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2009-09-16石卓中
石卓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使用汉语的人口占了人类的四分之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优越性为世界所公认,它不仅能准确记录汉语,被顺利地输入电脑,而且汉字书法艺术独具魅力,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汉语早就被定为联合国通用的五种语言文字之一。全世界约有60多个国家的上千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热”已成为全世界范围的潮流。“汉语热”对国内语文教学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如果说语言是祖国的声音,那么祖国的形象则是以领土的范围、河山的面貌出现的。中华大地如花似锦,壮丽多姿,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劳作和繁衍着,创造了瑰丽的文明。
祖国河山呈现出多种自然美,景色绮丽,风采迷人,一经作家笔墨描绘,便放射出艺术的光华,美不胜收:碧野描摹的“天出景物”,绚丽多姿,赛过开屏的孔雀;杨朔采来的“香山红叶”,好似二月的妖艳花朵,红得醉人;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山、水、天交相辉映,和煦温馨,令人向往。还有杏花春雨江南的秀美,骏马秋风塞北的壮美,泰山日出的阳刚美,杭州西湖的阴柔美等。让学生置身于美景中,接受美的熏陶,荡胸涤肺,心旷神怡,排除污秽杂念,萌生健康的感情,从而在他们心灵烙上“中国印”,叫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可爱的中国”都会使他们梦牵魂绕,祖国的山山水水,在他们心中重千斤。
热爱祖国要同热爱家乡联系在一起,家乡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应当因地制宜,适当增补乡土教材,开展“说家乡、写家乡、爱家乡”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三、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明
从黄帝算起,我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象征,秦陵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丝绸之路使世界认识了中国,敦煌宝窟展示了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等等。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对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来自典籍,这些课文真实地记载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我们要利用这些课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明,让他们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辉煌历史,从祖先的发明创造中吸取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立志成材,报效祖国。
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英雄人物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国孕育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同时还涌现了大批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他们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热爱他们就是热爱人民的具体表现。民族英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用英雄之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英雄的榜样力量鞭策学生走上爱国主义的道路。教材中大量课文是正气歌和爱国颂,这些文质兼美的诗文能点燃学生爱国的熊熊烈火,在学生心中筑起抵御侵略、维护祖国尊严的钢铁长城。在学习课文中,使他们认识到:
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爱国为荣、卖国为耻的世代相传的基本意识。从孔孟时代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到屈原的“虽九死犹未悔”;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等,无不彰显了中华赤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千古英雄的美德情操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爱国就应在国难当头时挺身报国。在平时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在侵略者侵犯祖国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报效祖国,维护国家的统一,保持领土的完整,维护民族的团结,“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像文天祥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诚挚;史可法殉国,“人在城在,城陷人亡”,何等英烈;谭嗣同捐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刚强;等等。这些英雄在国难当头时挺身救国,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使人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
第三,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爱国就要振兴中华。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专制压迫下所受的苦难,让他们牢记历史教训,产生爱国激情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五、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现在,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
经过中华儿女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我们古老的祖国终于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从新旧对比中,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为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打好坚实的基础。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