一些具有一定声望的正规院校的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是不是就不存在盲动的现象呢?

我认为,后者的盲动似乎更加内在、更加本质,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主流观念与传媒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接轨,从而导致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与业界实际的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其具体表现在:

一、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不是以飞速发展的传媒业,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本位,而是以学术上自圆其说的所谓理论和主义为本位。譬如新闻学科的核心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新闻史,而新闻史的核心领域其实主要是报纸史,但在当今这个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等各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报纸只是一种正在淡出的传统媒体,45岁以下的中国人基本上没有了读报的习惯。如果新闻传播教育仍然呈现为一种“报学”教育,那么不仅会使学生无法适应传媒业的实际发展,而且会使整个新闻传播学科落后于时代。

二、新闻传播教育界似乎存在着重新闻而轻传播的倾向。即使在传播学教育中也存在重实务、轻人文,重实证、轻思想,重美国传统而轻欧洲传统的倾向。正是这些倾向导致了新闻传播学科学术含量低下,新闻学子学术功底不深,导致了长期以来被其他学科视为“新闻无学”的结论。事实上,传播学,特别是欧洲传统的传播学,属于当今国际上的主流学术领域,且已经深入到了思想、文化、社会的各个角落,也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大师,如本雅明(Benja-min)、哈贝马斯(Habrllla8)、麦克卢汉(Mcluhan)者流。如果中国的传媒学子都是在传播学的语境中生

长起来的,又何言“新闻无学”?又何能在媒体被文、史、哲、经、法的学子们轻而易举地取而代之呢?三、这种重新闻、重实务、重实证的倾向,仅仅是建立在应对传统媒体的采、写、编、评、摄的教学上,这些技能当然是从事媒体工作的基本技能,必须掌握。但这种务实的教育却并没有提高学生在媒体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因为当今媒体越来越需要的是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技能,而目前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技术含量十分低下。许多新闻传播院系不具备起码的实验教学的设施和师资。近年来评出的一些传媒类的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学校的电化教学设备去申报的,真正能够用于传媒教学的实验设备、实验师资和实验课程却一直阙如。因此,这种所谓“务实”的新闻传播教育,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务”到实处,学生其实仅仅掌握了一些文、史、哲、经、法等各类学生稍加自我训练即可掌握的一些简单技能,因而在媒体实战中,很快就被其他学科的毕业生取而代之等等。

这些现象表明,即使是一些正规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仍然处于一种无视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一厢情愿的盲动状态。

导致这种盲动状态的原因来自新闻传播教育的一系列盲区。这些盲区有学科内部的、行业的、技术的、文化的和社会的。

就学科内部而言,尽管传播学近3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说相当迅速,但依然是新闻学教育和传媒学子的一个盲区。这个所谓盲区并不是指人们没有看到传播学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指没有看到传播学对于新闻、对于从事传媒工作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这一点在许多新闻教育机构和传媒学子那里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具体表现为在一些新闻院系的本科教学,甚至研究生教学中,传播学仅仅是一门普通的基础课,有的甚至只讲一个概论。即使在简单开设的一些传播学课程中,大部分院系讲授的只是施拉姆(schramm)为代表的美国传统的传播学。而真正能够成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传播学,绝不仅仅是那种只注重实证、调查和经验描述的传播学,而是包含充分人文内涵和价值判断的传播学。而这种包含充分人文内涵和价值判断的传播学,依然是目前国内新闻教育和传媒学子的一个学科盲区。

尽管几乎所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都很明确地认为自己正在为传媒行业培养人才,但是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最大的盲区却仍然在行业。高校对传媒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据学科分类来进行,大部分的新闻传播院系开设的专业一般都是“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等等。而媒体的工作门类却是按照行业划分的,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也还是网络及新媒体,大多分为财经类、法制类、社教类、娱乐类、体育类等等频道,或板块,或栏目。学生从院系毕业来到媒体,即使有再好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务基础,也不可能真正做好其中某一类的工作,因为他一般不可能具有某一行业的专业基础。因此他只能是一个抽象的记者,或抽象的编辑,或抽象的主持人,而不能够深入到某个具体的栏目、板块或频道。此外,院校几乎不了解媒体真正紧缺的、特殊的人才需求,只是按照公共化的、概念化的培养逻辑和方式培养人才。譬如,某电视台领导对我说,我这里乃至全国的电视台,最缺乏的是懂灯光技术的人才,你如果有这方面的人才,有多少我要多少。而全国各院校的广播电视专业培养的或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或是广播电视艺术学、或是编导、或是播音主持,极少有灯光、音响、录音等方面的培养方向。再如某影视公司的老总告诉我,他那里最需要的是懂得烟火技术的人才和能够从事院线管理的人才。这些门类的人才他只能高薪从外地,甚至国外聘请,做一部片子的烟火就得花50万的聘金。而绝大多数的院校几乎不知道这样的需求,而且也没有能力培养这些类型的人才。

