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点遗憾
2009-09-15马霁鸿
马霁鸿
几位搞美术的老少朋友来邀约:这回到龙洞箐耍去。正好手头没有什么紧要事,便放下闲笔,背起锅儿,同他们一起奔了那方野地。
我不是这里的“土著”,龙洞箐的大名却早已雷贯于耳,也早就起了一览之意。离箐一大截,放眼扫描过去,虽不见飞龙潜龙出没的迹象,真山真水却着实罗列出一箐好诗。到得箐中,卸下炊饮家什,遂各人自在。我看了几弯泉瞧了几冠树瞅过几挂老藤之后,便撒开一席散淡,盘起两腿酸痠,听鸟一声半声应对,听水三波两波幽然,听草格格拔节出一拨一拨暗香。不知过了多久,去远处写生的朋友捧回了一大沓喜悦,连连怂恿我,再走几小步吧,里边的风光更精彩呵!我笑着摇了摇头:就在这里止步了,眼福已饱了。
并非懒得抬脚,实在是这里就已美得可以,大可润泽因看多了灰路黄尘而营养不良干涩迷蒙的眼睛了。再要到那“更精彩”的去处,只怕反倒不出味儿,白白糟蹋了“美味佳肴”。还是留下一点遗憾,让未来的日子由此而生出一份向往,激起旧地拾遗的缕缕欲望吧。
这回又是“故伎重演”了。以往到过的一些风景名胜,也每每有意无意地忽略掉几片景象几个景点,末了,反而觉得那里余韵悠长,令人绵绵回味。我的记性很是木钝,为此常常沮丧。而对有的事体却纤毫能记,历久弥新,只怕就是得益于有所取舍,斯时斯地只对那敏感的事体凝神聚焦,对别的“杂物”则舍出“取景框”之外的原故吧。
都知道人的消化能力有限,不知饱足,尽兴填塞,只能磨钝了味蕾,轧坏了肠胃。剜到篮里的都是菜,拈到口里的却未必皆能营养身子。因此,出于对自己身体机能的爱惜,以便将享用世界的时光延展得长久一些,也是不该暴殄天物吧。其实,适当地“节食”,嚼在口里的美味,反而会派生出更多的美妙之处。中国画里的“留白”,看似抛撒浪费,实则拓展了画的空间,深邃了画的意境。这画中留下空白的“遗憾”,还有人的其他生活中留下的“遗憾”,都是不无好处呢。留下一点遗憾,也就留下了缤纷的想象,留下了悠远的憧憬。
留下的遗憾,最终又不一定就是遗憾。看一看月亮吧,阴晴圆缺的不尽轮回,使它饱经了沧桑,它也就不奢望每个日子都让自己通体明亮,被人们评价得圆圆满满。今天缺一牙,明天缺半边,这大大小小的遗憾,统统交给过去了的时光收藏起来。自己只管按既定的轨道一直朝前走,让该消失的自然消失,让该闪亮的如期闪亮,决不让后来的明朗去修改往昔的黯淡。结果呢,原先黯淡的地方,后来闪耀出了洁丽的光辉,原先黯淡的部分越多,后来明亮的面积也就越大,原先了无生气的“黯盘”,后来变成了一轮辉煌的浑圆!
人生一世,白驹过隙,搔搔头就了结了。什么都想占有,不割舍掉一些“赘皮”,不留下一点遗憾,实在有可能播下并“收获”更大的遗憾。有的人,白了少年头,皱了鲜亮额,才悲切没啥建树无甚斩获,业绩簿上空空如也,不就是在少壮之时没有留下一些少玩一会少醉一台少舞一夕少搓一盘的遗憾,看似满拥满载十分充实,实则空让年华随水流了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也不能都让它们失了。欲得何物,取之以前就该谨选慎择。鱼也罢,熊掌也罢,“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上心珍视,让已经拥有的“物尽其用”,一口一口细细品尝,品出人生各个调式的韵律,品出人生麻辣甜咸的诸般滋味。
风如摘自《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