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楼的黄金岁月
2009-09-15施沛琳
■文/施沛琳
台湾银楼的黄金岁月
■文/施沛琳
郑成功赴台时,带去不少打金师傅,开始是以打银饰居多,后来渐渐改为黄金。
素有台湾银楼街之称的新乐街,聚集了百余家金店银楼。
在台湾,无论都市还是乡下,闽南人俗称的“金子店”或普通话所说“银楼”的多寡都象征着该地区经济的繁荣程度。
走过市中心的大街,林立的银楼,橱窗里铺着红丝绒布,上头陈列着一款款的金饰。亮橙橙的黄金曾是许多女性的最爱。过去,黄金曾涨到一两三万多元新台币(1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0.2万元),大家一窝蜂抢购,后来黄金的魅力减弱,每两跌到一万多元,各地银楼都大叹生意难做。近年来金价抬头,银楼又充满了希望。
台南银楼世家
回顾几十年来台湾银楼的发展,起起落落,有人因黄金发财,也有人血本无归。但无论如何,这部发展史确实曲折。
台南府城是全台银楼密度最高的城市。有一说是台南人嫁妆多,婚庆时自然对黄金的需求大,从而带动了黄金的市况。也有一说是,郑成功赴台时,带去不少打金师傅,开始是以打银饰的居多,后来渐渐改为黄金。
台南有90年历史的金树山银楼—许家,堪称银楼世家,目前已由第4代经营。大约清朝末年,许家曾祖父即从事此行,当时正值腐败的满清末期,民生潦倒,一般人只能买得起低价的银饰。
银楼除了贩卖银饰,还得到处打听哪一家人要嫁娶,然后提着放满打金工具的藤篮箱,挨家去制作。许家曾祖父时代,家里生了4个女儿,做银楼生意缺乏人手,除了小妹要照顾小弟,当家的母亲及其他三姐妹都得学做金银首饰,各式雕花技巧不在话下。
时至今日,老一辈的消费者较能接受传统“土不拉叽”的黄金饰品,而具有设计感与流行感的潮流金饰则占领了市场。这当然要拜电视广告所赐,以年轻消费者为诉求,不时打出温馨的广告吸引眼球。过去的传统银楼也只好收起红丝绒布衬底,改以白、黑等其他颜色,并搭配主题性的陈列;款式上也不再仅是传统的龙、凤或其他吉祥福气等。
黄金与政局
日据时代,银楼的经营要经过申请才能设店进行买卖。但到二战末期,物资缺乏,日本“总督”政府严格禁止民间经营黄金买卖,并强收民间黄金。银楼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打金师傅只好纷纷转行。日本政府对台湾人民使用黄金的严格限制,正是为了搜集黄金,用于偿付贸易差额,扩大军需品的采购。那时候金铺业者只有私下购入黄金条块作为饰金原料,民间买卖黄金条块的情形极为少见。
台湾光复初期,黄金虽然恢复自由买卖,却因当时物价波动很大,造成市面上抢购黄金的风潮,银楼生意供不应求。但原来的打金师傅都已转行,上文提到经营金树山银楼的许家家族当时也赶忙回到盐水镇(位于台南嘉义县)老家,鼓励亲友入行。
1949年,国民党迁台后,当局为稳定金价及物价,曾开办了黄金储蓄存款。不过,由于黄金官价低于市价,造成套购走私进口的情形,而在来年停办。迁台第三年,台湾当局颁行了“有关金融措施办法”,规定人民只准持有黄金,但不得自由买卖,并将其列为“总动员物资”。那个时代,岛内银楼业者所用的金饰原料,主要由当局向生产者收购,并改铸为87.5%成色后,交由“中信局”标售给银楼业者。
大约有13年功夫,银楼业者的饰金来源都是如此。一直到1971年,当局开放黄金进口,再标售给业者。不过,抢金风潮仍然不断,在奇货可居的情形下,走私进口黄金早已成为业者间公开的秘密。
台北市衡阳路一家老字号银楼的经营者透露,在黄金列为管制的时代,虽然每个人都能买到黄金,但业者随时要提防被抓。他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台北曾发生一桩强盗杀人案,受害者家中藏在墙壁内的几十两黄金被偷,当局除了捉拿凶手,也不放弃追查几十两黄金的来源。
另外,政治因素也使得黑市黄金的价格居高不下。在一些政治事件发生时,市面上就出现抢购风潮,大家都视黄金为“逃命武器”。而合法黄金来源有限,黑市黄金就格外抢手。那一阵子,黄金条块的利润最高可达20倍,很多银楼老板都“闷声发大财”。
联系编辑:(010)67148585-8037 邮箱:steven_lys@sina.com