主流的新闻传播教育对媒体必须的技术因素始终持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众所周知,媒介是技术发展的结果。而目前国内基本上属于文科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新闻传播学科又能奈技术何?因此,技术成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又一个盲区。权且不论工程意义上的传媒技术,即就是一些应用性的技术,对一些新闻传播教师,甚至是一些名师而言,也是无可奈何的。当然教师在学校教书,即使不掌握这些技术也还勉强靠理论的高深以遮其丑,只可怜学生到了媒体如果不掌握必要的技能则会被赶将出来,落荒而走。技术这片盲区,在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中,一方面致命地屏蔽着院系的学术视线和培养能力,另一方面,又常常会被一些人文内涵不足的人文知识分子责骂为技术主义,实则已成为阻隔传媒学子学与用、手与目的一种先天障碍。

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另一个被屏蔽的意识领域就是文化,这种状况应该被称为文化盲区。在我看来,所谓“新闻无学”的另一种意义上的解释,应该是指新闻学者和新闻学子们很少把新闻看作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很少从文化的意义上认识新闻,更多的是从社会、政治现实的意义上来看待新闻,或者干脆就新闻论新闻。由此便导致了新闻这一原本铺天盖地的现象,传播这一原本无所不在的现象,在学术界却变成了一个很小的领域(在我国的学科目录上,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只有两个二级学科。是公认的小一级学科)。当然,我并不认为新闻学者都必须从文化的意义上去研究新闻和从事新闻教育,但文化意识,应该是人们看待一切事物的公分母,对学者来说,文化意识的有无,决定了其学术和思想能否突破行业或学科的局限,进入到人类共同创造的视野之关键所在。欧洲传统的传播学,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使传播学进入到国际主流学术话语空间中的吗?如果从本文所谈论的新闻传播教育来说,能否给学生建立明确的文化意识,也决定了学生在从事传媒工作时能否具备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精神品格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从学理上很大程度倚重社会视角,在方法上甚至借鉴社会学的调查与统计之法,然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却依然存在着社会盲区。如高校的新闻传播类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对准了各类媒体和传媒机构,而对更大的社会领域缺乏认识。当然媒体是传媒学子最为集中的就业领域。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提倡多元化、普及化。事实上社会对传媒类人才的需求本来就是多元的。正如我们经常说,媒介素养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公民素养一样,传媒业务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化的业务。譬如政府机关、学校、工矿企业、街道社区等等都存在着大量需要接受过传媒教育的人去做的工作。这些工作,有可能不像媒体那样专业,那样受公众的瞩目,但对于现在大规模扩招的传媒学子来说,则必须面对这些平凡而普通,但又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就像学工科的学生不可能人人去制造卫星、飞机、导弹,大部分人还得去研制生活日用品一样。

以上历数的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种种盲动现象与认识盲区,仅仅是本人作为一位新闻传播教

育工作者的切身体会与反思,或许失之偏颇,也或许问题本身远甚于此。在这里提出这些问题,旨在引起疗救的注意,并期望通过学界、业界、教育管理部门和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一起合力改善之。

新闻学专业必须强化核心竞争力

陈敏直

新闻学专业是为新闻媒体培养记者、编辑的,当新闻媒体伴随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之时,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却面临巨大压力,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目前,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点已达661个,在校学生已有12万多人;二是新闻媒体不愿招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认为“上手快,没后劲”,“论语言文字功夫,不如中文系;论法律知识不如法学系;论财经知识,不如经济系;从事体育报道,也不如体育系”。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媒体就业,还面临与诸多文科专业学生的激烈竞争,而且时常处于劣势,这不能不令所有从事高等新闻教育者反思。

一、核心竞争力

为何汉语言文学专业仅凭语言文字功夫,法学凭法律知识,经济学依靠财经知识就能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而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努力打造“复合型”人才的新闻学专业却被如此冷落?昭示了新闻学教育的一个严重误区,忽视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手忙脚乱地走入一条多学科浅层次的“复合”之路。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①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用以研究企业竞争的理论,近来被许多学者纷纷借鉴来研究高校核心竞争力,也适合研究就业市场化背景下的专业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中国化简明的解释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与摹仿”的竞争能力。

在社会转型、竞争激烈的当今,行业竞争、高校竞争、专业竞争必然依赖其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其所有能力的简单集合与叠加。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这一专业“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与摹仿”的学科架构、知识界域和知识体系。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法学专业的法律;经济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形成了这一个专业“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与摹仿”的学科架构主干与知识体系,独有的知识界域。正因为“独一无二”,别的学科、专业无法替代,才构成这一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度与宽度

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困惑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一个年青的学科与专业,学科发展不够成熟,有多少深厚的理论与知识积淀是新闻学所独有的?学科的依附性和交叉性较强;媒介传播技术变迁迅速,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3G技术又催生了手机媒体的发展空间,对新闻传播业务的要求日新月异,变动不居;政治制度、传播制度又制约传播理论与媒体改革;文化、时代、社会不断更新传媒理念。新闻学应用型专业特点、学生就业压力,又使得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站在媒体的指挥棒下,不断地移动身影。从事高校新闻教育者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大学四年本科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媒体的所有能力要求,更无法拥有经历多年媒体实践后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当新闻学专业教育努力适应媒体的各种知识与能力要求的时候,媒体却选择了并不迎合他们的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新闻学专业丢失了核心竞争力,有了“宽度”却丧失了“高度”,媒体新闻人才的竞争,也是“高度”的竞争,盲目适应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悲哀。

新闻人是“杂家”的教育观今天值得反思,尤其对于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仿佛新闻传播者在大学阶段就应该“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能”,有高校学者撰文写道:“仅仅只会采、写、编、播、评、摄、表演、播音、主持是不够的,公关、外语、电脑、广告、发行、经营等方面也都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范畴。并且精通这些业务的人才才是当今新闻传媒业界所需的“稀有金属”。显然,不是指一人只精通一门,最好要在大学阶段全会。理性地思考一下,这可能吗?随着新闻类型的细分,报道领域渐趋专业化,媒介竞争日趋激烈,“杂家”势必让位于“专家”。

新闻教育研究,首先应该理清这一专业独有的学科架构、知识体系及课程体系,即核心竞争力。也可以理解为新闻学专业的“高度”,不必急于建构新闻学的通识教育。新闻学专业大量地开设历史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宗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知识等课程,如此单薄的“宽度”,并非新闻学核心竞争力。新闻学如果依靠这些学科立足,那自己的立足之地又何在?如此发展,只能加剧被替代的危机。有学生问道:“为何别的专业,只学好本专业主干课程就可以去新闻媒体就业,我们学了这么多学科的课程,媒体还不想要我们?”

三、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5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世界近60家新闻院系共同签署的国际新闻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中这样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教育目标,体现了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与其他参与就业竞争的专业相比较,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应该是:具有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毕生崇奉的专业理念;对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知识的深厚素养以及专业运用能力;精湛的新闻采访和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写作能力、编辑能力;熟悉新闻媒体的运作与管理;熟练地使用当代各种先进的新闻传播技术。

新闻学的专业所具有的这些特长,构成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归为三大类即新闻学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有理念、懂理论、业务精、技术新、会运作”的新闻人才。

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专业教育的全部能力,它是在和参与竞争的专业比较中,独有的专业学科架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以及由此而培育的专业能力。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事实,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一学科的实力,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理论、知识及应用的综合实力。

新闻学专业教育,首先是大学教育。新闻学专业学生同样具备大学教育所赋予的大学精神,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塑造。我们绝非轻视大学的通识教育,这些知识教育也是构成新闻学专业竞争力的要素,但不是核心竞争力。

如何强化、不断建构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新闻学专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依靠多学科浅层次的“复合”之路,无法解决新闻学专业教育危机、人才就业危机,切勿“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我们的思考和认识是:大力发展、不断深化新闻

传播学学科建设,这是走出专业教育困境的根本出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着力点应是以新闻传播学学科架构为骨干的知识体系、专业应用教育,围绕学科架构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形成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精湛的技能训练,更应重视理论与科学方法的素养,把握好“度”,防止职业化“工匠”式教育倾向;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吸纳,也应以新闻传播为辐射基点,比如新闻传播与社会学;新闻传播与法学、社会传播与经济学、新闻传播与政治学等,这也是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深化。

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我们的一点尝试是:①在大学四年的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新闻学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价值观教育,努力塑造新闻学学生的专业品质,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责任感;②深化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教学,强化实践认知环节;增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意识,辅之以当代新闻传播政治学、新闻传播社会学,加强理论素养的厚度,扩充专业知识面;③着力突出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细化写作教学,将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写作全部纳入学习范围;增强中西新闻报道理论与新闻写作理论的教学比重,深化案例教学;注重对中外新闻文体流变的研究教学;④深入细致地训练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突出社会活动、与人沟通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专业个性,培养悟性,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批判能力;⑤实行导师制,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也是优化核心竞争力的教育方法之一;⑥通过学生独立创办校园报纸、网站、电视栏目,参与学校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业务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真正落实能力培养,体现应用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多元化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初探

王天定

近年来,高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媒体就业率有所下降。这一现象,不仅在一些新办新闻专业的高校中存在,也在一些老牌院校新闻专业中存在。笔者曾走访过一些学校,在2003年左右,这些学校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差不多还占已就业学生70%,从2006年开始,这一比例已降到50%~40%。而在一些新创办的新闻院系,毕业生媒体就业率大都在20%左右徘徊。

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的走低,这是高校新闻学专业今后必须面对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极为复杂,有新闻专业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有中国媒体发展大环境问题,我们这里不准备就这一问题做过多讨论,但是,一些人士以此为据,质疑新闻学专业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认为这种质疑并不正确。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降低一现象,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就业市场近年来对人才的需求普遍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再强调专业的针对性,而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厚基础、宽口径”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共识,“宽口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学生适应多元化就业市场的能力。新闻学专业当然不应游离于这一共识之外。

其次,笔者认为,新闻专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判断标准并不是毕业生全部到媒体对口就业,而是受过良好新闻学训练的学生能否在多个社会行业得心应手。如果良好的新闻学专业训练能够让学生在除媒体以外的其他领域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表现出自身专业训练的独特优势,新闻专业就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由40年代为媒体培养人才调整为面向整个社会培养大众传播人才。这一转变的缘由,一方面固然是新闻界竞争激烈,用人渐趋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方面对新闻专业学生需求多了,新闻学专业学生择业面也更广了。

面对这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首先要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特别要跳出职业教育的框框,回归新闻专业的本质,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广博的知识和理性批判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把专业研究领域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面向公众的新闻报道中,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将来在必要时可以顺利转型进入其他行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一些高校新闻学专业在教学中大量压缩本专业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大量增设新闻专业课,这种作法,原本旨在追求所谓新闻学科的独立性,但后来的实践表明,这种作法带来的后果是,新闻专业课程内容相互重复,学生培养质量降低,最后反而损害了新闻学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地位。这一教训值得汲取。

强化通识教育的同时,在新闻专业教育中,应该在学校重点加强对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在学校里牢固树立对真实、客观、公正的信仰。笔者近年来走访许多媒体,跟一些媒体负责人交谈过程中,他们谈到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新闻必须真实这一问题上比较敏感,让他们感到比较放心。而一些其他学科的学生,在这一点则不如新闻专业的学生。

对事实的尊重,其实不仅在新闻工作中很重要,在行政机关等部门工作,同样需要具备这种素养。特别是在一些价值冲突的情形中,无条件地尊重事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比如一个企业的员工,当所在企业发生负面事件,这时候隐瞒真相或向外界发布虚假消息,或许可以维护企业当下的利益不受损害,尊重事实与维护企业利益之间会形成冲突。这时候,一个受过新闻专业训练,对真实形成信仰的人,他会在二者之间做出正确的决择。联系近年来各地发生的许多因造假事件而损害政府公信力的事件,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是一些部门弄巧成拙。由此,我们深感新闻专业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精神教育,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对客观真实形成坚定信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样一批学生无论进入媒体还是进入其他行业,对我们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2培养学生寻求真相的能力、实证研究能力。当代以研究“三农问题”著名的经济学家温铁军先生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当过记者,办过报纸。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为什么一个学新闻的学生后来走上政策研究的路子。他说他在读新闻系时,新闻系的老师强调新闻系的学生就是专业的调查研究工作者,未必一定要做报纸。他从媒体行业转入从事研究之后,他说:“我重新回归到乡土社会之中做研究,一方面保留了媒体人的特点,一定要眼见为实,一定要到现场,只有看到并进行了调研才能说话。”[2]

温铁军从一个新闻工作者成功转型为一个经济政策问题研究的学者,他的经历对我们思考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为温铁军的成功转型,与他所接受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其实,新闻学专业强调的调查研究能力,对新闻工作者很需要,对科研院所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也很需要。推而广之,对今后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公司职员等而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笔者在高校工作,深感一个学期的媒体业务实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四年大学

生活中这一个学期离开学校,借助到新闻媒体采写新闻这一渠道,不仅仅是学生提高了新闻采写技能,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深入社会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这一学期的实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招生规模扩大,也由于许多学校把学生考研率作为对学院的重要考察指标,新闻学专业长期以来坚持的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在一些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时间不能保证,效果也大受影响。

要使调查研究能力成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除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调动学生充分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科学方法的训练。我国著名传播学者、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在暨南大学演讲时也指出:新闻专业的学生,论写作能力,我们不好与中文系学生比,论外语能力,不好与外文系学生比,论专业知识,不好与经济、政法、科技等专业学生比。对新闻学生来说,实证研究的能力的确应该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要训练好自己实证研究的能力,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会怕①。目前来看,各高校新闻学专业本科阶段,关于实证研究的课程,开设还不是特别普遍,课程也不是很成熟。因此,今后关于这方面课程的建设,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面对新形势进行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3注重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抓住核心,引起受众注意的能力。善于在各类工作中进行有效率的沟通。艾丰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作品写作的基本结构是倒金字塔,事实上是快速交流逻辑的体现,要求快速表达,也要求快速接受。因此,倒金字塔逻辑的应用范围超过了新闻传播的范畴[4],进行类似的训练,在生活工作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人类的生活工作中,除了进行艺术鉴赏,绝大多数交流活动都遵循着快速交流的逻辑,都注意提高传播效率。

高校新闻专业的实务课程,如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等,其教学宗旨都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快速交流的专业训练,其具体内容可以用传播学者施拉姆(Schramm)教授提出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来概括,即努力提高人们从信息中获得的报偿,同时努力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②。应该说,新闻学专业为新闻传播所进行的专业训练,完全可以运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个人也并不会因为以后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他所受的新闻专业训练就会成为一种浪费,关键是我们的这种专业训练是否有效,专业训练方法是否得当。著名学者金克木教授20世纪加年代曾在萨空了任总编辑的香港《立报》做过一年的国际新闻编辑,他后来回忆说:“这一年(没有休息日)无形中我受到了严格的训练,练出了功夫,在猛然拥来的材料堆积中怎么争分夺秒迅速一眼望出要点,决定轻重,计算长短,组织编排,而且笔下不停,不能等排字工人催,不能让总编辑打回来重做。这一套无意得来的功夫后来我在印度鹿野苑读汉译佛教经典时又用上了。”[4]

从金克木教授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他在《立报》编辑部接受的新闻编辑训练,其核心就是高效率传播,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读者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并尽可能提高读者从信息中获取的报酬。这种训练,最终让金克木教授在学术研究中获益,应该说,这是新闻学专业训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一个绝佳例证。

我们以上简单探讨了就业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如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无意掩饰新闻学专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新闻学专业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媒体对于新闻学专业教育的认可。但是,随着高校新闻学专业数量增多。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诸多发展变化,新闻学专业应该形成多元的发展模式,应该看到媒体以外其他各行各业对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也应该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对媒体以外行业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引导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专业训练运用于媒体以外的其他行业工作中。惟有如此,新闻学专业教育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发展中长盛不衰。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参考文献:

[1]胡连利,美日新闻教育差异论析[J],日本问题研究,1998,(1),

[2]温铁军,从市场经济到和谐社会[J],青年记者,2006。(5),

[3]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52,

[4]金克木,蜗角古今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65-166,

高等院校新闻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

鲍海波

在高等教育事业呈整体迈进的情况下,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繁荣尤显突出。这本应该是新闻与传播事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或折射,但在近年来却饱受批评,特别是高等新闻教育的“失速”、“失序”、“失范”等问题颇令业界与学界担忧。其实,在新闻与传播教育看似辉煌的表象之下,潜伏的诸多突出问题必将新闻与传播教育整体拉入险境之中,使得新闻与传播教育本身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本文意在分析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中所面对的现实困境,以期对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反思。

一、新闻教育的数量激增难抑质量稀薄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快速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也呈一日千里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老牌”院校的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疆拓土”,开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

新闻传播教育规模与数量庞大,与此相对照的现实却是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稀薄。近年来大批的毕业生在就业之路上遭遇的坎坷,一方面说明新闻与传播教育在数量把握上的失控,更说明新闻传播教育所育之才无法得到业界的认同,在“出口”处不被接纳。分析其中具体的原因,首先在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时存在着广泛的认识误区,即新闻与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学科中低成本投入专业。在此认识的指导之下,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以及二级学院都快马扬鞭,仓促上阵。由此,伴随着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学点与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过程中“黑板新闻学”的教学方式则不可避免。使得新闻与传播教育指向实践的特征抹煞殆尽,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后劲足”不得而知,也肯定与“上手快”无缘。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质量与传播媒体的需要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新闻教育目标“专”与“杂”难以调适

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提到的口号是“宽口径、厚基础”,用以培养适应现代新闻与传播事业的复合型人才。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始终将培养具有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作为新闻教育的第一目标。这种被斥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办学思路。当然是造就了大量“工匠型”毕业生。然而,这

种“工匠型”毕业生已非现时代传媒发展所需之才。据调查,在传媒对“工匠型”毕业生的需求趋于饱和的同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何谓“复合型”人才?舶来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8的观点,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等4方面素养,以及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国内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先生也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抵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且一专多能。

说易行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而可行并且可用的培养模式的构建远非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以及技术技能类课程的简单、机械的相加与组合,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形成较为宽泛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培养和提高其应对传媒科技发展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不可偏废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坚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花样翻新的各种办学模式,是否真正践行“宽口径、厚基础”教育思想,是否能够经得起传媒实践的检验,均不得而知,有时可能沦为“雷”人的作秀。当然,在调适办学模式上,许多高校新闻院系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2004年起,大幅调整了本科生教学方案,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则试图在双语新闻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人才培养、重大新闻现实问题研究、与业界的紧密合作等方面形成特色。这些实践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从结果来看,往往“专”与“杂”皆难,更何况要做到既专且杂。

由此,高等新闻教育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以及在具体的教育实践环节中操作,一定要切合实际,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游弋,导致的结果就是教育方式与教学模式的瞬时急变,传媒实践中所需的既能采写、又有创意,既会新闻、又懂管理,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必然是镜中月、水中花。

三、新闻教育“特色化”多色谱理解

有可能是因为既“专”且“杂”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在大学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等阶段性培养的难以成型,也有可能是对当前新闻与传播教育泡沫化、新闻与传播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新闻与传播教育质量的注水化等现象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新闻教育单位已经开始了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特色化实践的尝试。良好的愿望与可喜的探索本应结出硕果,但是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特色化理解的多色谱导致结果的不尽如意。诸如有些高等院校显然是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特色化理解为相关专业类课程与新闻传播类课程相加,这样就出现了经济新闻学、法律新闻学、体育新闻学、教育新闻学等五花八门的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分支学科。如此简单的课程组合,能否显现新闻与传播教育已具备的特色暂且不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恐难实现。除此之外,有的高等院校在新闻与传播教育方案的制定中实行相关课程的“模块组合”,使得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就形成相对明显的学习与研究“方向”,以便于与业界各个“口”的顺利对接。还有不少高等院校设立各种“创新试验区”,以期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特色化,等等。

林林总总的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特色化的理解与实践均可视为宝贵的尝试,但究竟是否有效目前恐难给予适当的评价。相伴而生的问题则是:以何种教育模式来彰显特色?人们对特色的追求反而将新闻与传播教育最本真的规律置于脑后,以至于一些新闻教育单位隔三差五地修订教学计划,重新设置新的课程体系。此种做法虽然是新闻教育理念调整过程中的必然,但是,过快、过频地调整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不能说明新闻教育单位在积极应对新闻教育事业变革的快速转变中调整新闻教育理念,以便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反而说明新闻教育理念尚处于极端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与传播教育必然会呈现无所适从的状态,要么按兵不动,要么贸然前行,这均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因而,新闻教育要有大的发展,必须由边缘转移至中心,即屏气凝神地思考新闻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是手持现代化的采编工具,在现代传媒上恣意妄为的新闻狂人,还是滴水不漏、波澜不惊的平庸传声筒,抑或是肩扛社会之责、能呼正义之声,并能以汗水乃至生命彰显社会良知、推动社会发展的新闻战士。厘清此问题,我们就可能不再囿于一些具体的关关节节,而应该去点燃他们的智慧,发现并培养他们的能力,既让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缜密的思维,并练就一双察问世间百态的锐眼。

四、新闻教育的“守成”有余与“创新”不足

新闻传播的实践自有其独特的内在的规律性,这自然而然应该在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与教育实践的具体环节中得到遵守,但在传媒与社会及人自身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对规律的遵循与创新性的实践的需求并不相悖。

近年来,国家虽对大众传媒的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传媒业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但媒介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新媒体的发展令人惊异,对新闻与传播固有的基本规律的遵循实属必然,但对新的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实践规律的探讨与掌握似乎变得更加迫切,传统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思路势必会堵死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路径。

与上述伴随传媒新技术发展而言的在实际运作层面的创新相对照,新闻教育还需在理念方面有多元的思考。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James w.Carey在短文《新闻教育错在何处?》中指出:新闻或新闻教育不能和广告、传媒、公关或广播视为一体;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新闻不能和媒体(media)和传播(communications)混淆;“新闻是民主的另一个名字”——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这种被James w·Carey教授认为是新闻学的金科玉律的观点能否振聋发聩乃至发人深省,必定会引起争论。但Carey的论点体现出了深厚人文主义的基础,即认为新闻教育本应该属于人文学科或是具有人文品质的社会学科,因为新闻主要的对象是人和其社会环境,新闻与新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社会的正常发展。他所认为的美国新闻教育的失误与不足就在于把它视为传媒,因为传媒至多不过是由科技和组织结构组成一种传达意义的工具,如果把新闻当作传媒,就等于“把鱼的故事和鱼混为一谈”。假如他的观点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那么在新闻教育中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就能够多一种参照的视镜;“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中的真正的“基础”应该是对“人”及其生存以及更好的生存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果真如此的话,即便是新闻变成传媒后,以及变成了另一种哗众取宠的商品时,当报纸的销量和电视的收视率成为媒体关注的目标时,新闻从业者也会自我设问:新闻行业“专业”到底是什么?它在社会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是什么?新闻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尊重新闻?那么,新闻界自我反思的愿望和能力业已形成。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对新闻传播一般规律的尊重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在传媒技术的跟踪与新闻传播理念的认知更新上不得落伍。

五、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

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高等院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当然就应该是科学发展。如此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遏制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失速”,将专业教学点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以新闻与传播及其相关实践领域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为基准,掠去虚泛的数量泡沫,切实提高新闻教育质量。

2纠正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失序”,按照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本身的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正确认识新闻人才的“复合”性,充分理解新闻教育的特色化,并且在新闻教育改革实践中有序创新。

3匡正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失范”,应充分认识到新闻与传播教育不仅仅是对“人”的培养,而且是对从事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的“实践者”的培养,新闻与传播实践的本质规律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范”,铁肩担道义的人文理想更应是一面高擎的旗帜。

猜你喜欢

新闻学专业教育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修脚店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